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生活记录 |
分类: 我的心情 |
九年前的这个八月,我从安徽淮北调入上海,开始了在这个大都市的从教生涯。
那年的高三,高考考的特别的好,不仅本科率高,而且进入一类重点大学的学生也多。八月初,我带着高三年级全体教师到了黄山,用一周的时间对黄山及其周边地区的景点进行了一次“地毯式”的寻访。返回淮北之后,找了一个集卡,将自己的锅碗瓢盆以及衣橱书柜等往车里一塞,就奔着上海而来了。现在回想起来,有几件事情印象非常深刻,难以忘怀。
1.黑户
我们大学的领导同意我到上海是在7月初,由于中考和高考的等原因,区教育局的人事科暂时停办教师进出的手续,因此我过来的时候,全是因为杨高康校长的一句口头承诺。一直到当年的11月份,我才回去办理调动的手续。当然,这几个月的工资也是过后补发的,当时领取的是学校的暂借款。
从淮北过去的时候还是很坚决的,但办好了调动关系之后很有些后怕,如果当时某个环节出了问题,我们一家三口该何去何从?记得我11月份回去办理调动手续的时候,我在淮北的同事一个个盯着我,想从我的神色中辨别有没有后悔的表情。确实,他们非常想不通,一个事业上正“前程似锦”的人,怎么会“激流勇退”,说走就走了呢?
2.感冒
我带着老师们旅游回来之后,感冒非常严重。回来之后用了两天的时间打包、处理各种不需要的物品,也没有休息好,感冒愈发加重。走的那天,我让弟弟坐集卡车押送,我带着妻儿乘火车到上海。很多亲朋好友到车站送行,我强打精神和他们一一道别,火车启动之后倒在卧铺上就睡着了。
当时淮北到上海的这列火车还没有空调,列车的所有窗户都开着,以图凉快。送行的时候,亲朋们有带来了不少的东西,堆在火车小桌上,等我一觉醒来,丢失了好几包,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我都不知道!我觉得很愧歉,不是因为那些东西,而是觉得丢失了亲朋们的一份情谊。
学校在我去之前,帮我租了一套毛坯房(租金我自己付,两室一厅,400元每个月),里面什么东西都没有。我们早晨就到了,但集卡却没有到。当时大家都没有手机,也没有办法联系,心里非常的焦急,一直等到晚上集卡才来到。那时才知道白天上海交通管制,不允许外地的货车进入市区。整个白天,房子里空空如也,什么也没有,我在房间里找到了一扇没有装起来的门板,自己发着烧,迷迷糊糊地睡在上面,妻儿坐在一边等家具,那种感觉真的非常不好,很凄凉。
3.集卡司机
等了一天终于等来了集卡,往下卸家具等时候,发现有部分家具有明显的碰撞的印迹,有一个台面给撞出了一个坑,里面的材质都露了出来。弟弟告诉我,这个司机是一个色盲,看不清楚道路上的红绿灯,来的路上又下了大雨,让他提心吊胆了一整天。弟弟告诉我,回去不坐他的车了,我听了之后也很害怕,就是弟弟想省钱我也不让他坐了,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我怎么向母亲交待啊!
4.高温
我们到达上海的那天,正好赶上“秋老虎”,也就是上海的高温天气。而且 35℃以上的高温,接连持续了15天。因为是租借的还没有卖出去的毛坯房,物业不允许我们随意在房间里安装东西,因此空调是不可能的了,电扇吹出来的都是热风,妻儿没有办法,就带着孩子逛商店和超市,在那里避暑乘凉,也顺便了解一下上海的风土人情。
我没有办法,购买电冰箱、洗衣机、液化气罐和锅灶、安装电淋浴器、给房间里布置照明线路、将淮北带来的各种物品拆包整理……我带来了一套家庭用的各种工具,在这个时候派上了用场,大部分的设备安装和布置线路都是我自己在家里“汗流浃背”地完成了,虽然很辛苦,但看着房间里一天天像一个家的样子,心里还是很开心的。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我还应陕西《中学理化报》的邀请,每天晚上坐在灯下,在电风扇的强劲风力的支持下,为他们编写了一本供中学生使用的小册子,面向全国发行。
5.高考录取
虽然人已经到了上海,但还是有一些家长通过各种途径和我联系,让我帮助他们的孩子的上学问题。我无法推辞,每一个信息过来,我就找到一个公用电话,打电话给我们大学招办的负责人,咨询现在高校录取的情况,了解我们的这些学生是否能够被录取,然后再打电话给学生家长,告诉他们现在的进展。
其实淮北的很多老师都可以做这样的事情,但是家长却辗转过来找我,让我觉得有责任帮他们一把。回头一算帐,几天的功夫,电话打掉了好几百元钱,是我大半个月的工资了。
6.认路
到了上海没几天,就去购买了一辆自行车,准备每天骑车上班。自行车买好之后,一有空就会在周边地区走一圈,认识一下附近的道路,以免需要出去的时候找不到北。
有一天,我骑上自行车从学校出来,想换一个方向,从大连路走一下,看如何回家。就这样走着走着,好像还很认真看着路牌呢,就走错路了,目标是杨浦区,最后转了一圈跑到了虹口区,越走离家越远,老半天才发现不对头。呵呵。
不过上海的道路确实难以辨别,没有一条直路,外地人到上海肯定是一头雾水。就是我这个在上海生活了9年的人,也还是经常会迷路的,每次出门到一个不太熟悉的地方,一定会仔细研究地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