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教科书的一些思考

(2007-08-30 14:16:51)
标签:

教育杂谈

分类: 我的心情

最近市教委出台的“两个调整,三个加强”中,其中一个调整就是关于教学内容方面的,提出要进一步精简教学内容,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教学内容的变更通过什么体现出来?最主要的体现方式就是教科书。在现阶段,我国的课程教材改革主要是围绕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改革进行的;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们一般不特别关心课程标准,而把教科书作为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的最主要依据,很多教师几乎完全根据教科书的内容和顺序进行教学,很少有自己开发教材的意识和行为。可以说,教科书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教科书生存方式的变革与教学方式的变革息息相关。

世界银行曾对世界各国教科书与其作用情况做过全球性调查并指出:

△教科书是学生成就的重要指示剂。

△教科书水平的高低,反映了一个国家所能提供给儿童和青年的教育内容和经验,决定着未来一代将具有的科学文化素质。

△在教科书上所进行的投资,对教育质量产生的效果比其他任何方面都要明显。

为什么说教科书是学生成就的重要指示剂?我想这是由学生学习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学习媒体的特点所决定的。走进现在的各个学校,多媒体的设备和教学环节比比皆是,但无论什么学段的学生,无论什么地区的学校,教师和学生最依赖的依然是课本(教科书)。

一份专门的研究报告指出:“所谓多媒体,是指毫无痕迹地整合所有信息样式的信息环境,是文字、声音、影像等等全都可以超链接在一个画面中进行边操作边对话的信息环境。教科书这种印刷媒体也包含在其中。无论什么学科,教科书都呈现最基础的内容。从教科书出发,再回到教科书。中间则由电子媒体来补充。教科书媒体和电子媒体的共存是一种理想的方式。”“今后新媒体的开发、信息化的进展将会造就更丰富、更多样的教学素材,但是,教科书在其中将担负起作为‘教学素材群之母港’的作用”。

“教学素材群之母港”的作用,表明教科书仍将是教学活动的“主角”。所谓“主角”,并不是指它在课堂中使用的时间长,比其他教学素材使用的频率高,而是指是教科书赋予了其他教学素材以教育的意义。

最近几年,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新的教科书的不断出现,对新出来的教科书的争论也此起彼伏。有的人认为现在的教科书删减了很多教学内容,使得原来地知识体系变得支离破碎了;有的说现在的教科书越编越薄,里面出了几个核心的概念就是一些情景图片,别的什么也没有,教科书应该成为学生的读本才是;有的说教科书图文并茂了,但一些图表达的信息模糊,不明意图……说实在的,我自己看现在的教科书,也觉得有很多的困惑,它给老师预留的空间太大,很多老师连按部就班的教书都不能很好地过关,更谈不上创新了。

教科书为什么出现这样多的争论和问题?我想这和编写者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以及编写队伍的状况有着直接的关系。按照世界银行的调查结论:“教科书水平的高低,反映了一个国家所能提供给儿童和青年的教育内容和经验,决定着未来一代将具有的科学文化素质。”一个国家能够给当今的孩子提供什么样的教育内容和经验,不能由少数几个“专家”说了算,应该在更广泛的领域里进行研究和讨论。

“在教科书上所进行的投资,对教育质量产生的效果比其他任何方面都要明显”,这句话在目前的情况下是相当精辟的。这是政府的责任,不能够将其转嫁给某些追求利益的单位或者出版社。

除了要加强对教科书的重要性的认识之外,也要加强对教科书功能的研究和开发,到底是注重教师的教,编成教的教材呢?还是应该注重学生的学,编成学生的“学材”?是编的厚一点,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背景资料好呢,还是编的薄一点,有利于节约家庭的开支?……

教科书,一本关系着下一代怎样成长的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