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中的思考(2)

分类: 奇妙天地 |
亲子阅读中的思考(2)
文/图:妙妈
当孩子的阅读量有了一定程度的积累以后,他不仅在阅读的过程中有了连接织网,还会将一些知识点连接起来,融合成自己的问题。
前几天,妙向我提出一个问题:如果给你一个国家,你怎么治理?
他为什么提出这个问题?通过与他的交流,我知道了这个问题是来源于几个方面,一个是论语中的子贡问政,孔子回答治理一个国家的三个要素:食、兵、信。还有一个是最近阅读的《杜立特医生》中的冒险经历,其中有医生在一个小岛上被土著人推选为国王的故事。再有一个就是——我推测的,正在读的世界历史中,讲述的各个文明古国的创建之初,给他提供了想象力。
那为什么之前他没有提出这个问题呢?论语几年前就读了。我觉的这是阅读量在一定存量上才会有的,就是说他提问时其实就有了自己的见解,从阅读中获得的,虽然还不系统,也很浅显,但是我从中看到了孩子阅读的轨迹,以及家长需要做的。
当时,我回答得不是十分理想。他像子贡一样的追问,去掉一个的话选什么?(子贡兄真是坏银,然鹅我还不是孔子)原文我记得不是很清楚了,我竟然说“食”是最重要的(鄙视自己一下,吃货!)
事后,我翻了一下原文,其实在师生的语境中,是在一个已经形成规模的国家基础上,就是温饱问题已经解决的情况下。食和信,实质就是精神和物质的问题,这是一个可以深入交流的话题。“兵”是一个最早牺牲掉的选项,他后来问到如果医生遇到海盗怎么办,就对这个问题的疑问,书中是动物们帮助医生打败了海盗,也就是说本来需要武力解决的问题,也可以通过别的方式。
就这个问题,还可以引申出人如何治理自身的问题。“食”表示一个人必须有安身立命的基础,首先要保证自己能养活自己;“兵”表示有自我保护的能力,包括有健康的躯体,起码的辨是非的能力;“信”表示与别人和社会相处的正确方式,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从阅读中萃取自己需要的养分,形成自己的见解,这将是孩子阅读的一个新台阶。
虽然交流的契机已经过去了,但是他的问题倒逼着我进行思考,让我厘清了自己的思路。而且一个阅读中的孩子,他将会不断的提出越来越深入的问题,他需要智慧的指引,有效的点拨,就像在作文交流中,老师给予的点拨。
可以看到,家长必须有一缸水,才能给他一瓢饮,随着孩子探索的脚步加快,你如果不学习,不提升,连孩子的脚步都追不上,试问,你拿什么来爱他?真的只有金钱和食物吗?那与养犬马又有何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