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亲子阅读中的思考(1)

(2017-06-07 15:29:46)
分类: 奇妙天地

亲子阅读中的思考(1)

亲子阅读中的思考(1

文:妙妈

 

当孩子进入小学中高年级后,阅读的量和读物的范畴都要需要大大的扩容,也就是我们成人阅读群中的多线程阅读。那么多线程阅读中,最明显的好处就是,联接点多,以书解书,增加理解力,拓宽思维的广度,利于编织一张密实的知识结构的大网。

有一次,妙妙回来跟我说,某同学有一本《巧克力工厂》的书,然后他问同学是否知道罗尔德达尔,对方表示不知道,然后他又问,是否知道不列颠之战,对方还是不知道。不列颠之战是我有一次给他读到《丝绸之路》中的一段,达尔参加了这次战役,《巧克力工厂》→达尔→不列颠之战→二战,随着阅读的深入,这条线还将串起更多的东西,比如作家的经历对他创作的影响等等,而不至于在某个开端的点就断线了。

最近读《骑鹅旅行记》,说到“教区”这个词,我们就提到欧洲查理曼大帝,是他创立了这种国家管理制度。历史知识不需要死记硬背,在阅读的过程中多次激活,也就理解了,想忘也忘不了。

而且我觉得,孩子的这个阶段是有时效性的,就是说一旦过了这个时期,他就没有兴趣再去探索了。拥有的点越多,越愿意连接,就越愿意阅读,阅读中他会为找到一个连接而兴奋,这是一个正向反馈的过程,如果迟迟不能在阅读中得到更深一级的理解,随着年龄的增加,学业时间的挤压,阅读的兴趣慢慢得就淡了,或者阅读的范畴就变窄了。

比如最近的台湾美女作家林奕含的事件,她之所以陷于思维的怪圈,其中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开她选择阅读的书,其实范畴是很窄的。她在书中获得的是自己早以形成的见解,结果越读越钻牛角尖,最终深陷其中。

随着思维的广度增长,知识点增多,这时候就需要一定的质变,考验家长的时候到了,如何让他在相似的连接点中,提取自己的思想?创造自己的见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