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旅途随记 |
今天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2006年的今天,一时心血来潮,我在新浪网上建立了自己的博客,距今正好一周年。
从漫不经心地经营这个“小屋”到坚持每天留下一点痕迹,一年来走过了一条很辛苦的路途,感谢众多博友的鼓励和支持,使我能够一直坚持到今天。
在朋友的邀请下,今天来到安徽黟县,游览中国十佳魅力古镇、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和宏村,感受徽派文化的神韵,也算是对自己一年辛苦的犒劳吧。
西递村位于黟县东南部,是一处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胡姓聚族而居的古村落,始建于公元11世纪。据说这里的胡姓是李世民的后代,为了避难隐名埋姓,先是在婺源立足,然后看中了西递这块宝地,在这里定居至今。
宏村位于黟县的东北部,它始建于南宋,已有800多年的历史。这里也是一处宗族村落,为徽州第一大姓汪氏子孙聚族而居的地方。它最具特色之处就是村落的牛型布局。我这是第一次到宏村,在去的路上,就听到随去的朋友在介绍这个村落布局的特点,让我们心向往之。但到了那里之后,被导游带着稀里糊涂地在这个“牛肚子”里转了一圈,顺着“牛肠子”跑来跑去,又懵懵懂懂地被“排泄”了出来,却没有搞明白这个牛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后来在一个当地村民的店铺门前看到了一幅宏村的全景图,又听导游解说了一番,才搞清楚子丑寅卯来,看来不识青牛真面目,只缘身在牛肚中啊,呵呵。
两个村落徽派建筑的风格表现的非常突出,千百年来造就了一批为官、为学、经商的达官贵人,也给两个村落留下了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到这里来观光游览,我觉得有几个方面值得关注:
一是黟县古民居的外形,全部是粉墙青瓦,远远望去,绿树从中一点白,在绿水青山的映衬下,有一种祥和宁静的效果。几百年的建筑,经过长期的日晒、风吹和雨淋,墙面上的白粉斑驳脱落,却凭空增添了一份浓厚的历史感。那防止火灾蔓延而设置的高大的封火墙,采用抽象的手法设计成昂首长嘶的马头,既突出了徽派建筑的特色,又显示了中国古代工匠在建筑上的高超技术。
二是建筑中常用的“三雕”,即砖雕、木雕和石雕。从屋外到屋内,从地面到屋顶,两个村落的古民居集砖雕、木雕、石雕和彩绘于一体,每一件作品都可以称之为工艺美术的精品。更可喜的是,现在的村民中,这样的雕刻工艺被传承了下来,年轻一代在这个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我们在游览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了这一点。
三是古民居的内部布局,大多采用对称的手法,突出“男女有别,长幼有序”的特色。较大的古民居中,一般都有前厅堂和后厅堂,前面是礼仪场所,后面是相对私密的空间。“天井”的设置,是内部布局的一大特色,通过“天井”,可以为高大封闭的墙体采光、通风和换气,也“可见天日”,同时还可以“肥水不流外人田”。
四是厅堂的陈设。进入厅中,正中照壁上垂挂的是大型画轴,两边往往是出自名家书法的木质漆联。画轴之下,设有条案,通常左边放置古瓷瓶,右边摆放精致的木雕底座镜子,中间放置自鸣钟,取“终生平静”之意。条案前放置八仙桌和八仙椅。
五是垂挂于厅堂上的楹联、格言,体现了主人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的追求、向往,对人生的深刻体味和对自己子孙后代的劝谕告诫,由这些楹联形成的文化氛围,散发出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大大提高了两个古村落的观赏价值。现摘录几幅如下:
六是两个村落的族谱研究。研究历史的人,现在越来越重视对有着悠久历史的宗族的家谱或者族谱的研究,透过这些研究,可以让我们追溯已经过去的岁月,还原很多原来并不清晰的历史面目。当然,这可不是我的特长了。
西递和宏村,两个魅力古镇!
不要赶时间,这里最适合漫游式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