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就这样做了姥爷

(2008-02-28 15:44:39)
标签:

社会

人生

情感

经历

实录

分类: 人生感悟
我就这样做了姥爷 
 

当姥爷可跟当老爷子的感觉不一样。

女儿要生产了,全家人一阵忙碌。各项物质准备没有问题,相关“生产资料”在预产期前已配备得有条有理,难的是决定“生产方式”,就跟打仗一样,究竟是强攻还是佯攻?会直接影响到部队的战斗力和今后战局的发展。女儿坚持要自己生,早已做好了迎接各种考验的心理准备,即为了孩子成长,也想找一下做妈妈的全程体验。女儿的爷爷奶奶已九十上下高龄,早就盼着孩子出生,希望能尽早了却四世同堂的美好愿望。但在此前的检查中发现,一些情况正朝着不利于自主生产的方向发展。妊娠进入38周后,女儿腹中的生命已经成熟,开始蠢蠢欲动,医院建议作剖宫产,但并不排除自己生产的可能。这可难坏了我们这些当事人,就跟不会挑瓜的人站在瓜摊儿前拍拍这个敲敲那个,不知如何是好。于是咨询专家,都是原则的解答,谁也没办法对未来的发展给出明确的预期,想想也对,这大主意还得自己拿。

好在女儿是做PM(项目主管)的,思维敏捷,条理清楚。先征求意见,然后设想各种可能情况,比较方案优劣,最终决定剖宫,这与我的想法不谋而合。既已决定便不再迟疑,于是星期日下午住院,星期一上午就安排了手术。

手术当天,当娘的、做丈夫的都在助阵,亲家父母也都早早赶到,我则赶了 16公里的路到公司上班。手里头干着公司的活儿,心里头想着女儿的事,不时打个手机问问情况。1108女婿来了电话,说女儿已经进了手术室, 1120我赶快处理完公事,就急着往医院赶。其实,再过10分钟公司的食堂就开饭了,但在这节骨眼儿上我哪敢耽搁,就怕路上有什么情况,赶不上女儿从手术室出来。当时我就一个想法,女儿进手术室时没看到我,出来时我一定要在。至于那个未见面的小四辈儿,还真没想得太多。

现在想想我这是做姥爷了,想当年当父亲的时候也没赶上老婆生产。那时我在甘肃支边,到处讲阶级斗争,批资产阶级人性论,人们大都炼就了铁石心肠,人的社会没有了人性的管理,那会是什么样子?一想便知。虽说生女儿的时候已经粉碎了“四人帮”,但各处余毒尚未肃清。老婆回家待产,我却没办法请假,两人相隔4800里路,一没电话,二没手机,就是写信也得一个星期。就这样老婆生产的整个过程都是岳母和姨妹们帮忙,岳父专门负责外事采买。没想到天有不测风云,月子中岳父突然心脏病发作住进了医院,两线作战的娘儿几个顿感兵力不足,紧急向我求援。直到这时单位才勉强准假,待我赶到家乡时女儿已快满月了。进门见到她们母女的第一眼真是五味杂陈,不知是兴奋、愧疚还是怨恨,断然没有现在年轻人做爸爸时的那种感觉。

如今回忆起来,还对她们母女感到歉疚。但当下女儿生产迫在眉睫,待我急急赶到医院时已是1217分,奔进病房没有见到人,急转身回到走廊就见老伴和亲家母远远走来,这才知道手术室在11楼,于是赶忙奔向11楼,在楼梯间就被截住了,在这里见到了女婿和亲家爹。原来11楼的门厅及电梯间都不准进入,女婿指了指不远处一排玻璃窗,告诉我新生儿会由护士抱着从这儿经过,可以提前看上一眼。

还没待我气息平稳,就见那玻璃窗中有护士抱着小孩过来,我们赶忙挤过去,没想到那护士满有人情味儿,竟然在门口停了下来,还招呼我们进去。先是验明了我们的身份,就把襁褓掀开,嘿!瞬时看到了那个久盼的小四辈儿。那时的心情真没法儿形容,就好像一道电光滑过了天空,明亮;也好像一块石头落了地,轻松;更好像摸着石头过河,还有太多的探求。

爷仨就这样看了10余秒,我突然想起还没有问婴儿的性别,便迫不及待地发问。那护士起先没有回答,直到我追问第二遍时,才利落地说:“男孩!”

