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名画的韵律

(2008-05-25 23:50:31)
标签:

读书感悟

绘画艺术

杂谈

分类: 读书评论

——读《丰子恺谈名画》一书札记

名画的韵律 

 

丰子恺有很多“头衔”,比如画家、文学家、艺术教育家等等。丰子恺为世人所熟知,主要是因为他的绘画,特别是他的漫画作品。在读了《丰子恺谈建筑》、《丰子恺谈音乐》这两本书之后,一定不要错过《丰子恺谈名画》这本书,要紧跟丰子恺的步伐,去一睹西洋画在漫长历史发展时期的变迁和风采,学习鉴赏绘画艺术的视角和方法

1.怎样欣赏绘画

看画不是要“知道”什么事实,而是要“觉得”什么滋味。我们静静地坐在画的面前,使画面上的形象照到我们的眼中,便会“觉得”画的布置、远近、明暗等,都非常美妙。好比吃一杯新鲜的牛奶,又肥、又鲜、又甜、又香。但倘有人问你这滋味到底怎样。你就说不出来,你只能请他自己吃一杯看。看画也是这样的。

先用眼睛尝了画面的美味,然后再用心来想想画面以外的别的事体,这画看起来就更加美妙。犹之先尝了牛奶的美味,然后再想这是新从牛奶棚里送来的,这里面是放砂糖的,这是母亲给我吃的……等事,就觉得这牛奶的滋味更加好了。

好的画,画中必有一种东西特别显明,顶容易吸引我们的眼睛,而且只有一种,这就是绘画上的主题。在欣赏画的时候,明确画上的主题是很要紧的。构图也很重要,倘若构图不好,即使色彩很丰富,透视的运用很准确,也不能成为一件好的作品。

画幅的尺寸也是很有讲究的。普通的画框大都是长方形的,其长与宽的比例是32,符合这个比例的长方形,最为美观,这就是“黄金律”。不但画框要应用黄金律,我们平时所用的明信片、信纸、信封、书桌……等等,都是近于黄金律的。

2.西洋美术的兴盛

西洋美术,自古以来共有三次的兴盛时期。第一次是古代希腊,名曰“黄金时代”;第二次是十五六世纪的意大利,名曰“文艺复兴时期”;第三次位于十九世纪的法兰西,就是现代艺术。

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是希腊文明发展史上的“黄金时”,在这个时期,希腊的各种文化形式都达到了光辉灿烂的极致,成为后世永远的楷模。在这个时期,希腊的雕塑,将理想化和写实精神结合在一起,绘画不仅被作为装饰,而且也作为一种独立的、有高度写实技巧的艺术。瓶画和建筑也达到了各自发展的高峰。不过,当时绝大多数的绘画作品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了,保留下来的是在考古中挖掘出来的瓶画、建筑中残留下来的极少的作品,但这些就足以给人以震撼。

西洋绘画正式流传于世间,是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的。油画在绘画中的普遍采用,使得绘画艺术有了长足的发展。以田园的美景、圣母的姿态、天使、肖像画……等为主要绘制对象的绘画作品蓬勃发展起来。这些作品,大部分都明确地表出物象的形状,又都蕴含着高尚深刻的意义,被人们所理解、欣赏和赞美。

谈到文艺复兴,不能忘记当时意大利的“三杰”:达·芬奇是三杰中最年长者,他的绘画特色是“神秘”,《蒙娜丽莎》的微笑就是最典型的例证;米开朗琪罗的特色是“力强”,你只要看看《大卫》这座雕像,就能充分体会到这一特点;拉斐尔的特色是“优美”,那《圣母子》的绘画,给人的就是这般感觉。换句话说,达·芬奇的艺术向海一样深,米开朗琪罗的艺术像山一般高,拉斐尔的艺术则像春日的田野一般优美。

都了十九世纪末期,马奈最初发现了光与色的价值,另外一个著名画家莫奈赞同他的主张,并且把马奈的研究进一步推进,不注重物的形状,而竭力注重光与色的表现,结果本来以前非常清楚而详细的绘画,变成了一条一条的灿烂的色彩,在绘画中不宜辨别物体的形状,建立了“印象派”的艺术。他们认为,只有把一瞬间所见的模糊的印象表出在画上,才是表示自然的真相的艺术。由此开始了西洋艺术的第三次兴盛时期。

数千年来,画家大都注重“描什么东西”,但不太注意“怎么描”,印象派猛然觉悟到这一点,张开明净的眼,吸收自然界的刹那的印象,把这印象直接描绘到画布上,而不问其为什么东西。莫奈曾对人说:“我想要同唱歌一般地描画”。其意思就是说,绘画的美,不可靠题材,应该全在于画面的光线色彩上,犹如音乐的美全在于曲的音符上一样。

