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pplong
pplong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9,121
  • 关注人气:4,99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也说大学生创业

(2008-07-03 23:11:09)
标签:

创业

杂谈

分类: 我的心情

忽然发现,放假之后自己一点也不清闲,整个一个白天,连坐在电脑旁边的时间都没有。

上班期间,因为有教学任务和管理的任务,接到会议通知之后都要进行一些取舍,看是不是比教学任务更重要,一般情况下不会耽误学校的工作。现在放假了,原来少有时间参加的会议和活动,在接到通知之后就尽量多参加一些。一来要为平时的缺席致歉,二来也趁此机会和不同领域的朋友们见见面,相互沟通些信息,扩大自己的视野。

比方说今天下午就接连参加了两个活动。先是到市教委教研室,就下半年在我市承办的“华东地区六省一市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年会”的日程安排、相关议题、接待工作、资料准备等事宜进行讨论和安排,为即将召开的会议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然后从教研室赶回到区里,参加杨浦区青联第三次常委会,就近期的青联工作展开讨论。

本次青联常委会有一个非常鲜明的主题,就是关于大学生创业的问题。最近几年来,区里对大学生的创业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形成了专门的机构和多方面的平台,鼓励大学生开展创业活动。杨浦区青联也充分发挥自己联系青年才俊的特点和优势,配合区委区政府做了大量的工作,为营造区域创业环境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参加会议的青联常委,就这个话题展开了非常深入的讨论,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我听了很受启发。我的服务对象是中小学的学生,和大学生创业这个话题还有一定的距离,在这个方面缺乏思考。我觉得在鼓励、扶持大学生创业的过程中,有两个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第一,要理性分析大学生创业

现在政府部门非常重视大学生的创业,在这方面做了很多思考。我认为,对这个问题要一分为二地看待。现在教育制度下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有多少人具有创业的潜质?对这个问题有没有进行认真的论证?

国外有一家机构对人们是否具备开汽车的潜质进行过研究,认为现在世界上大约有20%的人具有较好的预判、动作协调等能力,是比较适合开车的。还有很多人,缺乏这方面的基本素养,坚持学习开车的话,就有可能成为“马路杀手”。这一研究的数据是否可靠暂且不说,但这一研究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的方向,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每个人的智能都是有很大差异的,而适合进行创新的人的智能是有一些独特的特点的。很多的大学毕业生,可能并不具备创新的潜质,需要解决的首先应该是就业的问题。

还有一点需要关注的,是大学毕业之后马上就开始创业做老板容易成功,还是在基层工作几年有了一定的经验之后再去创业更容易成功?从现在已经有所成就的创业家的观点看,似乎他们更赞同后者,尽管前者也有成功的案例。

第二,可以考虑从基层学校开始进行人才梯队的培养

尽管今天的话题是大学生创业问题,但是否可以将视野拓展一些,从中学开始就不断营造创新的氛围,鼓励创新思维,关注创新人才梯队的建设。

伊顿公学是英国有着几百年历史的名校,他们的招生对象是中学生,但要报考他们的学校,就要在孩子一生下来就报名。在这13年的时间里,报了名的学生,将不断地感受伊顿公学的文化,接受熏陶,当他们到了年龄开始接受伊顿公学的挑选的时候,对伊顿工作已经有了非常强烈的认同感,身上有着非常明显的伊顿公学的烙印。

创新人才的培养也是如此。一个具有创新特质的人才,绝不可能是一朝一夕突然冒出来的,这是多年的教育在一个阶段的体现。要让大学毕业生具备创业的能力,除了大学四年的培养和教育之外,中学的作用不可忽视。现在在中学阶段,每年都有中学生的创新大赛,有不少很有创意的设计和研究获得专利,获得金奖,这些学生和他们研究的项目都是很好的资源,可以进行跟踪扶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