大家自是喜悦,我忙问:“多重呀?”

护士回答:“3300克!”

几个人一时发蒙,在脑子中急速换算着中国传统的衡制。

我虽然跟着算了会儿,其实脑子里一片空白,思维有些中断。

护士看这几个人七嘴八舌的说不清,就放大了音量说:“就是六斤六两嘛!”

我含糊地听了个大概,忽然想起要给这个小四辈儿拍几张人生第一照,于是就赶忙从外衣口袋里掏相机,女婿也赶紧做着同样的事。那个护士很宽容,不紧不慢地说:“照吧照吧,别急!”

在喳喳的快门过后,终于留下了小四辈儿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第一组照片。那时的他刚刚离开母亲的温床才4分多钟,双眼紧闭着,头发湿漉漉的,耳朵紧贴着头侧,脸上还带着母体的血迹,一个小手指不知怎么伸出了襁褓,指着自己的脑袋,好像在说:“知道我是谁吗?”

这时爷仨想起了大人,忙问:“大人怎么样呀?”

护士回答:“很顺利”。

“没什么事吧?”

“现在看没事!”护士咬文嚼字的说。听了回答,大家一块石头落了地。

于是爷仨又问:“孩子怎么样?哭了吗?”

护士回答:“哭了,挺好。”

“也没什么事吧?”

“现在看没事!”护士的回答就像外交辞令,严丝合缝,

反正是“现在没事”。大家也不计较,只要大人孩子没事就好。爷仨连声说“谢谢!谢谢!”

那个护士很通情理,竟然破例让我们跟她一同乘电梯下楼。那个小四辈儿要到4楼的婴儿室去洗澡,和他妈妈的病房在同一层。

电梯到达后,我却得寸进尺,要求那个护士再等一等,因为老伴和亲家母还没有见到孩子,护士欣然允诺,这让我们大喜过望。因为按照规定,孩子与家属见面要在婴儿洗完之后,我曾经见到有的护士把孩子抱来时只让家属看了几秒钟就扬长而去。

老伴和亲家母得到消息急忙跑过来,步履仓皇,见到这个小四辈儿自是喜不胜收。亲家母更是喜极而泣,以泪洗面。一方面深感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的不易,另方面也确为生了个小子而高兴。我知道亲家母一向喜欢男孩,这会儿如愿以偿,喜悦之情可想而知。

剩下的事就是等孩子的妈妈从手术室出来了,大家在电梯口耐心地等待。大约过了半个多小时,女儿终于从电梯中出来,她平躺着,两个护士推着她,胳膊上打着吊针,面色有些灰白,一脸的疲惫。我跟了过去,终于见到女儿微微睁开了眼睛,我赶忙挥了挥手,脸上挂着微笑,想给她一些鼓励和安慰。但女儿随即又闭上了眼睛,脸色平静,也稍带着痛苦。我曾听说,在产后医生要给孕妇打一针睡眠的药,让孕妇休息恢复6个小时,不知此时是不是药力发挥了作用?

直到将女儿平稳地放到病床上时,我的心才算安稳下来。看到搬弄女儿时滴在被褥和地上的血迹,我的心在一阵阵发疼,鼻子竟也发了酸,想到女儿为这个孩子做出的牺牲,真想大喊一声:“太不容易啊!”

为了稳定一下情绪,我赶忙跑出去找墩布拖地,回来时看见老伴正在用面巾纸擦着地上的血,我想这血我们是不愿意看到的,看到它总有一种血脉相通、骨肉相连的感觉,就好像自己在流血。

女儿这边刚安顿停当,那边广播里就通知家属们和刚洗完澡的小四辈儿见面。我们赶忙跑了出去,老伴却放弃了这个机会,一心监护在女儿的身边。

小四辈儿洗后干净了许多,,但仍旧紧闭着双眼,脸上的表情不断有着变化。于是,相机的快门声又咔嚓的响个不停……

此时,离孩子出世只有短短的45分钟。

我就这样做了姥爷。

要问有什么感觉,只是瞬间的喜悦,但更多的是焦虑和不安。我想随着女儿一天天复原和小四辈的成长,快乐一定会多起来。

现在,我们真的能够四世同堂了!真的过上了“上有老,下有小的小”的日子,这是一种难得的幸福和美满。同事来电话和我打趣:“祝你忙着并快乐着!”

          (题图照片为“小四辈儿”出生4分钟照片,由博主拍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