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连接到整体

从连接到整体
图/文:妙妈
我们常常觉得一本书读不下去,是因为书中所涉及的内容,与自己的人生经验、或者兴趣爱好相隔很远。比如对一般人来说,本国作家比外国作家更受欢迎,因为一长串一长串的人名地名,是我们不熟悉的,外国的习俗文化背景也是造成障碍的因素。还比如在读书群中,《人民的名义》较之《三体》就读得更快,一个是反应现实生活,一个是未在的超前思维,原因就不言而喻了吧。还比如对于女人来说,男人们更喜欢军事题材。
实际上,因为读到的东西没有与自己建立连接,或者连接很少,常常造成我们理解不足。一个个孤立的信息犹如荒村野岭,散落在我们认知的荒野里,只有修建一条条通衢大道,连接闭塞,互通有无,让思考的活源自由地流淌,滋润出繁荣和昌盛的认知世界。
由此也可看出,连接的程度,又决定了理解的程度,是羊肠小道,还是高速公路,决定了点到点的速度,体现出来就是思维的敏捷和理解的深度。所以说,与一本书仅仅有共鸣是不够的,那只是简单的连接,高级的连接不是物理上的,而是产生了化学反应,生成新的作用于现实的东西。
《失控》读到第五章,有一个感觉越来越强烈,就是整体观念,无论是开篇提出人造的与天生合二为一,还是人无“我”,群峰无“我”,
读一本书,就将书中读到的与自己所有的经验,看做一个整体;学一门学科,就将所有的学科知识连成一片;理解一个知识点,就让它活起来,把它想象成一幅画,一段乐曲,一种感觉;看待一个人,没有“人设”;解决一个问题,不局限于一种方法。不设标准,不造纪录,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知行永远合一。
当你听一章巴赫的音乐,浮现了一栋古典恢弘的建筑,当你看到一栋佩拉宫饭店的建筑,重温的是一个帝国陷落的一段历史,而当你读到一段一战的历史,又感到了一股思潮的涌动,和一场行为艺术的表演,当你把艺术的巧妙和多样化,应用在育儿中,你就获得了一个整体的视角,认知的世界将得以越来越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