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我的心情 |
“伪球迷”,是孩子对我的“评价”。
这两天孩子每天晚上都要熬夜看球,我对他说,身体要紧,早上起来后看看新闻,一个进球也不会耽误的。他说,光看进球有什么意思?你这样哪能叫球迷啊,充其量只能是一个“伪球迷”。呵呵,我培养了他对足球的兴趣,最后却被称之为“伪球迷”。
一些熟识的人最近常问起,你的孩子看球吗?当他们知道一个即将进入高三的学生每天晚上都熬夜看球的时候,很是惊讶,其中还有责怪我为什么不管一管他的意思。
我是这样想的:
第一,世界杯四年一次,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电视里开始转播世界杯,家里还没有购买电视,几个人跑到一个同事的家里,一个夜晚接着一个夜晚的看。现在因为事情多,体力也不如当年了,但不能因为自己不看就不允许孩子看。孩子有这方面的爱好,还是班级里的足球、篮球主力,看看比赛对他提高技艺是有好处的。孩子的发展应该是全方位的,但首先要关注他的情趣和身体素质的发展。
第二,我的孩子平时自控能力还是可以的。世界杯开幕的那天夜里,我以为他会提出来看揭幕战,他没有提出来,按照平时的作息时间休息了,因为第二天他要上课。接下来的几天,因为调整休息时间,他一直没有看过比赛,只是每天回来把报纸拿过来研究个透。好不容易有这样一个假期,让他放肆一下,痛痛快快的看个够有什么不好呢?给了他这样的时间,他就会在后面的学习中抓紧时间,否则心里不痛快,球没有看好,学习也没了心思,那就不划算了。
第三,要尊重孩子的心理需求。孩子有并不过分的心理需求时,适时地让这种需求得到满足,有利于孩子的心里健康和家庭的和睦。家长应该换位思考,不要总是用成人的思考方式来要求孩子。其实当孩子自身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的时候,再给他提出一些要求,他答应的比其他时候更爽快。
今天晚上,我陪着儿子看了阿根廷和塞黑的比赛。我们全家都被这场激情四溢的比赛所吸引,也被孩子看球激动时手舞足蹈的神态所感染。我在阿根廷进了两个球的时候,进行了预测,说最终的结果是6:0。开始的时候大家都觉得不可能,等到比赛结束都说我“神”了。呵呵,我这个“伪球迷”也有值得自豪的地方啊,虽然是瞎猫碰上了一只死老鼠,嘻嘻。
另记:今天我的20位同事,圆满地完成了外出考察的行程,安全地回到家中,我可以放心了。回头我要问一下,外出的这些天,身在世界杯参与国的热土上,有没有也做过“伪球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