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杂谈 |
分类: 课程教学 |
——解读《改进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几点意见(征求意见稿)》(07)
六、切实改善学习训练
物理学习训练是物理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过程中具有活力的环节,更是学生获得物理知识、形成能力、体验物理过程和科学方法的重要手段和必经途径。因此,应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基础,立足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从学习训练的内容、形式、要求等方面着手,提高选题和命题质量,改善物理学习训练。
在市教委07(46)号文中,特别强调要落实教学的五个基本环节:备课、上课、作业、辅导、测试,其中的“作业”环节在《意见》中被表述成“物理学习训练”。这样的修改,不是为了玩噱头,因为一谈到作业,很多教师想到的就是物理习题,变换一种表述的方式,旨在提醒物理教师物理学习训练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这段话前一句强调了物理学习训练的重要性,指出这个环节是物理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获得物理知识、形成能力、体验物理过程和科学方法的重要手段和必经途径。后一句话指出物理学习训练的设计要有利于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要从物理学习训练的选题和命题等方面加强研究,提高训练的质量,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物理学习训练的内容的选择应以《物理课程标准》和“两纲”精神为依据,以物理课本为基础,联系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日常生活情景,选择学生熟悉的或亲身经历的题材,体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物理学习训练的内容应涵盖“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训练内容的重点一般应放在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基本能力的运用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体验上,要防止重知识轻能力、重结论轻过程、重演绎轻归纳、重理论轻实践的偏向。
传统的物理作业,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作业情景一般是理想化或抽象化的物理模型;要求学生通过系统的理论推导去处理过程复杂、但已经被抽象、分解成一定数学模型的理想问题;学生解题中主要的信息分析和表述工具局限于公式的演算和推算。学生做了很多的试题,但不知道这些试题有什么用处,有什么样的应用价值,做题的目的好像就是为了中考和高考。在这类作业的“指挥”和“引导”下,学生对物理学习缺乏兴趣,高中选修物理的人数逐年减少,“高分低能”现象的存在就不足为奇了。
改革学习训练的内容,就是要提倡这样的学习训练:能够从学生解答的过程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所掌握物理知识的深、广度和解决问题过程中遇到的障碍(重点考查知识与技能掌握的情况);能使学生感觉到物理学是一门与实际紧密结合,有血有肉的科学(考查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训练学生从现实问题中抽象出物理模型,并灵活运用物理知识和方法加以解决(考查到了过程与方法);能强化学生运用科学信息进行沟通和交流……
案例1: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候机楼的设计与众不同,它的侧壁是倾斜的,用钢索将两边斜壁系住,在钢索上竖有许多短钢棒将屋面支撑在钢索上,蔚为壮观。
候机楼结构简化如图所示。这种设计的优点是,利用两侧斜壁向外倾倒的趋势,将钢索拉紧,而拉紧的钢索能承重,从而将屋面托住。下面,我们作一些假设,请你通过计算了解其设计的巧妙之处。
(1)求所有钢索的总拉力F的大小。
(2)钢索能承担多重的屋面?
这一训练需要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成一个有固定转动轴问题的平衡问题,考查了力矩和转动平衡条件这些基本概念和规律,建模方法的考查也非常明确。浦东国际机场这样一个复杂的建筑问题,可以用一个简单的物理模型进行分析,能使学生深深感悟到物理知识的美丽和应用价值,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导也是不言而喻的。
物理学习训练的形式不能仅局限于习题演练,还应编制适当的动手操作、设计制作、口头表述、集体讨论等作业。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的各类活动,都是开展学习训练的大好时机,应该充分加以利用。
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习题演练都将是物理学习训练的主要形式之一。切实改善学习训练,不是废弃现有的习题演练学习方式,而是要加强对习题编制的研究,使习题内容的选择和目标定位能够符合上述的基本要求。并在习题演练的基础上,探索动手操作、设计制作、口头表述、集体讨论等多种形式,注重课堂学习中学生学的行为的开发和利用,丰富学习训练的方式方法。
物理学习训练的要求应遵循《物理课程标准》和“两纲”精神,充分关注学生在物理学科学习方面的认知差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提高学生学习训练的质量和效益,让学生通过学习成就的获得,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除了训练课外,在新授课的教学中,也要合理安排训练作业,其中一部分可放在课内完成,另一部分放在课外完成,课外作业包括训练题、课题研究和课外小实验等。要严格控制学习训练的总量和难度分布,防止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以利于学生的整体发展。在有区别的学习训练中,提出不同程度的训练要求,满足不同学习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增加学习训练的选择性,体现因材施教和发展个性的原则。
在学习训练这个环节,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智力水平的差异,对他们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学生的成长尤其重要。
学习训练的设计,应该有不同的层次。最低层次的要求,是《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基本学习要求,这是每一个学生在学段学习中都应该达到的底线要求。这样的学习训练的内容的设计,一定要突出双基,注重基本方法的引导和情感的熏陶。中档层次的要求,是针对那些对物理感兴趣的学生而设计的,这种训练比基础训练要求略高,更加注重思维方式的训练和价值观的判断。高层次的要求,是对那些对物理学习兴趣非常浓厚,立志从事物理学习和研究的学生而设计的,强调知识和方法的综合运用,更加关注学科的价值。
学习训练的可以在课内进行,也可以在课外进行。由于学习时空的差异,因此训练的内容、训练的类型等都要充分考虑,精心设计。学习训练要特别注意加强针对性、提高有效性,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有很大的一个因素就是因为课堂教学和学习训练两个环节相脱节造成的。讲练结合,一句讲的内容布置训练的内容和要求,通过学习训练来巩固讲的知识、形成思维方法,是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基础。
学习训练的内容、要求以及学生学习评价的标准往往是通过选题和命题来实施,因此选题和命题的质量对改善学习训练是至关重要的。选题和命题除了要反映知识巩固和技能操练的要求,还要体现“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除了传统的概念辨析、规律运用和实验操作外,还要突出情景信息类、实践应用类、过程方法类和探究开放类等新题型的开发,高中阶段还应有信息技术整合类和综合类的命题。以构建合理的学习训练体系,改善学习训练。
⑴ 为什么实验小组的同学们要选用多个热水瓶做实验?从10个热水瓶中选取8个热水瓶的标准是什么?
⑵ 参考下图,编制实验数据记录表并在表中填入实验直接测得的可能数据。
⑶完成实验后,同学们将实验结果与其他试验小组的结论作比较,发现除了具体数据有些小差异以外,得出的盛水量与热水瓶保温性能关系分析图基本一致。在热水瓶固有的保温特性相同的情况下,由此可得出:
A.盛水量为1.9升时,保温性能最好
B.使保温性能最佳的盛水量可能大于1.9升
C.保温性能与盛水量可能成反比
D.保温性能与盛水量可能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