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旅途随记 |
8月8日
双8,应该是个好日子啊!我们吃了早饭之后,乘车前往竹江外事码头,从这里转坐游船,一边欣赏沿途的漓江风光,一边前往阳朔。
从桂林到阳朔需要四个小时的游程,要在漓江中行走60多公里。绿水、青山、翠竹、倒影构成了一个以漓江为绸带的绿色的世界,展现出以绿为魂、以水为魄的大自然生态美。漓江有五大特色,分别是:鱼排、鱼鹰、桂花鱼、水牛和凤尾竹。其中的凤尾竹原产于四川,是周恩来总理在这里视察时,认为漓江的两岸缺少了一种韵味,建议广种凤尾竹,没想到成为漓江一种重要的景观。一路走来,依照景色的不同大致可以将游程分为三个景区。第一景区:桂林至黄牛峡。漓江两岸奇峰林立,农村、田园错落分布,景观多样,是观赏远山近水与人文民风的佳处。第二景区:黄牛峡至水落村。两岸石山连绵不绝,奇峰巍峨耸立,是漓江风光的精华所在。第三景区,水落村至阳朔。两岸土岭青葱,翠竹、茂林、田野、山庄、渔村随处可见,到处呈现优美的的田园色彩。
一路走来,水曲峰奇、莲峰翠壁,让人目不暇接。虽然天气比较热,但还是有不少人拥挤在游船的甲板上,对着两岸的景色用相机“疯狂地轰炸”,难怪明代伟大的地理学家徐霞客认为与它相比,长江天险赤壁、彩矶“也失其壮丽矣”。
漓江最著名的山是画山,最美的景是黄布倒影。画山高416米,临江绝壁上主要因藻类等低等生物死亡钙化而成了颜色不同、深浅有别的山崖色彩带。正是这些生物颜料与岩石所含个类矿物质本色画出了姿态各异、名扬天下的画山九马以及“鲤鱼挂壁”、“绣山彩绘”等漓江天然崖画。蓝天白云下,山似玉笋瑶簪,峰像青髻罗黛,黄布滩附近的倒影凝就了“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的意境。
我们乘坐的“明珠9号”是一艘外事船,船上的空调不错,可以让我们在一阵狂拍激动之余来到清凉的船舱避暑乘凉。船上还免费提供矿泉水、茶水、啤酒和午饭,解除了我们的后顾之忧。中午吃饭的时候,我们点了一条漓江的石岩鲇鱼,肉质非常细腻,有入口即化的感觉。虽然50元钱一条有点贵,但大家感觉不错。也正因为感觉不错,错过了外面不少的好景色。下午1:30,我们到达了目的地阳朔。
到达阳朔的时候,正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候,我们在西街溜达了一圈,就集体逃到一个肯德鸡店去避暑,这一进去就是3个小时。就是在上海这么多年,我还从来没有在这样的店里呆过如此长的一段时间。每人消费了一大杯可乐、一杯冰淇淋还有一对鸡翅,吃的大家连晚饭都吃不下去了。
阳朔和它的西街,这个被国外最知名旅游杂志称为“月亮下的石头城”的小山村,却有着敢叫板“阳朔山水甲桂林”的牛气。西街位于阳朔县城的西南部,也就是碧莲峰的西麓,因其所处的方位而得名。西街的英文名称为“West Street”,外地人习惯地称她为“洋人街”。西街建筑的一层基本开作商店,二层则供主人自己用作住所。沿街店面让人目不暇接,商品琳琅满目,这里既有卖蜡染、刺绣、麻布、机织布、丝绸等的服装商店,同时又有卖文房四宝、古玩字画等的文化商店,但最让人钟情、沉迷与向往的却是那富于异国情调的咖啡馆。遗憾的是,我们去的时候正是白天最热的时分,据说到了晚上,这里的温馨而又热闹和迷人的。咖啡馆内外会坐满来自五湖四海的黄头发、蓝眼睛的中外游客,或聚到一块聊天,或浏览书刊、报纸,或欣赏往来穿梭于西街的人们……就是想象也是很美的啊!
说实话,在西街的肯德鸡店附近转悠逗留了几个小时,并没有让我们产生“阳朔山水甲桂林”的感悟。直到我们乘车前往月牙山景区吃晚饭,在途径我们才逐渐体会到阳朔山水的美丽。可惜也只有在汽车上的来回一瞥。远眺月牙山,从不同的角度看,月牙的形状变化明显,下了车我们才明白,那是这个巨大的镂空山洞的背后还有一座山头从不同的角度遮挡的结果。我们在月牙山脚下的一个农家木楼里用了晚餐,等待着今天的最后一个节目——张艺谋导演的大型实景歌舞表演——印象刘三姐。这是张艺谋在阳朔的漓江边上利用近2公里见方的江水为舞台,以12座相互毗邻的山峰为幕布精心构建的大型歌舞表演节目,全场演出70分钟,动用了当地606个群众演员,每天演出。演员的演技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但场景的宏大、构思的奇妙,还是让人拍手叫好,我真佩服张艺谋,他总是能让人在意料之外获得一种美的享受。
我们今天到阳朔,除了欣赏沿途的漓江风光外,主要就是观看晚上的这场演出。但为了等待这场20:10才开始的演出,我们浪费了时间实在太长!如果自己来这里,一定要重新设计一下行程和游玩的景点。等我们回到桂林,已经是深夜23:10了,还好,一路走来,把桂林的夜景看了一个够,弥补了昨晚的一些缺憾。尽管夜已经深了,但桂林的夜晚还是灯火辉煌,一幅热闹的景象。
明天还要赶早上的火车,就先到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