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年工作盘点

(2007-06-29 12:16:19)
分类: 校园一瞥
 

   不经意之间,我们已经走完了2006学年度。今天的结束工作完成后,老师们将开始享受难得的假期,并开始为2007学年的工作进行思考。回顾一年的教育教学工作,感到还是有一些可圈可点之处,现盘点如下。

    1.高三工作

对于高中学校来说,每年的高三以及高考的成绩,是一个不能回避的话题。一个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从高考的成绩上体现出来。

在三个年级中,本届的高三是出现波折最多的一个年级。为了让同学们在最后的一年中有长足的进步,从安排老师开始,我们就动了很多的脑筋,设计了多种方案。整个教学管理的环节更是常抓不懈。一年的辛苦,使我们有了如下的收获:

收获了优异的成绩。如此高的本科上线率就连我们任教的教师都有点不敢相信;

收获了自信。无论是对高三年级的管理,还是对我们学校今后的发展,意义重大;

收获了一批教师。这一届高三有多位教师是第一次,他们每个人都不负众望,出色地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告诉大家“我能行”!

2.课改特色

在全面实践新课程的过程中,一个学校要能够脱颖而出,靠什么?靠的是在课程建设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按照这样的思路,我们在新课程实施的第一年,就从课程建设的角度做了一系列的思考和探索,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

老师们意识到新课程的教材只是一个用来“教”的工具,不是“圣经”,在教材和课程校本化的方向上迈出了探索性的第一步;

电子白板互动式智能平台和学科教学的整合走出了坚实的一步,探索的方向和实践的成果得到了市区领导的关注,引起了台湾同仁校的注意,并在我校召开了现场展示会。教育局确定我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实验学校,并提供财力物力全力支持我校的实验工作;

主题教育活动课程化建设取得了有益的经验。学农、国防教育课程已经有成果集汇编出来,新高一的学军课程设计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之中。这一活动也引导着一批教师关注课程、理解课程。

社团活动纳入到了拓展型课程板块,作为课程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在本学年开展的红红火火,5月份的展示吸引了社会各界前来参与。

3.道德养育

落实“生命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倡导“润物细无声”的德育,倡导真实的德育,是我们本学年德育工作的主旋律。一年来,在德育方面的收获也有很多:

教育局在我校召开“两纲教育推进会”,全面展示我校在两纲教育进课堂方面所作出的努力。我校还被命名为上海市推进两纲教育先进学校。

践行陶行知先生的德育理念,坚持让学生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理解社会、了解不同阶层群体的生存状况,获得认知的感悟和体验。一年来,先后落实了多个社会实践点和实践基地,组织了几百名学生参加各类实践活动,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研读《论语》、《老子》等经典活动蓬勃开展,促进父母之间交流和沟通的渠道不断拓宽,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等系列活动,架起了学校和家庭之间沟通的桥梁。

4.教师队伍

如果说学校办学的核心是课程,那么关键就是教师。因为教师是课程的实践者,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决定了学校课程建设水平。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通过各种途径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请学生和教师一道参与,确定教师的师德标准,制定出学校师德标兵评选条例。在此基础上,评选出了学校首批7名师德标兵,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

制定骨干教师评聘条例,逐步组建具有宝塔形的骨干教师梯队。并通过政策规定,给与骨干教师相关的待遇。

制定星级班主任评聘条例,鼓励教师在班主任的工作岗位上实践探索。

给每一个教师搭建展示自己专业水平的舞台。利用各种展示活动的机会,鼓励老师多开公开课,开好公开课。正是通过这样的平台,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了解到我们学校的多位教师,并给他们提供了各种不同的展示自己的才华的机会。

鼓励教师参与各种教学比赛和教学研讨活动,本年度有多名教师在市区教育教学比赛中获得等第奖,对老师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潜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5.学校发展

一年来,学校积极组织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学校的社会地位稳步提升,知名度不断提升。

学校始终按照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标准衡量自己,注重内涵发展。去年一年,我们为申报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做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和教学成果准备,这些工作将在下学期的规划评审中发挥重要作用。

学校积极稳妥地做好和上海财经大学的联合办学工作,虽然中间几经波折,但总的方向不会改变。这个学期以来,我们已经在师资建设、校舍改造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学校新的校园规划图几易其稿,学校发展前景十分美好。

 

一年来的工作千头万绪,这两天因为高考成绩的发布又非常兴奋,这种情况下的盘点难免挂一漏万,等过些天还要进一步认真总结一年的工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