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玩一场打卡的游戏
| 分类: 幽室微烛 |
来玩一场打卡的游戏
文/图:妙妈
每晚,当时钟快指向十点,QQ图标开始闪烁不停,“滴滴”的提示音此起彼伏。此时,我们读书群的打卡游戏接近高潮,随后,群管们将吹响集结号,开始“收队”,愉快的一天好像也差不多要结束了。
游戏的规则就一句话,每天下午2点到晚10点之间打卡,标明进度,连续三天未打卡者,踢无赦,就是这样简单粗暴!
如果把我们目前的学习,和围绕着学习的一系列活动,看做一个分布式结构体系的话,那么各个读书群的打卡,就是其中一个个简单的层级。根据《失控》中对分布式控制的方法:第一条,先做简单的事;第二条,学会准确无误地做简单的事。
学习需要大量的输入,海量阅读必不可少,如何保证阅读的持续进行?先做简单的事——通过这个简单的打卡游戏,完成每天的阅读量,然后学会准确无误地完成它。
什么叫准确无误?就是遵守游戏规则,保证自己一直参与,一旦game over ,基本上表示你可能不会再读这本书,也就是这个层级已经掉链子了。
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安排每天的书目,读的进度和时间,不必硬性规定。比如看到《丝绸之路》关于二战中纳粹的部分,可以看看《世界的凛冬》相关内容。还可以把《三体》和《失控》结合起来看,《三体》中魏成关于三体的物理原理的算法,和《失控》中的生物逻辑,还有分布式系统的原理是想通的,帮助补补脑洞。
我用过几个“风险控制”的方法,一是尽量每本书隔天打一次卡,不要拖到第三天,如果第三天有事或者忘记打卡,就没有一点缓冲的余地了。二是如果快到打卡的时间,却没有读书,先做个计划,把计划作为完成的进度打上去,然后再完成,不过“挂单”需谨慎,“跑单”的后果很严重,一定一定要马上把计划完成,而且只可偶尔用之。第三个是如果需要外去几天,可以调整一下书目,提前将不方便携带的纸质书多看一点,平摊在每天的打卡进度中。
既然把打卡看做一场游戏,那就请用游戏的心态看待,不要患得患失,踢出去又如何?挂单又如何?没读完又如何?重要的是参与进去,才有可能和一本书发生缘分,无所谓海誓山盟,也没有清规戒律,就让我们就来玩一场打卡的游戏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