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漫谈二十: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
(2008-08-19 10:29:42)
标签:
教育历史自然教育卢梭爱弥儿教育 |
分类: 教育漫谈 |
“出自造物主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如果你想永远按照正确的方向前进,你就要始终遵循大自然的指引。”
让·雅克·卢梭(1712~1778)是法国十八世纪最杰出的启蒙思想家。他一生动荡不安,颠沛流离,没有受过系统的学校教育,通过长期勤奋的自学获得了渊博的学识,写作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著作,如《民约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社会契约论》等。这些作品对近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宗教诸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批判和改革,推进了世界历史的进程。在其诸多论著中,尤以构思二十年、撰写三十年,融哲学、教育和文学于一体,提出自然教育理论,塑未来社会新人的《爱弥尔》振聋发聩。这是极富内在意蕴,具有历史和现实价值、颤栗中世纪社会的一本书。
1.教育要顺应自然
卢梭所说的“自然”是指人的才能和器官,也就是人的天性。因此,“自然教育”就是服从自然的法则,顺应儿童天性发展进程,促进儿童身心自然发展的教育。卢梭强调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在他看来,如果以成人的偏见加以干涉,剥夺儿童应有的权利,结果只会打乱自然的次序,破坏自然的法则,从根本上毁坏儿童。
卢梭认为顺应自然的教育必然也是自由的教育,因为人最重要的自然权利就是自由。卢梭声称:“真正自由的人只想他能够得到的东西,只做他喜欢做的事情,这就是我的第一基本原理。只要把这个原理应用于儿童,就可源源得出各种教育原理。”因此,他要求要尊重儿童的自由,让儿童享有充分自由活动的可能和条件,并在教学过程中采取自然的、自由的教学方法以适应儿童的身心发育水平和个别差异。
2.教育要培养“自然人”
卢梭所憧憬的“自然人”具有以下特征:第一,不受传统(等级、阶段、职业)的束缚,按本性发展;第二,不依附于他人,能够自食其力,具有独立性;第三,具有社会适应性,能够承当社会责任;第四,体脑发达,身心健康,具有独立思考能力。
3.教育要注意人的年龄特性
在自然教育的基础上,卢梭根据他对于儿童发展的自然进程的理解,将儿童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在每个阶段中,要求根据儿童生长和发展的特点进行相应的、有重点的教育,反对违反儿童特点进行强制的教育。
第一阶段,出生到2岁婴儿期的教育
卢梭认为,婴儿从他出生的那一天起,就开始从大自然受到教育。在这个阶段中,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体育教育。体育教育的任务主要是使其身体得到健康的发育。这一时期的教育应把婴儿的充分而自由的活动放在第一位。婴儿正是在不停的自由活动中,通过接触四周的事物学习最初的知识的。
第二阶段,2-12岁儿童期的教育
卢梭认为,这个阶段是儿童的“理智睡眠”期。儿童的理智没有开化,处于睡眠的状态,儿童在认识上只能接受形象,而不能形成概念。因此,教育者不应向儿童灌输知识和道德,而应进行身体的各种感官的教育,使儿童通过活动,积累对周围事物的感觉经验,为发展判断、形成理智打下基础。
第三阶段,12—15岁儿童的教育
卢梭认为,这个时期的儿童应该进行广泛的学习,接受劳动教育,这是这个时期的主要任务,正规的教育由此开始。在此之前,儿童的天性自然地发展着,而现在则必须开始学习。卢梭要求儿童学习“真正有益于我们幸福的知识”、有用处的知识,即关于自然的知识,如天文、地理和物理知识,而非人文学科知识。卢梭主张让儿童通过实际观察,主动地进行学习,他说“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在学习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问题上,卢梭非常强调培养儿童获得知识的能力的重要性。他认为,儿童要取得的不是知识,而是判断力。他还强调儿童要有独立进行学习和思考的能力。
第四阶段,15—成年阶段的教育
卢梭认为,这个阶段教育的主要任务上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包括培养善良的感情、正确的判断和良好的意志,还应该开始学习大量的人文学科知识。
卢梭自然教育理论的一些主要特征:
1.反封建性,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是在批判封建教育的不合理性上提出的,揭露了封建教育的弊病,提出了培养自然人的教育目的,而且在教育方法上也提出了许多新的观念,对西方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有很重要的启示作用。
2.强调教育要以儿童为中心,尊重儿童的天性,热爱儿童,提出了教育要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要求真正把儿童当作儿童来对待。
3.强调活动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卢梭认为,真正的教师应该让儿童完全自由地活动,通过活动充分发展儿童的感官,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并作为理性活动的基础,因此,卢梭主张行以求知,从做中学,注重实物教学和对儿童学习欲望的唤起和兴趣的培养。
“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他们就成了一些早熟的果实,既长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就会造成一些年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卢梭在《爱弥儿》所说这段话,对我们今天的教育也是很有启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