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研究教学目标 促进物理教学(之四)

(2006-11-12 09:37:36)
分类: 课程教学

       四、制定教学目标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教学目标的描述应具体、确切。

       通常情况下,课程标准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中,对教学目标规定的都比较笼统,如“理解功的概念”,“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等。这类目标教师和学生看了都不很明确,没有客观标准,个人的理解可能差别悬殊,因而对教学过程结果的测量与评定不能起具体指导作用。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教案上的教学目标不应只限于列出课程内容,有关的标题,或师生要进行的活动,它的重点应放在学生行为或能力的变化上。好的教学目标有三个要求:学生的行为;学生行为产生的条件;可以认可的行为标准。每一个目标的关键部分是在动词上,为了达到清晰的陈述和表达,应当避免诸如“知道”、“懂得”、“真正”、“感觉到”等一类措词,因当用这样的措词来传达所要追求的行为的确切性质就太模糊不清了。应当把一些比较主动和比较明确的动词,如“指出”、“解释”、“下定义”、“阐述”、“予示”、“总结”、“认出”和“评价”用在教学目标中,因为这些动词能成为一些定义下的很明确很严谨的目标的基础。例:

       “学生应能从波动图象中直接读出振幅和波长”

“学生应能从课本例题中总结出解决此类问题的基本思路”

“学生应能把一千字的一篇文章概括为五十至一百字”

2、减头绪、削枝强干

于漪老师说:“课堂教学设计,不能随心所欲,它必须符合客观实际,即学生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和教材的具体内容;同时,它又必须符合教学的科学规律,即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让学生确有所得。而这一切,又必须围绕一个中心,即驾驭课堂教学的主宰��目标。教学不能搞倾盆大雨,把头绪繁多的教学内容塞进一堂课内,弄的学生眼花缭乱,要切实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紧扣教学目标,减头绪、削枝强干,使得课眉目清楚,眉目清秀,学生看的清楚,容易理解,容易心领神会。”

青年教师在备课时最容易出现教学内容繁多,东一榔头西一棒的情况。查看一些参考资料,发现有些说法很好,补充到教案中去;翻了两本习题集,又发现几个习题很好,塞进了教案中;听了老教师的课,发现自己备课还有遗漏,又加了进去。最后造成内容繁多,为了完成教学,也不管学生有无反应了,只顾自己往下讲,就这样还常常拖堂。自己觉得很累,学生学得更累,教学效果也不好。

3、加强集体备课

研究制定教学目标,要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的作用,加强集体备课。教学的根本任务是教会学生,教研组、备课组的中心工作不是去研究教材的编写是否严密,认识怎样教逻辑性才强,才没有漏洞,而是要研究采取什么样的方法使学生理解教材上的知识,会用这些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教师讲一百句话,学生能记住的不超过二十句,并且每个学生记住的这二十句话还不一样。教师的本事应该叫学生记住这二十句中最重要的十五句。教师常抱怨说:这些知识考前都讲了,但学生就是做不出来。其实,从教师的角度看,是他没让学生将最重要的话、最重要的知识听进去。这些问题是应该通过集体备课来认真研究的。

集体备课不能仅仅停留在分分课时,统一教学进度,统一作业分量,统一测试内容等环节上。要从教学大纲、教材、学生三方面认真研究教学目标,钻透重点、难点、知识点、能力点、教育点。加强教法与学法的研究。切实改变传统教学中表现出的重“教”不重“学”的主观性;重“知”不重“思”浅层性和重“灌”不重“趣”的强制性。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突出“学”的研究。研究怎么从让学生“学会”转到培养学生“会学”上来,研究怎么从学生“学答”转到培养学生“学问”上来,研究怎么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到“我要学”上来。

教学目标的贯彻落实,要靠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唱主角,演重戏。让学生在探索中闪耀智慧的火花,在困境中寻觅光明的蹊径。而教师的作用只有一个,那就是削枝强干、画龙点睛、导之以思、授之以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