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题目显然受到美国名剧《猜一猜,谁来吃晚餐》的影响。好在文章中要讲的两个主角都是如今专业领域的成名人物,虽然如鲁迅所说“老谱不断的被袭用”,但终归写的是一些新鲜话题,旧瓶新酒也别有滋味。
事情缘起于中午去海鲜城吃饭,一同吃饭的有本学院的邵教授和吴教授。这邵、吴二位教授,外人可能有所不知,但在我所从事的传播学研究领域,也都是响当当的人物。饭桌上看着两位教授“过招”,你来我往互有消长,却也其乐无穷。
且说这几天大家本来就有点云破月来柳暗花明的感觉,而邵教授双休没有见面更有驾证考试顺利通过之乐,所以今天一早便有喜气露于眉梢之象。吃饭间邵教授回顾起前日考驾之事,开心处不觉颇有自得:“每个动作都是一把通过的。”也难怪他要这么开心,你想现在杭州考驾证容易吗?更何况前天考试正值春雨潇潇,又有夜间行驶,想当初驾校师傅说邵教授领悟不错,就是动作不协调,今日能有此收获当然殊属不易。而恰恰是这“不易”二字引起一段悖论,两位教授“过招”也就由此开始。
就在大家举杯祝贺之际,吴教授率先“发难”使出一招:“考试通过要请吃饭!”理由似乎比较简单,驾照考试实属不易,请客吃饭也在情理之中。
不成想那邵教授顺手拆了一招,竟又把这掌档了回去:“你考试通过在先应该先请吃饭。”话也说得有理。既然考试通过要请吃饭,那请吃饭的应该先是早几个月通过的吴教授。何况这二人学驾驶同一个师傅,出门虽略有先后但终于属于“黄埔同期”。
这邵教授毕竟老辣,虽说吴教授出招在先但他这一个曲臂推拿,不但轻松化解眼前危机,而且把掌风引向对方。吴教授看对方使出这一招,也不含糊,便用金刚外功又搏将过来:“你如此顺利通过,当然要请客!”
“你两次方才通过,更加要请客!”
双方你一个少林长拳,我一记太极绵掌,一时间却也难分胜负,倒是我在一旁看热闹乐了。
却说两位教授学驾驶起于去年年初。邵教授先入学,又介绍了吴教授也去学。想那吴教授年轻一些自然更显意气风发,据说没多久便受师傅之托指点起同门各位,俨然以师傅助理自居。倒是这邵教授总是缺课,害得师傅老向吴教授打听其去向。那段时间我和二位教授正一起忙于学科发展事务,闲暇之际每每以此取乐。不免要说邵教授师兄变师弟,吴教授成了“助理师傅”,邵教授更有辈分沦落之危。每当此时邵教授总是默默微笑,不作回应。吴教授也就一路高歌,直到去年秋季场考路考。但有时候太顺利也不是什么好事情,因为人在顺利时候思想往往比较松懈。却说这一帆风顺的吴教授竟然在场考时失手,那天考完我等正欲祝贺却见他满脸悻悻然,一看便知是受到挫折。好在没多久场地补考通过,驾照也就顺利到手。倒是这邵教授,看着吴教授已然正式驾照,心下发誓再也不能耽搁,于是春节过后便专心投入。光阴荏苒,这不他也考出来了。虽然两人互有先后,但是请客之说各有理由,一时间却也胜负难判。
之所以说这是一个悖论,原因在于以“来之不易”论,虽说邵教授考出在后来之不易,但吴教授连考两次也是来之不易;以“考得顺利”论,吴教授晚入先出当然顺利,但邵教授一把通过也是顺利。这倒令我想起一个著名的传播学概念,叫“议程设置”。邵、吴二教授的悖论原本就没有什么标准答案,按照议程设置的法则,一个前置议程的假设,似乎对影响结果具有一定的相关意义。虽然都是在讨论驾驶考试,但是因为没有进行议程设置,旁观者缺少假定性前提,结果只能是一个悖论。所以,还请大家猜一猜,究竟那位教授请吃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