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猴子的故事想到的

(2006-09-23 13:22:40)
分类: 他山之石

这个周末终于有时间可以放松一下。到邮局给自己和爱人的父母寄去一些月饼聊表心意,在家里给几盆花草浇浇水、随变窝在一个地方看看书读读报,感觉很不错。

读报的时候,读到几则消息,一个说前些日子甘肃徽县发生了群体铅中毒事件,当地群众表现出了三个“不信任”,不信任省市两级派出的医疗专家,不信任当地政府,不信任甘肃省的记者。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徽县的铅污染问题多次被这些机构隐瞒,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度很低。另一则消息就是上周上海出现的“瘦肉精”中毒事件,一批批“检验合格”堂而皇之进入上海市场销售的猪肉,造成了众多区县人们的中毒。

早上去邮局邮寄月饼的时候,又看到90路公交车站起始站点的众多无证摊点,全天候地在那里给来往的行人提供早点和价格低廉的午餐。旁边就是一个企业的施工场地,还有M8线地铁的建设工地,在这样的环境里提供饭菜、品食饭菜,能否保证安全卫生?

    想起了这样一个关于猴子的故事:

  说是把五只猴子关在一个笼子里,上头有一串香蕉,实验人员装了一个自动装置。一旦侦测到有猴子要去拿香蕉,马上就会有水喷向笼子,而这五只猴子都会一身湿。

  首先有只猴子想去拿香蕉,当然,结果就是每只猴子都淋湿了。

  之后每只猴子在几次的尝试后,发现莫不如此。

  于是猴子们达成一个共识:不要去拿香蕉,以避免被水喷到。

  后来实验人员把其中的一只猴子释放,换进去一只新猴子A。这只猴子A看到香蕉,马上想要去拿,结果,被其他四只猴子海K了一顿。

  因为其他四只猴子认为猴子A会害得他们被水淋到,所以制止他去拿香蕉。A尝试了几次,虽被打得满头包,依然没有拿到香蕉。当然,这五只猴子就没有被水喷到。

  后来实验人员再把一只旧猴子释放,换上另外一只新猴子B。这猴子B看到香蕉,也是迫不及待要去拿。当然,一如刚才所发生的情形,其他四只猴子海K了B一顿。特别是,那只受K的A猴子打得特别用力,可能是深知拿香蕉要饱受皮肉之苦吧。

  B猴子试了几次总是被打得很惨,只好作罢。

  后来慢慢的一只一只的,所有的旧猴子都换成了新猴子了,大家都不敢去动那香蕉。

  但是他们都不知道为什么,只知道去动香蕉会被众猴群起而攻之。

据说这就是道德的起源。真实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故事之中蕴含着极其深刻的哲理。

  自从亚当与夏娃在伊甸园拿起一张荷叶遮住下身,人类就开始建立了有别于其他动物的独自的人类文明。其基本特征就是赋予人的道德观与义务感,并以此来表现人的高贵。但是,尽管人类的文明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达而不断改变,人类的道德底线却没有随之提升,而是一跌再跌。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知识经济时代网络化、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受到很大的冲击。一些人受金钱物质等的诱惑,把持不住自己的操守,迷失了做人的基本准则,亵渎诚信,泯灭良知,甚至逾越了守法—这条道德的最后底线,丧失理性,践踏法律。以饮食业为例,饮食卫生状况,直接关乎群众生命安危。但就有人敢拿它当儿戏。媒体上不是时常刊播市场上查获出甲醛发泡的海产品,掺有工业用油的毒大米、毒饼干,矿物油加工的毒瓜子,工业乙醇配制的毒酒吗?留意我们的身边,不是也出现过用避孕药喂养的黄鳝、洗衣粉洗过的桃子、用硫磺熏白的馒头吗?除此而外,在经济社会领域,像做假账、提供假证明、造冒牌货、坑蒙诈骗等事也并不少见。在政府部门,为了个人和所辖地区的利益,默认一些单位造假贩假,违背规律办事的现象屡禁不止,发生危害当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大事,也要想尽一切办法捂着堵着,设法隐瞒。

各行各业、各种职业都有各自的道德底线,比如干部不能搞腐败坏了党风政风,教师不能误人子弟坏了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崇高荣誉,会计不能作假账坏了账目应有的真实,医务人员不能乘人之危吃拿卡要毁了白衣天使的形象,普通公民路见不平不能视而不见、见死不救而没了人味,造食品的不能掺杂使假坑人害人而丧了良心……等等。这些道德底线的集合就是社会的最低基准线,突破了这个基准,会造成很大的社会问题。

  做人要有原则,要讲求职业道德,恪守法律法规,堂堂正正做人,明明白白做事。这其中,守法是一个公民的立身和处事之本,是公民都应具备的道德品质,也是道德的最后底线。一个不守法的人,必定是个不道德的人。当然我们不能仅满足于这个底线,而是要时时自觉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准,处处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慎独,慎微,慎行,不断升华自己的道德境界,这样做才是一个有道德情趣的人,一个表里如一的人,一个奋发向上的人,一个走向成熟的社会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