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伟人是怎样的人

(2008-08-31 10:15:25)
标签:

伟人

孤独

坚韧不拔

简单

文化

分类: 读书评论

——读《房龙讲述伟人的故事》一书有感

伟人是怎样的人

 

    《房龙讲述伟人的故事》是房龙撰写的各类人物评传,共有19篇。在这些篇章中,作者挑选出世界不同历史时期的具有代表性的伟人,本着人文主义的立场,对其所思所欲和所作所为一一作出评价。这些人物中,有东、西方的圣哲和伟大思想家,如孔子、柏拉图、笛卡尔、伊拉斯谟、蒙田;有不朽的文学大师,如但丁、莎士比亚、安徒生、塞万提斯、莫里哀等;有伟大的音乐、艺术巨匠,如达·芬奇、贝多芬、巴赫、莫扎特、肖邦等;有英明盖世的俄国彼得大帝、美国国父乔治·华盛顿,等等。在这众多的伟人面前,房龙以其独特的犀利目光,洞穿叠叠的历史迷雾,审视着他们的身世行迹。

    1伟人是怎样的人

爱默生曾给伟人下过这样的定义,“伟人就是不让我们想起其他任何人的人”。房龙不完全赞同爱默生的定义,他认为那样的话,希特勒也应是伟人。他写下这些伟人的故事告诉读者,伟人无一不是站在整个人类的立场上“日夜不停地制造理智和知识的堤坝,惨淡地希望能挡住不端上涨的无知和偏执的洪水”的人。

2伟人的共同特点

大多数的伟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自己在世期间,通常都不被人理解,常常在孤单之中渡过一生。

其实仔细想想,这是很容易理解的。社会的进步,一直是少数人而不是多数的人事情,那些承担着推进社会进步职责的伟人们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并欣然接受了命运对他们的安排。他们知道,对他们而言,将注定要在非常孤独中度过生命的大部分光阴。如果他们要想成就已经开始的追求,这种孤独便是必须要承受的。而他们的安慰,则来自他们是在为全人类的共同利益,而不是为一己之私而奋斗。

柏拉图和孔子,都出生于那种风云变幻的时代,走马灯似的变化的政府,必然引起柏拉图、孔子等伟人对治国良方的探索与思考,同时注定了他的良策无力回天。很长时间里,柏拉图和孔子都抱着强烈的幻想,即在某一个时候,在某一个地方,某一位伟大英 明的君主,会派人给他送来一封热情洋溢的信,信中称赞他是“活着的人中最懂得政府”的,热烈邀请他前去共商治国大计,改革教育制度,等等。然而最终,这美好的愿望一点点地完全破灭了。虽然从理论上讲,孔子与柏拉图的梦想和计划都相当可行。然而,不管他们设想的模式多么充满生机,而他们的哲学逻辑优势多么的完美无缺,生活本身似乎自有轨道,兀自始终按固有的方式进行着,对满腔热血的哲学家们,种种殷切的期待和努力,视而不见,毫不理会。

相比较之下,笛卡尔是主动寻求孤独来实现自身的愿望的。二十来岁的笛卡尔要成为思想体系的改革者,他明白,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必须离开他熟悉的同胞。因为划时代的伟大思想,不可能产生于热闹喧嚣的鸡尾酒会,或其他轰轰烈烈的任何场合,它们需要的,是宁静和孤独。为此,他从自己的家乡迁居到荷兰,在那里一直待到自己去世前的几个月。而且在荷兰也是频繁地更换住处,以免善良的邻居们热情地邀请他回访、喝酒。

大多数的伟人,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认准一件事情后坚忍不拔,持之以恒地去把它做好。

很多时候,一件事情做得比别人好,并不一定是这个人多有才华,多半是因为他能够坚持不懈。当一个人本身就具备深邃的思想,而又能够坚持不懈的去做好一件事情的时候,这件事情一定会成为一项伟大的事业,而做这件事情的人也往往就是伟人。

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一生经历坎坷,几次被诬陷入狱。当晚年的他写出不朽的名篇《唐·吉柯德》之后,又遭受到非同寻常的剽窃。各种烦恼以及阿尔及利亚数年的监禁生活,还有没完没了地与贫困作斗争,都对塞万提斯的生活和心灵造成了不可弥补的影响,一生中的各种尝试都以失败而告终。尽管如此,他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仍然堪称一个真正的斗士。与莫里哀一样,即使在病中也在坚持自己的创作,直到永远地闭上眼睛。

房龙是这样描述巴赫的:“他一生都像拉车的马一样不停工作。但是他拉载的货,实在是多的令人望而生畏,也许足以累死十几个普通乐师。他不是一条潺潺而流的小溪,而是一条日夜奔腾的大河。其巨大惊人的能量,是其他任何人都望尘莫及的。特别是他的作品不仅数量惊人,品种丰富,而且水平超一流。”就在白内障手术导致他眼睛失明、生命垂危的时刻,巴赫还不忘创作,口述了一首康塔塔的音乐,命名为《主啊,我们是多么需要你》。当美妙的音乐响起,巴赫就像来自遥远孤独的雪山的一条清冽小溪,然后逐渐成为汹涌湍急的激流,最后变成滔滔向前的大河,一如既往地奔向他心中的彼岸,表达对上帝及对肩上使命的百倍信心。这,正是巴赫信仰的起点和终点。

3伟人与简单人

房龙在讲述安徒生的故事的时候,讲了下面的这段话,我读来很有感触。

在我看来,世界上有两种所谓“简单”的人。一种是由于天生不具有复杂内心世界而简单的人。他们生来如此,本能地过着简单的生活,直到生命终结。如果他们诚实和勤奋,他们会以某种简单的方法,从事一些简单的工作,而得到同事的尊重和一种经常性的影响,因为他们一般都是出色的仆人或者渔翁,或者办公室里充满生机的活家具。但是另一种人,他们表面的“简单”,是因为他们的内心十分复杂。他们的简单,源自丰富的阅历和过人的智慧。我们对此唯一的解释是:这些人,包括男人和女人,非常适合打破世界的单调存在而到达无限深广的目的,方济各和安徒生都属于后一类人。虽然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目的截然不同,但是,幸运的是.社会正好需要所有类型的人。因此,上帝虽然创造了两种极端不同的人,但他们却追求同一个目标。方济各用自己的行为,而安徒生用自己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虚幻的世界。他们都在精神世界照应了所有存在着的事物,并且坚信这样能使他们获得真正的幸福。

    方济各曾向田野的小鸟布教。因为除了他自己,其他人对他的理论都不感兴趣。有听众,总比没有听众的好。直到人们感到了羞愧而前来听一听,才抓住了一丝这位预言家看见的真理的光芒。

    房龙是位很善于写人物传记的作家,凭借自己风趣的谈吐,笔走龙蛇的本事,他笔下的历史总是妙趣横生,让很多像我这样的读者欲罢不能。19位历史伟人,19篇精到的评述,让我越发对房龙犀利的目光惊佩不已。

 

《房龙讲述伟人的故事》[]亨德里克?威廉?房龙/  但未丽/ 四川美术出版社 2005.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