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教育局召开我区的所有在职特级教师开会,就2007年的工作进行回顾总结。根据组织者的要求,每个特级教师要准备7分钟的发言,重点谈谈本人年度工作的特色和亮点,并接受专家的提问。
对照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总的来说今年的计划完成的不错,有不少还是计划之外的事情。但若要说有什么特色和亮点,还真的谈不出很多。只能就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个概要式的汇报。
1.读书学习
教师自己不读书,培养不出会读书的学生。我始终以这句话来要求自己,坚持每周读一本书。2007年完成52本书籍的读书计划,并全部写了读后感。这些书包括教育理论、教育实践、学科教学、人文艺术、科学历程等多方面。通过读书开阔了视野,也影响了不少教师开始读书。
除了读书之外,认真参加区骨干校长培训班的学习,通过担任几个区的高评委成员、学科评审组组长、市高评委的执行委员,以及市中青年教师物理学科教学大赛的评委等多种途径,虚心向一线的教师和其他专家学习,在物理学科教学方面有很大的收获,加深了自己对学科教学的认识。
2.深入课堂
聚焦课堂,从现实的教学中发现问题,寻找解决的办法和途径,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是我一直坚持的做法。虽然自己工作的头绪比较多,事务繁忙,我仍然坚持给学生上课,既有物理学科的教学专题,也有综合课程的针对辅导,还有针对资优学生的特别讲座。通过深入一线的教学,能够亲身感受学生在学习上所呈现出来的特点,有助于学科教学的改进。
坚持深入课堂听课,也是我对自己提出的要求。不光是物理教师的课,学校里所有教师的上课我都会去听,重在营造听课评课同伴互助的良好氛围。对于物理备课组的课,我常常集中起来连续听几个教师的课,然后和大家一起集体备课,探讨教法,挖掘学科知识的内涵,促进备课组整体水平的提升。
3.教育科研
针对确立的“物理学科教学目标的制定研究”科研课题,进行了一年多认真的研究和实践,并于2007年11月份完成了课题的结题工作,研究的成果也汇编成册,参加本届杨浦区教育科研成果的评审。
除了开展课题研究之外,我非常注重平时一线教学成果的收集与整理,撰写了几十万字的案例、教学感悟、理论探讨等方面的文章,其中有部分文章被《物理教师》、《生活教育》等报刊杂志录用。
4.经验辐射
根据教育局“三名办”的要求,我积极参加师徒结对和带教工作。2007年上半年,带教三名物理教师开展物理课堂教学的实践和研究。其中指导张宝森老师参加全国物理创新大赛,获得上海市第三名,全国三等奖:指导陈琳老师参加区百花杯教学大赛,也获得了等第奖。下半年调整了工作岗位,教育局安排我指导辽阳中学的陈奕老师,我组织了多位物理特级教师到她任教的学校听课,对她的教学给与点拨和指导,帮助她在名师基地展示开幕式上,开设了一节教学公开课,还在课题研究、教学论文撰写方面给予了多方面的指导。
一年来,我分别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给全省的骨干教师开设研究性学习方面的专题培训;到新疆克拉马依,给全市的物理教师进行了三个半天的集中培训;到山东莱芜、河南洛宁、以及上海的杨浦、宝山、闵行、浦东等地区和学校,就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新教师该如何备课、研究型课程的建设等话题进行经验交流。在建设中学、杨浦高级中学也做了多场校本培训。这对老师们理解新课程起到了一定的帮助,对自己也是一个锻炼和提升。
根据教育局的要求,2007年4月,我还为本区的高三学生进行了一次公益辅导讲座,对他们最后阶段如何做好物理学科的复习应考进行点拨辅导。
作为交大附中物理名师基地的学员兼导师,我认真按照名师基地的工作部署,参与基地的各项活动,并指导相关的学员开展教育科研研究。基地的学习,对我自己的成长也是一个促进。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利用网络进行相互交流,传递教育教学的想法和实践,是我一直努力在做的。我坚持每天更新自己的博客,和本市以及全国各地关心教育工作的人进行教育教学方面的互动和探讨,一年来有6万人次点击我的博客,人们的关注度逐渐提高,影响力也逐渐增大。现在我的博客也成了市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传递相关信息的通道,为各个区县的物理学科交流搭建架设了平台。
回顾一年的工作,感到非常的辛苦,但收获也很多。新的一年已经开始,我将继续努力,不辜负特级教师这一荣誉称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