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校园一瞥 |
本周是名符其实的“考试周”,周一周二高三年级全区统考,从今天开始的下半周,高一、高二两个年级期末考试,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很快就要结束了。
在考试期间,学校特别安排了各个层面的教育教学研讨活动,包括三个年级各自的教学研讨会、班主任工作研讨会、校本课程研讨会、研究型课程研讨会以及后勤各处室的年度工作总结会,希望大家认真总结一年来的教育教学工作,展示亮点,提炼经验,并围绕“养育心灵,建设人才”的办学理念,思考下一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切实寻找切入点,使我们的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昨天下午的班主任工作研讨会,紧紧围绕“如何设计主题班会”展开,会议的效果很好。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在总结学校德育工作开展情况的过程中,感觉到主题班会的质量还有进一步上升的空间,为此,大家对常规的班主任工作研讨会进行了革新。首先请高二(6)班向全校的班主任和青年教师展示他们的一节主题班会,在观课的基础上,大家进行讨论和评价,然后请区德育室的 倪京凤老师给予点评,并就如何设计主题教育活动为教师们开设辅导讲座。
高二(6)班的同学们和班主任非常辛苦,在今天就要参加期末考试的关头,没有怨言,精心准备,为大家开出了一节主题班会课,使得研讨活动有了一个鲜活的案例,为这次研讨会凸显主题做出了努力。倪京凤老师的点评也很精彩,她通过高二(6)班这一案例的剖析,向老师们介绍了主题班会的作用和类型、设计的思路和原则、设计中应该注意的具体问题等知识,并给老师们展示了其他学校的精彩案例,使参加研讨的老师们很受启发。
今天下午,高一年级进行教学研讨,这是高一年级全面实施“二期课改”新课程一个学期以来召开的第三次教学研讨活动。第一次研讨会的重点是关于高一新生的学习情况分析,第二次研讨会的重点是新课程如何有效地得到实施,本次研讨会的重点是现代信息技术和新课程整合的研究。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高一的老师们很自然的进入到“数字化校园”的氛围之中。粉饰一新的办公室里,每个教师一台液晶电脑,每个教室一台联网的电脑和电子白板,TI图形计算器实验班,正在建设之中DIS实验室……,先进的电子白板设施在全上海的同类中学中处于领先的位置。这样的数字化氛围,无形之中影响着教师和同学们。原来对电脑从“一点不会”到“会了一点”再到“灵活运用”,一批老教师用他们不断探索和追求的步伐给青年教师和同学们树立了榜样;原来纸质的、“单打独斗”式的备课方式,现在变成了电子文稿和资源共享式,在集体备课互相“拷贝”的同时,老师们进一步将这些电子文稿和多媒体素材个性化,在确保共性的基础上突出了个性特点;网上资源的搜寻、新型教学手段的应用,改变着教师的备课习惯和教学习惯,也对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其中的每一项工作,对我们的教师来说都是挑战。高一年级的老师们积极地应对着,坚定地实践着,踏出了坚实的一步。在数字化进程逐步加快的今天,针对这一话题展开研讨很有必要,有助于大家理清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的思路,更好地把握发展的方向。
在今天的研讨会上,四位教师谈了自己的感受,发表了自己的观点。齐老师有关语文学科如何使用电子白板的思考和实践,毛老师注重在政治教学中突出电子白板多媒体功能和互动功能的探索,肖老师对信息环境下如何更好地理解化学课程和设计教学的发言,张老师利用电子白板落实物理建模促进课程生成的举措,都给了老师们很多的启迪。
在21实际的今天,物质、能量、信息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三个基本要求。信息技术的发展,不管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也不断地改变着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中,接受现在信息技术,并努力促进其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已经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如何尽快实践,如何促进整合工作快速进行的问题。
老师们在实践中创造出了很多有益的经验,有了不少心得体会,在年级组长的安排下,大家都已经形成了初步的总结文本。由于时间的关系,不能做到每一个教师都发言,我建议老师们在今天交流的基础上,进一步整理自己的案例体会,然后学校汇编成一本探索专辑,为老师们的实践留下脚印和痕迹。
明天,高二年级也将召开专题教学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