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牙疼

(2007-04-26 08:00:36)
分类: 我的心情

周一早上起床,突然感到牙有点疼。上班之后,疼痛的感觉越来越明显,我担心支持不住,赶紧抽身到学校附近的区牙防所去做一个检查。

挂了号,排着队,看着还需要等一阵子,就从包中翻出一本书来看。但是牙痛的越来越明显,头也开始懵懵起来,坚持看了几页书,实在坚持不住,就进而研究是哪个部位的牙在作怪。没想到这还让我费了一番脑筋,一开始总以为是左下颌部分的牙疼,但是试着用上下牙相互敲击,又觉得不像,反复试了几次,才明确是左上颌部分的牙齿出了问题。看来有的时候“感觉”也会骗人啊!

排了半个多小时的队,终于轮到了医生的“接见”。简单地询问了病情之后,医生让我坐上了特制的“牙床”,开始用他们的专业器材进行检查。从中间的牙齿开始,一阵敲击过去,开始还没有觉得什么,一碰上“病牙”,痛的我差点跳将起来,而且接连敲下去,竟有三颗牙齿出了问题,也让我狠狠地痛了三次。我倒吸着冷气,任凭医生用器械在牙齿的周围探测,还好没痛的掉出眼泪来,但我知道眼睛已经有些湿湿的了。

医生说,我的牙齿有炎症。那好吧,先来洗一下牙,将炎症出现的“土壤”给清洗一下。这样的要求医生是很愿意听的,叽叽咕咕的一阵操作,牙齿洗好了,然后开始给我的“病牙”上药,并告诉我几个小时内不能喝水、吃饭、漱口。好的,一顿中饭的钱又省下来了。接着医生很认真地告诉我:你的牙床长得不好,三颗“病牙”中,最里面的那颗只长出来了半截(我心里想,那可能是因为生在当时贫困的农村,营养不良的缘故),我现在给你开些药,先把炎症压下去。等过两天你的炎症快要好了的时候,你一定要过来,把里面的这颗牙齿给拔了,否则还会疼的。说了这些话之后,还很认真地在我的病历卡上绘制了我“病牙”的位置图,并给“病牙”编号,撰写拔牙的建议。医生是如此的认真,倒让我感到奇怪了,活了四十多年了,牙齿方面的检查也不止一次了,这是第一次听说牙齿没有全长出来,还要立即拔牙,否则……。难道前面的医生都在“淘糨糊”?想了一会没想通,牙齿却痛的更厉害了,就向医生道了别,回来先“绝食”起来再说。

周一的夜里到周二上半天,是牙齿疼痛最难熬的一段时间。常听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不要命”,有了切身的体验,才知道这话一点都不假。晚上在家里,翻来覆去,几乎整夜未眠;白天在学校,坐立不安,做啥都没心思。到了周三,炎症减退了许多,才觉得有点精神,做事情也能沉下心来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一吃药胃就像被灼伤一样,非常难过,伴着胃酸的出现,要好一阵子症状才能减轻。询问了一个医生朋友,他说这是正常的现象,那就只好继续吃下去了,总比牙痛起来的感觉好一些吧。

怎么会引起牙齿的炎症?我的医生朋友认为大致有三个可能:一是受凉;二是疲劳过渡;三是烦心的事情比较多。我对照着一分析,这三种因素我好像还都具备。上周上海的气温变化的很快,一周之内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相差20多度,自己感到是有点受凉了;最近的事情比较多,每天要思考的事情多,写的东西也多,到了周末连续几天都是在深夜1点左右才休息,有点疲劳过渡;家里的事情也很多,孩子的学习,老家突如其来的一些事情……都需要我来过问,而且全都赶在了一起,无形之中增加了不少的压力。这样一分析,好像不让牙齿发炎都有点不应该了,呵呵。

人奔中年,会觉得肩上的负担和责任一下子重了很多。在单位里,经过多年的打拼和努力,逐渐成了骨干,有更多的任务压在了自己的肩上;在家庭里,随着长辈的逐渐变老和孩子的逐渐长大,赡养父母、给孩子创设一个更好的成长空间的要求让你不敢有一丝怠慢;在社会上,需要你经常通过不同的方式参与社会服务、参政议政,为区域的发展做贡献……每一项事情,都是那样的合情合理,都需要自己用心去做。这就需要学会自我保护,要找机会调适自己的心情,舒缓每天的疲劳。

还有一个小插曲。昨天晚上吃药的时候,忽然想起,我这次“不是病”的疼痛,到底应该叫“牙疼”呢,还是叫“牙痛”?我自己一下子找不到北了!询问我家的那位,她“满腹经纶”地论证了半天,愣是没有让我信服。然后又找我的儿子,听到这个问题,他一下子也愣住了,“这个,这个”了几下,对我笑了起来,我知道也没戏了。

那就查字典吧,拿出《现代汉语词典》,查找了一番,获得了如下的知识:“痛,①疾病创伤等引起的难受的感觉:头痛│肚子痛│伤口很痛。”“疼,①痛①:头疼│脚碰的很疼,不能走路。”这样的一番查找,我才明白,原来在表达疾病引起的难受感觉方面,用这两个字中的任意一个都是可以的。其实有很多的字词,虽然平时常用,但并不一定真正理解其含义,多查查字典,会少出一些洋相。

这个小插曲可能很小儿科,但却是这次“牙疼”经历的一点额外收获。发布出来,和大家分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