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柏扬、金庸及整合营销传播

(2007-06-03 20:18:05)
标签:

幽默

文学

传媒

广告

传闻

营销

感悟随笔

谈天说地

分类: 生活·校园内外
     2007年6月2日。这天下午在讲过我的专业之后我讲了一个故事。
    10多天前刚在英国剑桥大学取得硕士学位的金庸到台湾,这位名满天下的83岁的老人,去拜访另一位88岁的老人,同样在华人世界声名远播的柏扬。金庸因为武侠小说而登峰造极,柏扬则因为揭示“丑陋的中国人”而奇峰突起。83岁的老人向88岁的老人谈到自己刚刚通过的硕士答辩,并告知接下来还要继续拿博士学位。话说到此,88岁的柏扬拉着83岁金庸的手,语重心长的告诫眼前这位小老弟:好好读书,学位还是要的。
    恍惚间,我依稀看见了当年金庸坐在系会议室时候的神情。平和坦然不乏诙谐的笑容,散发出一种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睿智,我知道这是真正智者的风范。时过境迁我一直记得老人那和婉而毫无起伏的细声,似乎有人觉得听他讲话远不如看他的武侠过瘾,但我却觉得这种平和是只有人生臻于至极时才可以到达的一种境界。看金庸不假思索地在书上题写文字,那种思维的敏感于事于人的贴切,你会领略什么叫才思敏捷,你会恍然大悟真正的大家是如何游刃有余。这会儿想不出一个合适的词来表达,牛刀杀鸡?治大国如烹小鲜?感觉都难以尽意,可惜当年与金庸拍的那张照片找不到了。人生就是这样,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即便80多岁了仍旧读书不懈。难怪柏扬老人会这样勉励他的小老弟,不知道这位88岁的老人是不是想起了自己当年无奈假造文凭的困厄。
    读书是一种乐趣。于是就说到了整合营销传播,说起读了舒尔茨的书依然留有困惑,于是便自己为整合营销传播进行理论梳理。这时对面复旦的程士安教授一句话,很是让人有一种顿悟,她说舒尔茨只是高举旗帜振臂一呼,殊不知很多事情是天下人帮助他去完善、发展和充实。回来思想一番,这实在是一种真知灼见。一种理论的发展总是由最初的草创走向不断的完善,舒尔茨洞察先机提出整合营销传播概念,但是却在理论发展上预留了巨大的空间,正因为这样后来的研究者才可能有所延展、有所充实,借用王国维的话说就是“堂庑始大,感慨遂深”。联想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激发,许多理论原本只是最初感触碰撞的火花,这种星星之火一旦顺风借势,便有了熊熊燎原的可能。于是不同的学者由于自己的研究和体会,又有了新的理解,在理解中开始了补充开始了阐释,当然也开始了理论的完善。我突然想到了晚清常州派谭献的名言“作者未必然,读者何必不然。”我们讲开放包容的整合营销传播体系,莫非也有此中踪影?
    人生如此,读书如此,理论也应如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