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漫谈二十: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

(2008-08-19 10:29:42)
标签:

教育历史

自然教育

卢梭

爱弥儿

教育

分类: 教育漫谈

“出自造物主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如果你想永远按照正确的方向前进,你就要始终遵循大自然的指引。”

                                          ——卢梭

 

让·雅克·卢梭(17121778)是法国十八世纪最杰出的启蒙思想家。他一生动荡不安,颠沛流离,没有受过系统的学校教育,通过长期勤奋的自学获得了渊博的学识,写作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著作,如《民约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社会契约论》等。这些作品对近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宗教诸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批判和改革,推进了世界历史的进程。在其诸多论著中,尤以构思二十年、撰写三十年,融哲学、教育和文学于一体,提出自然教育理论,塑未来社会新人的《爱弥尔》振聋发聩。这是极富内在意蕴,具有历史和现实价值、颤栗中世纪社会的一本书。

    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包含如下的要点:

1.教育要顺应自然

    在卢梭看来,人所受的教育,来源不外3种,或“受之于自然”,或“受之于人”,或“受之于事物”。他说,“我们的才能和器官的内在发展,是自然的教育;别人教我们如何利用这种发展,是人的教育;我们对影响我们的事物获得良好的经验,是事物的教育。”这三方面的教育是相互联系的。如果在一个人身上这3种不同的教育互相冲突的话,他所受的教育就不好;如果这三方面的教育是一致的,都趋于同一目的,他就能受到良好的教育,达到他自己的目标,而且生活得很有意义。卢梭还进一步分析:“在这3种不同的教育中,自然的教育完全是不能由我决定的;事物的教育中人在有些方面能够由我们决定;只有人的教育才是我们能够真正地加以控制的。”因此,应该以自然的教育为中心,使事物的教育和人的教育服从于自然的教育,使这三方面教育相配合并趋于自然的目标,才能便儿童享受到良好的教育。

卢梭所说的“自然”是指人的才能和器官,也就是人的天性。因此,“自然教育”就是服从自然的法则,顺应儿童天性发展进程,促进儿童身心自然发展的教育。卢梭强调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在他看来,如果以成人的偏见加以干涉,剥夺儿童应有的权利,结果只会打乱自然的次序,破坏自然的法则,从根本上毁坏儿童。

卢梭认为顺应自然的教育必然也是自由的教育,因为人最重要的自然权利就是自由。卢梭声称:“真正自由的人只想他能够得到的东西,只做他喜欢做的事情,这就是我的第一基本原理。只要把这个原理应用于儿童,就可源源得出各种教育原理。”因此,他要求要尊重儿童的自由,让儿童享有充分自由活动的可能和条件,并在教学过程中采取自然的、自由的教学方法以适应儿童的身心发育水平和个别差异。

2.教育要培养“自然人”

卢梭所憧憬的“自然人”具有以下特征:第一,不受传统(等级、阶段、职业)的束缚,按本性发展;第二,不依附于他人,能够自食其力,具有独立性;第三,具有社会适应性,能够承当社会责任;第四,体脑发达,身心健康,具有独立思考能力。

3.教育要注意人的年龄特性

在自然教育的基础上,卢梭根据他对于儿童发展的自然进程的理解,将儿童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在每个阶段中,要求根据儿童生长和发展的特点进行相应的、有重点的教育,反对违反儿童特点进行强制的教育。

第一阶段,出生到2岁婴儿期的教育

卢梭认为,婴儿从他出生的那一天起,就开始从大自然受到教育。在这个阶段中,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体育教育。体育教育的任务主要是使其身体得到健康的发育。这一时期的教育应把婴儿的充分而自由的活动放在第一位。婴儿正是在不停的自由活动中,通过接触四周的事物学习最初的知识的。

第二阶段,212岁儿童期的教育

卢梭认为,这个阶段是儿童的“理智睡眠”期。儿童的理智没有开化,处于睡眠的状态,儿童在认识上只能接受形象,而不能形成概念。因此,教育者不应向儿童灌输知识和道德,而应进行身体的各种感官的教育,使儿童通过活动,积累对周围事物的感觉经验,为发展判断、形成理智打下基础。

第三阶段,12—15岁儿童的教育

卢梭认为,这个时期的儿童应该进行广泛的学习,接受劳动教育,这是这个时期的主要任务,正规的教育由此开始。在此之前,儿童的天性自然地发展着,而现在则必须开始学习。卢梭要求儿童学习真正有益于我们幸福的知识”、有用处的知识,即关于自然的知识,如天文、地理和物理知识,而非人文学科知识。卢梭主张让儿童通过实际观察,主动地进行学习,他说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在学习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问题上,卢梭非常强调培养儿童获得知识的能力的重要性。他认为,儿童要取得的不是知识,而是判断力。他还强调儿童要有独立进行学习和思考的能力。

第四阶段,15—成年阶段的教育

卢梭认为,这个阶段教育的主要任务上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包括培养善良的感情、正确的判断和良好的意志,还应该开始学习大量的人文学科知识。

卢梭自然教育理论的一些主要特征:

1.反封建性,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是在批判封建教育的不合理性上提出的,揭露了封建教育的弊病,提出了培养自然人的教育目的,而且在教育方法上也提出了许多新的观念,对西方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有很重要的启示作用。

2.强调教育要以儿童为中心,尊重儿童的天性,热爱儿童,提出了教育要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要求真正把儿童当作儿童来对待。

3.强调活动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卢梭认为,真正的教师应该让儿童完全自由地活动,通过活动充分发展儿童的感官,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并作为理性活动的基础,因此,卢梭主张行以求知,从做中学,注重实物教学和对儿童学习欲望的唤起和兴趣的培养。

     当然,卢梭的教育思想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不注重书本知识,因此,我们应用批判的眼光继承其思想中有益的观点。

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他们就成了一些早熟的果实,既长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就会造成一些年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卢梭在《爱弥儿》所说这段话,对我们今天的教育也是很有启迪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