冬日里的一股暖流
(2008-11-29 18:00:19)
标签:
高三教学专题研讨教研工作教育 |
分类: 校园一瞥 |
——参加澄衷高级中学高三教学研讨会有感
今天早上,应澄衷高级中学邀请,参加了该校的高三教学研讨会。会议从8:30一直开到将近12:00,分两个板块进行,第一板块是学校、教师层面对高三几个月来工作情况的总结交流,对下一阶段工作思路的介绍;第二个板块是几位特级教师对下一阶段的教学工作出谋划策。
在第一版块的介绍中,给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有这样几点:
第一,教学管理抓的很实在,很到位。教导处层面的听课评课活动,对高三学生的学习状况有了直观的感受,对高三教学的教学现状有了准确的估量;高三学生和家长不同层面的座谈会,学生和家长给予了教师充分的认可,让教师感受到了极大的鼓励;根据学生实际进行的走班实践,在具体的实施中获得了学生的认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涨。
第二,老师们都很尽心,想了很多方法激励学生的学习。教师们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进行干预和疏导;认真分析学生在学科学习方面出现的难点,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专题,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注重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切实把握教学重点;关注学生的学习特点,把讲和练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练中体悟知识的应用。
第三,年级组和备课组的老师们非常团结。备课组的老师非常注意资源共享,步调一致;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经常召开碰头会,研究学生的学习和行为状况,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
看到大家高涨的工作热情,我的心里也是热乎乎的。李镇西有一句口号叫“做最好的自己”,大家就是通过自己的行动,在实践着这句话。
学校邀请了四位特级教师参与本次的研讨活动,并对高三的教学工作给予指点,大家都谈了很有启发性的意见和建议。我也谈了自己的一些建议:
第一,把握好细节。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大家都非常熟悉。高三工作的成效是通过对一个个细节的把握最终体现出来的。
从教师教学的角度看,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如果用多媒体来呈现,该用多少张PPT就是一个细节。学生建议课堂少用PPT,因为他们思考的时间不够、记录的时间不够、对教学的细节来不及把握。这样的建议说明在使用PPT的量上,我们还没有把这个细节做好。我做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发现一堂物理课6~8片的PPT是比较合适的,多了学生就来不及。这个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个参考。再过一个多月,各个区县的模拟考就要进行,届时就会有大量的试卷,如何用好这些试卷,也是一个细节的把握问题。
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看,习惯的养成是需要老师们多下功夫的一个细节。认真、按时完成当天的学习内容,看上去普普通通的一句话,要是能够坚持下来,学生一定会取得突出的成绩。我原来任职的学校,前几年曾经出现过一个上海市的理科状元,她的经验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给学习困难学生的关爱,也要把握好细节的处理。既要注重道德关怀,更要关注专业关怀。要真正发现学生的学习困难出现在什么地方,然后给他进行指导,促进他学习进步。具体的做法很多,比如可以采用让学生将试题的分析思路讲给老师听的办法,老师能在学生的讲解中,就能够知道他的问题出现在什么地方了。
从学校管理的角度看,细节也是非常重要的。举一个真实的事例:每年高考之前,都要放几天假,让学生调节、自己整理知识。但是不是每一个学生都具备这样的能力?我原来所在的高中,就做了这样一件事情,让班级里不大有自主学习习惯、不大会整理知识的学生仍然到学校里来,教师给他们进行小范围的辅导。这样的一个细节,使得每个班级多考取了好几个本科,让更多的家庭感受到了学校的责任。
第二,发挥团队的力量。教育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团队协作,每一个学生都是在一个教师团队中获得知识,逐渐成长起来的。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一定要具备团队合作的意识,始终从团队的角度思考自己的作用和工作。对于高三年级来说,团队的力量首先体现在备课组团队上,大到一整年的教学安排,小到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备课组都要协同作战,步调一致。这其中,备课组长要承担更多的任务。团队的力量还体现在一个班级的教师集体建设上,就拿布置作业来说,孩子们每天的时间是有限的,如果每个教师都从自己的学科角度出发,给孩子们布置大堆的作业题,那么孩子们的休息时间就不可能达到保证。每天的睡眠不足,又会导致听课效率的低下,思维反应的迟钝,带来的是一个恶性的循环。解决这样的问题,就需要有集体的智慧。团队的力量还体现在全校工作一盘棋,大家都尽心尽力为高三做好服务工作上,这方面学校已经有了具体的想法,这里就不多说了。
第三,在课堂基本环节上做文章。比如说备课的环节,要特别注重对教学内容的把握,尽量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要做到这一点,就要研究课程标准和最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把目标和评价两头搞清楚,吃透两头了,中间的教学环节的思路就能够清楚很多。比如说上课环节,关键就在于促进学生高层次思维的形成,要加强对试题背后的学科思维方法和思维本质的研究。比如说作业,要做到三点:作业的布置要讲练结合;作业的批改要分类统计;作业的讲评要类型跟进。把握好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高三的教学质量就会有新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