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冬天的圆明园

(2007-12-16 21:39:23)
标签:

视觉/图片

圆明园

分类: 旅途随记

北大附中就在圆明园的附近,124日下午,结束了在附中的学习考察之后,我们来到圆明园,倾听那残墙断壁向我们诉说100多年前那段屈辱的历史。

圆明园非常大,共占地5,200余亩(约350公顷),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万春园)组成。三园紧相毗连,通称圆明园。我们的时间有限,只到长春园北侧的“西洋楼”景区走了一圈,所走的范围为整个圆明园的1/50

被称之为中国的凡尔赛宫的“西洋楼”是一组欧式园林建筑。由谐奇趣、线法桥、万花阵、养雀笼、方外观、海晏堂、远瀛观、大水法、观水法、线法山和线法墙等十余个建筑和庭园组成。于乾隆十二年(1747年)开始筹划,至二十四年(1759年)基本建成。建筑形式主要是欧洲文艺复兴后期“巴洛克”风格,造园形式主要为“勒诺特”风格。在建造中也吸取了我们国家的许多传统手法。

 冬天的圆明园

谐奇趣遗迹

    契奇趣是西洋楼景区中最早建成的欧式建筑,主体为三层,楼南有一大型海堂式喷水池,设有铜鹅、铜羊和西洋翻尾石鱼组成的喷泉。楼左右两侧,从曲廊伸出八角楼厅,是演奏中西音乐的地方。186010月毁于英法联军之手。

 冬天的圆明园

重建的黄花阵

黄花阵是一处欧式迷宫,外部用四尺高的雕花砖墙,分隔成若干道迷阵,因而又称作“万花阵”,中间建有一座八方西式亭。虽然从入口到中心亭的直径距离不过30余米,但因为此阵易进难出,容易走入死胡同。盛时,每当中秋之夜,清帝坐在阵中心的圆亭里,宫女们手持黄色彩绸扎成的莲花灯,寻径飞跑,先到者便可领到皇帝的赏物。现在看到的这个迷阵是1989年照原样修复的。这也是本景区中唯一修复的景观。

 冬天的圆明园

处处留下的断臂残垣

走在园中,眼前没有华丽的殿宇,没有秀丽的风景,没有山水轮转的辉煌景致,有的是一片片的废墟,一段段让人胸闷的历史……。

冬天的圆明园 

方外观遗迹

方外观,建成于清乾隆24年(公元1759年),看原来的设计图,这个建筑颇为壮观。据说曾是乾隆皇帝的“香妃”做礼拜的场所。

 冬天的圆明园

海晏堂遗迹

海晏堂是西洋楼最大的宫殿。主建筑正门向西,阶前有大型水池,池左右呈八字形排引有十二只兽面人身铜像(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正是我国的十二个属相),每昼夜依次辍流喷水,各一时辰(2小时),正午时刻,十二生肖一齐喷水,俗称“水力钟”。这种用十二生肖铜像代替西方裸体雕像的精心设计,实在是洋为中用,中西结合的一件杰作。本来是以欧洲风格的裸体女人像,但乾隆觉得裸体女人不和中国的风俗就改为十二生肖,用青铜制造。

冬天的圆明园 

大水法遗迹

大水法是西洋楼最壮观的喷泉。建筑造形为石龛式,酷似门洞。下边有一大型狮子头喷水,形成七层水帘。前下方为椭圆菊花式喷水池,池中心有一只铜梅花鹿,从鹿角喷水八道;两佣有十只铜狗,从口中喷出水柱,直射鹿身,溅起层层浪花。俗称“猎狗逐鹿”。大水法的左右前方,各有一座巨大的喷水塔,塔为方形,十三层,顶端喷出水柱,塔四周有八十八根铜管于,也都一齐喷水。据说这处喷泉若全部开放,有如山洪爆发,声闻里许,在近处谈话须打手势,其壮观程度可想而知。

 冬天的圆明园

远瀛观遗迹

    这是乾隆于1783年在大水法的后面增建的一个建筑,也是西洋楼景区中的中心建筑之一。建筑主体由汉白玉石构成,雕刻有精美绚丽的花纹,屋顶上覆盖着五色琉璃瓦。整个建筑建在高台之上,气度不凡。现在看到的只有那雕有花纹的高大汉白玉石门柱了,虽然历经100多年的风雨,依然巍然挺立,似乎在痛斥英法联军犯下的罪行。

    走在园中,心中非常的郁闷。除了那屈辱的历史,还有人们对待历史的态度。圆明园的管理者除了圈地收费之外,还设计了喝茶看杂耍等娱乐活动,设法让前来这里的人们多多消费,那为什么不能学学庐山呢?庐山因为一部电影《庐山恋》而名扬天下,一个专门播放《庐山恋》的电影院也让前往庐山的人了了一个心愿。关于圆明园的专题片和电影也拍了不少,如果能够有一个专题影院,让大家在参观的同时,观看一下圆明园的电影或者专题片,不是可以让游客进一步了解历史、增强民族自尊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