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校园生活 |
分类: 校园一瞥 |
今天,全体教职员工正式上班,为即将开始的新学期做准备。
一大早,老天就开始下雨,而且雨量一阵强过一阵。用上海话讲,“有财有势(水)”,是个好兆头啊!不过上班就不怎么方便了。我一大早应邀到浦东的东昌中学作一个讲座,因为下雨就没能按时赶到,很惭愧。
一个假期,总务处基本上没有怎么休息,高一、高三两个年级办公室的调整和装修、新高一年级电子白板的安装和调试、教学楼安全隐患的查处和墙面的修补……正是他们顶着酷暑奋战高温,才有了今天开学的井然有序。校办工厂的职工们也非常辛苦,他们没有假期、激战高温,源源不断地生产出一台台机器,为学校的创收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还有其他部门的老师们,也经常能够在假期的校园里看到他们的身影。
在今天上午的全体教师会议上,我就以下几个问题谈了新学期的工作。
1.深化课程改革加强教学工作
深化课程改革加强教学工作是今年上海市基础教育的工作重点,也是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切实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举措,其核心是“两个调整、三个加强”。市教委的主任、副主任分别在会议上作重要讲话,体现了对这项工作的重视。
在市教育工作会议的基础上,我区又用了两天的时间,对全区的中小幼校(园)长和书记进行专题培训,以聚焦课堂、加强教学为重点,落实市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努力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
我校在两年之前,就在教研组、备课组和全体老师之中倡导“切实上好每一堂课”,并以此为抓手,推动教研组、备课组工作的开展。两年来的实践,证明了我们这样的探索是正确的。面对市、区的新要求,如何更好地总结我们现有的经验,深化对“切实上好每一堂课”的认识,开创教研组、备课组建设的新局面,是我们每个教师应该思考的。
2.把握好学校发展的新机遇
在新学期,学校有几件重要的事情要去实践,这些事情和我们每个老师都密切相关,完成这些事情的过程,即能体现出我们处理教育问题的能力大小,也直接关系到学校下一步的前进方向,是学校发展面临的新机遇,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台阶。这些事情主要有:
1)建设中学翻牌为“上海财经大学附属中学”
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特别是最近几个月紧锣密鼓的磋商,财经大学已经批准我校更名为“上海财经大学附属中学”,近日即将举行签约和揭牌仪式。
从建设中学到财大附中,绝对不是换一个牌子这样简单的事情。它对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学校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学生的生源质量以及教育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既要积极配合区政府、财经大学,做好揭牌等工作,也要进一步规划学校今后的发展,重新制定学校三年发展规划。每个老师都要成为规划设计的参与者,在参与规划研讨的过程中,尽快熟悉规划的要求,和自己的本职工作相联系,并规划今后自己的发展方向。
2)积极申报区级实验性示范性高中
区领导给学校的目标定位是最终成为市级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以和上海财经大学的品牌相对应。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从基础做起,首先力保区试验性示范性高中的评审工作顺利完成。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评审过程,是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教学管理能力、办学理念和目标、师资队伍建设……等各个方面工作的综合评价,涉及到全校各个教育教学岗位、每一个教职员工。这也是检验学校凝聚力工程的一个很好的窗口。
3)深化电子白板的实验研究
电子白板和学科教学的整合,是我校从去年开设伴随着新课程的开设而设立的一个实验项目。一年来,高一年级组的老师们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随着新学年的开始,新高一年级12个班级也全部安置了电子白板,将在更加广泛的范围内展开实验研究工作。
在新的学年,建议老师们将实验的重点放在“互动”上,探索怎样借助这一智能化设备搭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平台,切实将教学的重点落实到学生的学上来。
3.做好开学初的几项重点工作
认真备课,给2007新学年开一个好头;
完成学校“师德标兵”的评选工作;
做好学校骨干教师的认定和签约工作;
讨论并制定各组室的工作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