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课程教学 |
“学生应能从课本例题中总结出解决此类问题的基本思路”
“学生应能把一千字的一篇文章概括为五十至一百字”
2、减头绪、削枝强干
于漪老师说:“课堂教学设计,不能随心所欲,它必须符合客观实际,即学生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和教材的具体内容;同时,它又必须符合教学的科学规律,即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让学生确有所得。而这一切,又必须围绕一个中心,即驾驭课堂教学的主宰��目标。教学不能搞倾盆大雨,把头绪繁多的教学内容塞进一堂课内,弄的学生眼花缭乱,要切实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紧扣教学目标,减头绪、削枝强干,使得课眉目清楚,眉目清秀,学生看的清楚,容易理解,容易心领神会。”
青年教师在备课时最容易出现教学内容繁多,东一榔头西一棒的情况。查看一些参考资料,发现有些说法很好,补充到教案中去;翻了两本习题集,又发现几个习题很好,塞进了教案中;听了老教师的课,发现自己备课还有遗漏,又加了进去。最后造成内容繁多,为了完成教学,也不管学生有无反应了,只顾自己往下讲,就这样还常常拖堂。自己觉得很累,学生学得更累,教学效果也不好。
3、加强集体备课
研究制定教学目标,要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的作用,加强集体备课。教学的根本任务是教会学生,教研组、备课组的中心工作不是去研究教材的编写是否严密,认识怎样教逻辑性才强,才没有漏洞,而是要研究采取什么样的方法使学生理解教材上的知识,会用这些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教师讲一百句话,学生能记住的不超过二十句,并且每个学生记住的这二十句话还不一样。教师的本事应该叫学生记住这二十句中最重要的十五句。教师常抱怨说:这些知识考前都讲了,但学生就是做不出来。其实,从教师的角度看,是他没让学生将最重要的话、最重要的知识听进去。这些问题是应该通过集体备课来认真研究的。
集体备课不能仅仅停留在分分课时,统一教学进度,统一作业分量,统一测试内容等环节上。要从教学大纲、教材、学生三方面认真研究教学目标,钻透重点、难点、知识点、能力点、教育点。加强教法与学法的研究。切实改变传统教学中表现出的重“教”不重“学”的主观性;重“知”不重“思”浅层性和重“灌”不重“趣”的强制性。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突出“学”的研究。研究怎么从让学生“学会”转到培养学生“会学”上来,研究怎么从学生“学答”转到培养学生“学问”上来,研究怎么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到“我要学”上来。
教学目标的贯彻落实,要靠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唱主角,演重戏。让学生在探索中闪耀智慧的火花,在困境中寻觅光明的蹊径。而教师的作用只有一个,那就是削枝强干、画龙点睛、导之以思、授之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