到了二十世纪之初,又出现了塞尚、凡·高、高更等一批大师,他们三人是“二十世纪绘画的引导者”。

3.关于油画

比利时的凡·艾克兄弟,是美术史上不能忘记的两个人,正是因为他们开创的油画画法,使得很多名画能够流传到今天,而且看起来再放上好几百年,也毫无问题。

西洋画法有很多种,比如说铅笔画、木炭画、水彩画、色粉笔画、油画、蜡笔画、钢笔画等等。但其中最良好的画法,就是油画。油画是将颜料画在帆布上的,这些帆布是用麻制成的,质料很坚牢,就是浸在水里,也不容易破损。油画所需要的颜料,是像漆一样的东西,用很硬的猪毛笔蘸起一些,堆涂在麻布上。涂的不好,可以用刀消去再改涂一番。和中国的水墨画法相比,油画大都浓重而热闹,描画手续比较麻烦,置备材料也比较费钱。

但油画有三大好处,第一是可以永久保存。中国的一些古画,放得时间长了就变成了深咖啡色的纸,还很容易破损,这样的画只能当作古董来收藏,而不能当作一幅画供人鉴赏了。油画则不然,放上数百上千年依然和原来一样,不会有什么大的变化。第二是油画可以大小自由,既可以画成数丈长的大幅画,也可以绘制成名片大小的“袖珍油画”。这是和油画颜料的质地和涂法所决定的。第三是油画描绘起来比较便利。一个地方画错了,用刀削去再画即可,而中国画中如果某个地方出了问题,修正起来相当的麻烦。另外,因为材料成本等比较贵重,一块帆布可以多次使用,在一次画好之后,再次涂上颜料就可以变成另外一幅画了。

4.为什么要研究人体?

研究美术的时候,第一要忘记了社会上的人造的风俗习惯,而欣赏永远的美。

我们觉得莲花很美丽,因为它像孩子的脸庞;海棠花很美丽,因为它像孩子的下颌;兰花很美丽,因为它像小小的手;樱桃很美丽,因为它像婴孩的嘴唇;水仙花叶很美丽,因为它像幼女的手指。花只有一种美,而人体很有一切的美。

裸体是很美丽的,同时又是很难画的。所以研究美术的学生,必须先描人体。描好了人体之后,天地间其他一切的东西,就没有一样不会描。学习人体写生,必先明白人体的构造和各个筋骨的形状,这种学问,就是“艺用解剖学”。达·芬奇专门找到一个死尸进行解剖,仔细研究人体各个部分的筋肉骨骼组织,就是为了更好地画好人体。

5.主观派与客观派

观看世间的事物,通常有两种看法:或是依照事物的实际样子来观看,或是依照我们心中对它所产生的感情来观看。实际就是“客观”,感情就是“主观”。用客观的看法看见的完全就是物件的实际的样子,用主观的看法,则每每把实际样子过分夸大;用客观的看法,所看见的完全是外界的物体的样子,用主观的看法,则每每把自己内部的心加入到外界的事物中去。画家观看世间的物体,所用的看法不同,所描绘的画就有种种派别。长久以来的西洋绘画,大体可以分为两派:塞尚以前的绘画可称为“客观派”,塞尚以后的绘画可称为“主观派”。

二十世纪之后出现的“新兴艺术”,指的就是这种“主观派”的绘画。它有以下四个特点:第一是形状奇怪,这是因为在绘画中把事物的真是样子“夸大”、“改造”的必然结果;第二是色彩强烈,因为画家看了一种颜色之后,为了表现出它的特点,用主观的看法夸大所造成的;第三是笔致简单,这也与画者的主观看法有关。我们看到一物的时候,这个物体最触目的部分必定首先被我们看到,这触目的部分名为“特点”,抓住了特点而略去其他不触目的部分,这个物体的形状就很单纯,把这单纯的形状描成绘画,画中的笔致当然很简单了;第四是线条显明。线条是新派画最为显著的一个特点,因为要描绘出我们脑际之间的形象,必须用迅速的描法,若用笔迟缓,脑际的印象便容易逃走。能最迅速最敏捷又最鲜明地把印象捕捉在画中的,只有线条。

如果仔细和中国画进行对照,我们还会发现,新兴艺术的很多特点,都是从中国画中得到启发和借鉴而形成的。这实际上也是可以理解的,中国自唐代以来,一直以山水画为最正当的绘画,西方则主要以人物为主进行绘画,直到印象派才开始有独立的风景画。

中西文化,也在相互的交融中得到借鉴和发展。

 

《丰子恺谈名画》 丰子恺/ 东方出版社 2005.1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