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好像是苏东坡说的?姑且借来一用。最近一段时间很是觉得忙活,书也很少看了,文章也不写了,加上牙疼,好像是刚进入一种新状态正处在一个无序期。每天几乎都要去学校,今天上午决定不去了。昨夜雨过,天气凉爽了许多,早晨看看电视,悠闲的呆在家里,等会儿陪儿子去书店。这不,想起那句话:聊得浮生半日闲。
下午4点新闻系要开会,然后聚餐。这大概是新闻系历史上的最后一次会吧,它的使命完成了,今后就在一个新的学院里面。但估计开会也没有什么内容,5点钟约了牙医,最多只能开半个小时会,聚餐是不能参加了。说来这不参加聚餐倒也符合这个时期的健身计划。
最近遵守医嘱,一方面调整食谱以素餐为主,一方面加强锻炼增加运动量。今天也许会去游泳,或者明天早上,有说这样太频繁了,不知道是不是,但感觉游泳之后神清气爽,似乎有那么一点锻炼效果。坚持下来必有好处,但是就怕自己没有这种恒心。想起毕业时候老校长陈立教授的题词:计划要有理想,贯彻尤贵坚持。坚持最难。
这几天读哈佛商学院推荐的那本畅销管理著作《蓝海战略》,快读完了,感觉说得颇有道理。这本书作者写得不那么艰涩,很平实浅近,译笔也不错。其实蓝海所倡导的很多事情我们在现实中都在执行,只是没有那么理论化规范化。提出整合营销传播首先是一种观念,似乎也是一种蓝海战略;招收传媒方向工程硕士大概也可以算吧。读着读着又一次感受到自己的那个特点,看书喜欢领略精神要领,疏于研讨操作细节。真如陶渊明说得那样:好读书,不求甚解。我自己也常常自嘲:贵在领悟。真不知道这是优点还是缺点,至少二者并存吧。读到最后突然感觉这本书的写法值得借鉴。
老外写作常有这样的,提出一种理念,然后依循步骤展开章节。虽然我们也常常如此,就像广告策划著作采用的格式,但是终不如老外那么简洁。有时候感觉自己书中过于知识概念的综合和演绎,好像不如此不足以显得学术似的。不知道这是不是一个误区?如果返朴归真更加直接了当点,会不会更好些?当然大部分老外的书写的也不好,未必胜过国人。关于整合传播计划里还想写一部书,可能就要采取这种方式了。舒尔茨新出版的《整合营销传播:5个计划步骤》也是采取这种方式写的,但是似乎并没有那种让人惊喜的感觉,很多问题仍旧没有解决。我需要用自己的思路,全新写一个,应该是第4本整合书,放在明年。写完这个以后,大概关于整合的基础研究就基本告一段落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