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我的心情 |
根据教育局的要求,我昨天向区“三名办”汇报了自己评上特级教师一年来的工作。汇报的提要如下:
获得特级教师荣誉称号一年来,我深感自己肩上的压力重大。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始终提醒自己要立足本职岗位,努力工作,为杨浦教育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1.教学工作
一年来,积极参与学校高三年级的教学工作和学校新课程建设,亲自给高一、高三两个年级的学生上课,既有高三物理复习的专题讲座,也有高三综合课程的辅导,还有高一年级研究型课程的面上辅导课。在上课的过程中,不断深入了解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增强和教师之间的了解和协作,营造良好的教学研究氛围。
除了自己坚持教学第一线上课之外,一年来还坚持深入课堂听课,并 和老师们进行交流,仅本学期,就听了100多节课,写出了21篇听课评论。在我的带动下,老师们相互听课的风气正在形成,各种各样的教学比赛此起彼伏,这些工作促进了我自己和学校老师整体的业务水平的提高,使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切实的提升。
2.教研工作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继续主持中央教科所重点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程整合与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研究”的实践工作。在实践新课程的过程中,深感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还很肤浅,对如何制定三维课程目标认识不足,因此确立了“学科教学目标的制定研究”科研课题,结合新高一年级的学科教学,探索如何正确理解课程标准,如何结合教学内容设定课堂教学的三位目标,目前这项研究还在进行之中。
我还参与了市教委组织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项目”《高中研究型课程学习包》的研制工作,在其中的《课题研究参考》系列两本书中起主要作用,学生用书已经06年9月已经供应全市高中,配套的教师参考书正在付印,下学期可以提供给全市高中教师使用。在新的一年里,我又做为四个专家组成员之一,参与《上海市中小学研究型课程指南》的修订工作。这些工作对我进一步理解课程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在去年的一年里,我还参与了高考综合试题相关问题的研究,在试卷编制的框架、考试说明的修订、如何实施评价等方面做了相关的研究。
根据市教委的要求,我还参与了2006年度上海市课改办布置的“拓展性课程”相关教材的立项、教材初审和复审工作,对如何编写拓展型教材做了相关的研究。我将这些研究的成果用在指导学校拓展型课程的建设上,目前我校已有15本拓展型教材正在编写之中。
3.带教工作
根据教育局“三名办”的要求,带教了四名中学物理高级教师,通过具体的课堂教学深入开展教学研究工作。保证每周能上或者听1节物理课,并和带教的老师们一道研究,寻求提高教学质量的办法和途径。06年11月,市物理专业委员会全体常务理事到我校进行调研,对我校教师开出的物理课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冯容士名师培养基地和曹杨二中王志刚校长分别邀请我校教师到他们的学校去进行交流。
我受聘担任冯容士名师培养基地的导师,又是交大附中物理名师培养基地的学员兼导师,我认真按照两个名师基地的工作部署,参与基地的各项活动,并各指导一个学员进行教育科研研究。基地的学习,对我自己的成长也是一个促进。
除了带教和参加基地的活动之外,我还积极参加各方面组织的培训活动,和与会的代表们分享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传递新课程改革的最新动态。一年来,给安徽省全省的高中学校和上海市的高中学校集中进行了4次研究型课程实施方面的培训,还根据我区教师进修学院的要求,开设了新教师培训、综合能力测试研究、物理教材教法分析等方面的专题讲座,给各个学校开设的校本培训讲座和研究型课程实施方面的讲座有10多场。
4.自我发展
认真践行自己制定的“四个一”工程,每天坚持听一节课或者上一节课;每天思考一个社会的或者教育问题;每周读一本书,每天撰写1000字以上的随笔。上述四个一工程在2006年度完成的很好,全部实现了预期的目标。实施“四个一”工程,给自己增加了很大的压力,一年之后回头再看,感到这样的付出还是值得的,今年还将继续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