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办公室的窗台上,有一盆盛开的仙客来花,从2006年的冬季一直开到了2007年火红的五月。
那是去年的12月中旬,学校里为了迎接“两纲教育推进会”的召开以及区文明单位的评比,在市场上购买了十几盆仙客来花来装扮校园。由于气候寒冷,担心这些花放在室外冻坏,会议之后,总务处将它们分到了各个办公室,也给我送来了一盆。送来之后,也没有在意,就放在窗台上。等到过了一个周末回来一看,原来像挂面一样挺拔的花梗,变成了煮熟之后的软面条,一条条耷拉着,无精打采,软弱无力。我以为这盆花不行了,正在那里遗憾呢,小殷过来告诉我,这是缺水的缘故,还可以救活,并且帮我将这盆花泡在了一个大的脸盆里,让它们尽情地“喝水”,汲取生长的力量。大半天之后,奇迹出现了,原来软绵绵的花梗一个个又挺拔了起来。
从此之后,我对这盆仙客来就非常上心了。每天早晨到校,重要在窗台前逗留一会,查看花盆是否缺水,花朵开的情况如何,如果到了周末,还会额外补充一些水分给这盆花,以防它再次耷拉下来。说也奇怪,自此之后,这盆花一直开的火火红红,伴着我渡过了元旦,渡过了春节,迎来了新的学期,迎来了火红的五月,直到现在还有7、8朵花在开着呢。学校里同时购买的那么多盆花,早已经成了“肥料”,已经开始另一个轮回了。
“仙客来”的中文之名,是由其英文名称“cyclamen”译音而来。由于仙客来花瓣下翻上翘,酷似兔子的耳朵,一片片盛开的仙客来花,从远处望去,犹如一群兔子在绿丛中玩耍,有的探头探脑,似跳似卧;有的静立,凝神远眺,别有情趣。所以,人们又称仙客来为“兔耳花”。并有“单花下垂瓣上翘,凝夜月宫仙兔来”之美喻。仙客来为报春花科,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地在欧洲南部希腊等地中海地区,后逐渐在世界各地栽培成功,成为世界性的观赏花卉,是著名的冬春季温室盆花,很受爱花者的推崇,被推举为盆花的女王。圣马力诺更是选上“仙客来”作为他们的国花。
为什么这盆仙客来花能开这样长的时间?是我对它的生活习性很有研究吗?显然不是。在这盆花送到我的办公室里来之前,我甚至根本就不知道“仙客来”这种花。是因为刚开始养的时候出现的一个小意外,使我知道这种花不能缺水,缺了水它的花梗就会耷拉下来,也不能水量过大,过大了花梗就会腐烂。因此,我平时就非常注意给它创设一个既不缺水也不富水的生态环境,保证它的健康成长。而它也像很有灵性似的,用持续五个月的花期,回报了我对它的付出。
花是这样,人不也是这样吗?付出多少,就会收获多少,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啊。有的时候,自己付出了一点点,得到的回报却很多,远在自己的意料之外,就像这盆仙客来那样,使我很受鼓舞。也有的时候,自己已经付出了很多,但回报好像遥遥无期,常会使我们感到困惑,思忖这样的付出是不是值得。其实付出总是有回报的,小付出有小回报,大付出有大回报,长久的付出,有时需要经过长久的时间才能看出回报来,有时却是通过其他方式体现出来的。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常有这样的事例:一个在中学期间“调皮捣蛋”的学生,让老师伤透了脑筋,感到在他身上花费的时间太多,很不值得。但是过了若干年之后,最记得老师的、最让老师感到自豪的常常就是那个“调皮捣蛋”的学生。老师自己也常常反思,幸亏当年没有放弃,才看到了他今天的成功。这实际上就是对老师辛勤付出的一种回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