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已经快过去一个月,这一个月都在忙碌着。前天自己开车去宁波,昨天忙活了一整天傍晚又开回来,感觉有些疲劳,所以昨晚睡眠很好,一醒来已经快8点了。这些年已经很少有这样的情景了,一觉可以睡8个小时。传媒工程硕士招生考试工作基本结束了,昨天面试大家表现都很好,软件学院的领导也很开心,大概他们以前大多面试的是工科学生吧,没有想到搞传媒的很是能说会道,何况这些人大多数来自实践第一线,素质当然没的说。今天其他成绩也出来了,总的还不错,外语是一道坎,估计有不少种子选手要栽在外语上面。说实话真希望大家都能进来,我对软件学院干院长开玩笑说:“你看这些考生多优秀,而且还有这么多美女,你们以前招工科的哪有什么美女呀,也给学院增加光彩。”哈哈,不过这只是美好愿望,有很多硬杠子,最后把关的是研究生院。
现在开始回归自在的暑假生活。说是自在其实也不是不做事情,只不过是可以随着自己的性子做事,自由度很大而已。按照计划暑假主要是书稿修订,因为有些图片什么的需要研究生协助完成,估计最终完稿应该是在9月份吧。刚才收到《广告策划创意》第二版的封面,感觉比第一版要好许多。一本书5、6年了早就应该修订了,8月中旬前大概和北京的《整合营销传播理论与实务》同时出来吧。这两天很有点自我满足的感觉,一方面是传媒硕士招生基本完成了,快乐的忙碌之后终于可以回归自己喜欢的读书写作生活状态了。自己写作确实好,自在自由,想写就写,想玩就玩,也许这就是我最适合的生存状态。另一方面是新书要出版,而且还不断收到一些其他高校采用我著作的邮件。这些都很让人开心。
呵呵,一向以来这么说,似乎给人感觉是在标榜自我且故作超脱,其实谁也无法真正的超脱,只可能是超脱的程度而已。这就像恩格斯讲过的那样:人来源于动物,这点决定了人永远不可能摆脱兽性,所以问题永远只是摆脱的大小而已。我在《整合营销传播:观念与方法》一书的后记中提到:“人不可能完全摆脱名利诱惑,不过当研究和写作成为一种生命的寄托时,也许正是超越功利学术追求的开始。”虽然说专业写作也是名利所系,但是在这种状态中,却能够感觉到些许的超越。十多年前上课时跟学生讲到:人生在世所有追求无外乎三个字:名利情。这是跟纪昀学的,据说有一次乾隆和纪昀站在城楼上,看到前门外面人来人往熙熙攘攘,便问纪昀众人何求?对曰:世人攘攘,皆为名利二字。当时很佩服纪晓岚的高明,寥寥二字竟然涵盖人世众生。再后来又在想,其实人生所求也不只在于名利,还有一个“情”字,于是乎就自己加了个字变成“名利情”,也算是一种创新哟。当然情也有多种,诸如飘然淡泊隐逸之情,陌上桑中儿女之情,慨然一诺壮志豪情,等等。这情确实断断少不了的。只不过人生在世不同时期“名利情”三字排列次序不同而已。记得几年前向一个年轻毕业生兜售这套理论时,彼谓之“名利情”中“利最重要”。那意思是说先必须有钱,有了钱也就会带来名,有了钱也会更加有情。想一想也有一些道理。不过,到的如今这个份上,让我来排列肯定以为当头一个便是“情”。
前些天给传媒高管班上课时候,讲到人的欲望是无穷的,下面听课的一个同学便问:“卫老师现在的欲望是什么?”问话的是杨芳菲,说起来也是一个很不一般的女性,如今在一个房地产公司当老总。不加思索便回答:“到了这个年龄,最大的愿望便是快乐充实。所以不论做甚么基本的出发点也是快乐充实。这就像你会到南极,别人也许不理解,但是你从中得到了快乐充实一样。”当然,很多时候这快乐充实也是和名利之情纠缠在一起的,比如这几天常常会收到一些来自其他大学的邮件,几乎都是近几年复旦、南大等大学管理学院商学院毕业博士写的,说在用我的整合营销传播书做教材,每每为此感到欣喜,写书的有人在用你的书似乎有一些自我实现的味道,更何况大学里用书做教材意味着一种稳定的销售,当然也有利于版税。呵呵,名利情兼而有之,大概这也是把马斯洛的希望层级从下层到最顶层都含于其中吧?人哪也是难以免俗,还是摆脱不了,关键是摆脱多少,真正摆脱了那就是彻底的臻于化境。到不了那个层次,也就不梦想那个层次,要不又会不快乐了。还是在自己认定的模式中寻求自己的快乐充实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