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教育故事 |
今天推荐给大家的这个故事,是我现在的同事韩绍香老师写的,我看了之后很有感触。从一封来信中韩老师想到了自己曾经的数学课代表,从课代表在进入高等院校之后和她的交流中发现了自己以前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太关注的“学生情感问题”,从一个学生和自己的谈话想到了自己所教的其他97位学生……。韩老师用朴实的语言告诉我们:“我们对知识上教学关注较多,往往忽视了情感方面的问题。”“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不同点。也许在课间十分钟,不经意间的一个聊天,就会发现一个学生心中的结在哪里,可能不需要我们花太多的精力,就能帮他们解开,就会扭转一个人的乾坤”。因而,“想到自己教过的学生,总觉得有许多遗憾”。
于漪老师常说:“教师的工作是一件充满遗憾的工作”,“我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教学的过程,本身就是学生的成长和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步进行的过程,所以遗憾是难免的,关键是教师是否意识到了教学中存在着这样和那样的遗憾。意识到了这些遗憾的时候,往往就是教师专业水平上新台阶的时候。
突然而生的遗憾
“去年我差点自杀,整整一年,我的心情糟透了,对一切都提不起兴趣,医生说我有自闭症。后来嘉丽姑妈送给我一个特别厚的日记本,这个日记本带着枫叶的香气。不知为什么,我每次翻开它,就忍不住想写点什么。可以说,这个日记本帮我度过了一生中最灰暗的时光。我翻开看过去写的日记时,发现了这么一句话:‘我总是莫名其妙地担心会出什么事,这种担心使我心慌得要命,我真希望有一个人对我说,放心吧,什么事也不会有。’我终于意识到,我需要找一个愿意听我把心里话全都说出来的人。我发誓从明天开始,我要过一种新的生活,去交一些知心朋友。为了不让自己打退堂鼓,我要在这里向你发誓,我明天就去做。在下一封信里,我一定会告诉你,我已经有了很多朋友。”
看了这一封信后,我突然感到一丝遗憾。因为我想起了刚刚毕业的一位学生。
她是我的数学科代表,在高三这一年里表现很好:干劲特别足,天天学得很开心,几次考试之后成绩就到了班级前几名,尤其是数学学科,高考前的几次模拟考试总考第一名。那时我就是觉得她什么都好,表扬的机会多,最称职的科代表、从来不违犯校纪校规……
在今年的高考中,她以优异的成绩进了她最喜欢的学校和专业(浙江传媒大学—新闻主播系,全国传媒大学只有两所,一所在北京,一所在浙江)。然而,前两天她来学校看我们,我才获知她心理上的一个误区差点毁了她的前程,但我居然一无所知。她喜欢女老师,不喜欢男老师,所以一概男老师上的课她基本上都学不好。她高一、二的班主任是男老师,她的成绩并不好,甚至排到了全班倒数第三名。到了高三之后,班主任、数学老师都是女老师,但英语老师是男老师,所以她一直不喜欢英语。我为此还一味责备她。
记得去年有一次补课,她补完数学课就走了,英语课没上,我曾对她进行了一番教导,意思是本来英语就不是太好,不应该逃课。现在想想,如果那时我抓住机会与她简单的聊几句,知道她心里到底想的是什么,慢慢扭转她的这一种错误的认识,也许她的英语考分会更加高些(在改考中她的英语只考了87分)。但是现在已经来不及了,所有的都已既成事实。
进一步想,她只是我教的两个班98名学生中的一名,她现在主动地告诉了我她当初的一些幼稚想法,那其他97名学生呢?在这一年里我又关心过几名学生呢?在学习上我是帮助过五、六名同学,中午、下午给他们义务补课,但他们学不好的原因又在哪里呢?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不同点,也许在课间十分钟,不经意间的一个聊天,就会发现一个学生心中的结在哪里,可能不需要我们花太多的精力,就能帮他们解开,就会扭转一个人的乾坤,使他们心情舒畅、某一门课的成绩也突飞猛进,既使是在高三,我认为也可以做得到。作为学生,很少有机会主动去找老师讲自己的苦恼,毕竟在他们的眼里,老师是长辈,和自己有代沟。但如果是老师主动的话,就有一种亲切感,久而久之学生也就把心中的苦恼释放给你,没有包袱,学习也就轻松了。
我还想到:可能我们找那些学习有偏差的学生谈话的机会比较多,而且大多是治标不治本,强制要求他(她)要这样要那样,这些的教育效果其实并不好。老师也千万不要忘记,有些中间生甚至老师眼中的优秀学生也有自己的一些苦恼,只是表面上还不错,如果我们能帮他们解开心中的结,他(她)会更好。现代教育主张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培养他们的心理健康。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存在许多困惑,有学科知识上的,也有情感方面的。我们对知识上的教学关注较多,往往忽视了情感方面的问题。想到自己教过的学生,总觉得有许多遗憾。真的应该多花些时间和学生多沟通,倾听他们的心声,给与适当的指导。对过去的遗憾应该化为对未来的珍惜。我们要珍爱和学生交往的机会,把师生关系演绎得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