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多灾多难的祖国

(2008-05-14 09:04:24)
标签:

汶川

地震

情感

杂谈

分类: 我的心情

2008年才过去三分之一,但这几个月对很多人的心理煎熬很难用一两句话说清楚。

先是全国大部分地区的雪灾,然后是藏独极端分子在西藏和世界各地的无耻行径、安徽阜阳的手口足病的爆发、胶济铁路的火车相撞、 512日下午1428四川汶川的7.8级大地震……每一件事情都让人如此的揪心,每一件事情都在考验着国民的心理承受能力。祖国啊,你为什么会如此的多灾多难?

这几天一直在关注四川汶川的地震灾情,同时想了几个问题:

第一,地震的原因

地震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两大类。

天然地震主要是构造地震,它是由于地下深处岩石破裂、错动,把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从而在地面引起的房摇地动。构造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90%以上。其次是由火山喷发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7%。此外,某些特殊情况下了也会产生地震,如岩洞崩塌(陷落地震)、大陨石冲击地面(陨石冲击地震)等。

  人工地震是由人为活动引起的地震。如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动;在深井中进行高压注水以及大水库蓄水后增加了地壳的压力等。

四川汶川的地震是什么因素造成的?有人说是三峡大坝蓄水引发的,有人说是俄罗斯512日下午进行地下核试验引发的,大多数观点认为属于天然的构造地震。我对这方面没有研究,但我愿意相信这是一次构造地震。

按照震源深度地震可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汶川的地震显然属于浅源地震。浅源地震的发震频率高,大多发生在地表以下30公里深度以上的范围内,占地震总数的70%以上,所释放的地震能占总释放能量的85%,是地震灾害的主要制造者,对人类影响最大。

第二,地震预警

从现在了解到情况看,各地地震局没有发布过预警报告。

地震预报是现在世界上的一大难题。因为地震多数发生在地下15公里以下的地壳里,而目前人类对于地壳的研究只能通过钻机钻至地下12公里,远远做不到直接观察到地震孕育发生的全过程,只能在地表凭借有限的仪器设备捕捉地壳内部结构和状态变化的间接信息,以此来判断地震发生的可能性。

在大震之前,会有一些反常的征兆,譬如动物反常、地下水异常、天气变化异常等,这些异常的现象是否就能推测出地震就要来了?估计没有多少人敢拍胸脯保证。很多人在地震发生之后会想到当时出现的反常现象,以此来责怪相关部门不负责任,这样的责怪可能过重了一些。

不过地震部门真要加大研究的力度,让今后出现类似灾害的时候,把损失减小到最低限度吧!

第三,学校和学生

地震的时候,正是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每一个学校里都有成百上千名学生,突如其来的灾难,会对他们造成多大的影响呢?

我在网上看到了都江堰市的聚源中学。这所学校一栋六层高的教学楼除了两边楼梯间以外,已经全部垮塌。地震时学生正在上课,四层楼的24个班级的学生大多被埋在废墟下面。看到操场上摆放的50多名师生的遗体的照片,我的心里堵得慌!

在绵竹市富新镇的富新二小,309个学生刚进教室就遇塌楼,目前已经确认123人死亡,救出126人,还有60人无法确定生死。

在广元,有400多名学生死亡!

处于地震中心的学校呢?

12012个鲜活的生命,就在这瞬间就失去了??还有现在仍埋在废墟中的近2万生命,绵竹下落不明的2万多生命,他们能安全渡过这艰难的时刻吗??

失去的生命不可能再回来,但新的生命还将诞生,新的生命还将走进校园,勤奋学习,成为国家未来的栋梁。只希望在重建校园、重建家园的时候,要切实考虑到建筑物的抗震减灾能力,不要出现偷工减料的豆腐渣工程。

第四:自我保护意识

当灾难突然到来的时候,我们是如何面对的?

我看了很多网上的、报纸上的报道,介绍了很多当事人在幸运地躲过这场灾难之后讲述的事发当时的情境。我的一个总体的感觉是:我们太缺乏危机时刻的应急处理意识!我们在平时太缺乏遇到自然灾害的时候的自我保护教育,当危机来临的时候,大家一个个束手无策,或者慌乱不堪,错失了保存生命的良机。

出现危机的时候,人们会有一些本能的逃生反应。平时的安全防范教育就是要让我们的公民们养成自我保护的习惯和意识,在危机来临的时候,能够很自然地将平时所练习的东西反映出来。这,正是我们现在教育中最缺乏的,不管是公民教育还是学校教育,在这个方面普遍没有得到重视。

第五,信息公开情况

今年的51,《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开始在全国施行,信息公开成为法律的基本要求。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成了新的信息发布准则。

平时很少看电视的我,回到家中之后,一直关注着中央电视台的新闻频道;平时很少看网络新闻的我,在学校里将汶川地震的动态新闻专栏放在了电脑显示屏的显著位置,我看到了关于地震情况的不断更新的信息和详实的报道。让关心地震灾害的人们在第一时间内了解到震区传来的每一点信息,很好地抚平了公众的不安,凝聚起坚定沉着宁静的力量。

因为信息公开,使我们在第一时间了解到这一突如其来的灾难和事故,这既是救灾的需要,更是党和政府对人民知情权的尊重与珍惜。说到底,是出自对百姓的信任和尊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古人云: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一个视民如伤的政府,必然是一个尊重人民知情权的政府。信心的公开让人们在战胜灾难时更加自信,更加从容不迫,也更加万众一心。

第六,我们能做什么?

我们不能亲临地震一线,为灾区人们出力,但可以通过捐款,为灾区奉献自己的爱心。今天,我已经捐出了自己的第一笔款项。还准备了衣被等物品,如果需要,可以立即捐出。

我们要将目光聚焦,关注汶川,关注震中的每一个生命!为灾区人们祈愿,祝福他们平安吉祥!

灾难中的中国,会更加挺起不屈的脊梁!

我们互相温暖,我们众志成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