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读书评论 |
——读房龙《荷兰航海家宝典》一书有感
《荷兰航海家宝典》给我们介绍了大航海时期,荷兰兴起,逐渐取代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海洋上的优势,建立起海上殖民帝国的过程中,荷兰冒险家在海上的传奇经历。房龙根据保存下来的航海日志,以及船长或船员日后的回忆记录文章,按照时间线索向我们再现了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以荷兰人为主角的充满血雨腥风和惊涛骇浪的海上争霸历程。林绍顿、范涅克、范努尔特、邦特克、勒美瑞、肖腾……这些海上探险者的名字,和他们探索海上航线的历史一道,被人们记忆至今。
荷兰人被称之为海上马车夫、公共运输商,是从他们终于摆脱西班牙的统治之后开始的。那时,西班牙已占领美洲海岸,抢走了所有能找到的黄金珠宝,并有目的地毁灭了美洲古文明的历史纪录。葡萄牙人已占领非洲东海岸,贩卖黑奴,印尼、印度也属于两国的势力范围,大批的黄金、象牙、香料、丝绸源源不断运回欧洲。荷兰人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上几乎找不到落脚点,除了没有黄金和香料的“不毛之地”澳大利亚,已知航路上所有能够补充新鲜食物、淡水或进行任何贸易的港口、河口、岛屿,都是敌对的西班牙和葡萄牙天下。
这些开始海上探险的荷兰人表现的又怎样呢?他们非常勇敢,面对不可预测的海洋,以及严寒、酷热、猛兽、不友善的土著人、心怀恶意的国外竞争者,表现出了令人钦佩的勇气和毅力,但他们又毫无纪律可言,在行进的途中经常相互猜疑、各行其是、不听号令,使得原本简单的行程变得异常复杂。他们是精明的商人,总是想着如何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但在与异国人打交道时又时常表现得如此笨拙,以至白白丧失了机会。他们在西班牙和葡萄牙对手面前表现出可敬的爱国心,有时却不愿对处境凶险的本国同胞施以援手,而只盘算着如何在生意上占得先机。他们会在土著小邦的君主面前,把自己那小小的低地国家的领土夸大为俄国、法国和德国的总和;也会在面对西班牙军官的盘问时,毫不脸红地冒充法国人。他们吃他们能够猎杀的一切动物,北极熊、企鹅、鸵鸟……当他们什么也无法得到时,会提出吃掉船上的服务生,而船长所能说的也只有“再等三天”而已。
无论是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还是荷兰人,这些跨越大洋远征东方的欧洲船队,目的非常明确,那就是贸易和殖民扩张,就是通过杀戮和掠夺也在所不惜。我们在《荷兰航海家宝典》一书中看到,荷兰的商船每次出发之前都要申请长枪大炮以及大量的弹药,他们在海洋上的行径就和强盗差不多,两国商船队只要相遇就是一场海战,胜者杀掉对方所有船员,掠走全部货物。荷兰人既要防范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又要防范勾结西、葡殖民者或憎恨白人的土著人。急于寻求贸易机会的荷兰人不断陷入西班牙人、葡萄牙人和当地土著相勾结花言巧语设下的陷阱遭到屠杀。每支商船在荷兰和印度之间一个来回要一两年的时间,因为坏血病、杀戮和意外气候的出现,在最初几十年里,每次都有大半荷兰人死于旅途之中,还有很多商船一去不复返,致使船队投资者血本无归。然而,荷兰人商船的罗盘永远指向胡椒和肉豆蔻的天国,不管发生什么样的事情,这些荷兰人都以高贵的姿态,笑迎面临的一切。
他们幻想另外开辟到东方的更短的东北航线,毫不犹豫地派出船队去探险,虽无法逾越北极圈和北冰洋遭到悲惨也无所畏惧;他们发现了北冰洋斯匹次卑尔根岛和许多新岛屿,发现了比通过麦哲伦海峡更便捷更安全的从合恩角通往太平洋的航路,发现了新西兰,描绘了太平洋南部的地图,还对澳大利亚进行了首次科学考察;他们意识到大量小的公司和船队难以与老牌海上强国和惊涛骇浪抗衡,便合力组成受到国会保护的荷属东印度公司垄断荷兰的东方贸易,政府派战舰保护,并采取了竭力向东方表示友好贸易的政策,终于逐渐在亚洲、非洲、美洲建立了殖民定居点,甚至在最遥远的日本取得了落脚点,圆了“海上强国”之梦……
和房龙的其他书籍不同,这本书中不时可以看到中国人的身影。在他的描述中,我们同胞的形象是这样的:当荷兰人在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排斥与封锁下手足无措时,往往是我们这些可爱的同胞,以他们朴素的智慧为其指点一条明路。当荷兰人和当地人之间的生意做不下去、采购不到所需的香料的时候,又是我们的同胞通过施展往胡椒里掺砂石之类的小伎俩,用低廉的价格让荷兰人上当,一如今天的一些不法商人。
房龙在书中写道:荷兰人追求变化。那些感到远离故土、远离居住的城镇会活得更开心的荷兰人,总有机会来到船上,去“下海”。他们谁都不知道在航行的尽头,等待他们的是什么,重要的是这意味着变化。就是那些满足于在自己的老宅里终其一生的荷兰人,也明白只要自己的念头一动,他就可以自由地离开家园。追求变化的这一特点总是埋藏在这个国家的人们心中。
参加航行的水手虽然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却像新点燃一斗烟或开启一瓶新酒一样欢欣鼓舞。他们当中,有的溺水而死,有的焦渴而亡,有的冻僵而死,有的则为炽热的骄阳活活烤死,还有不少人为谎话连篇的订约人所骗,因提供的装备过于恶劣而客死他乡,葬在翠绿的椰子树下。另一些人甚至被太平洋岛屿食人肉的部落刺穿胸膛,成了这些饥肠辘辘的野蛮人一桌丰盛的筵席。
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向世界上其他地方发出了一个确实的信号,即在北海的这个小小的荷兰角落里,居住者一群具有冒险精神和勇气的人民,尽管富有,但却仍然能高瞻远瞩,超越了物质上的一得一失。
用房龙的一句话作为结束语吧。“无论做什么事,务请谨记这样一条训诫:永远笑对命运。”
《荷兰航海家宝典》
房龙/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