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城秋意

标签:
文化 |
分类: 行旅 |

稻城秋意
张明辉
想去稻城已是几年前的事了,可惜因事耽搁了,今年,又勾起了我的欲望。最近开通的从杭州到稻城的航线,可以省却了旅途中的鞍马劳顿。
稻城亚丁机场位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县北部桑堆乡海子山,海拨4411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民用机场。我唯一担心的是高原反应,还好,一下飞机,我并未感觉到有任何不适。杭城二十多度,而到了稻城县,则要穿上羽绒服御寒,仿佛这里提前进入了冬季。这一路上,稻城的秋色却没有欺骗我们,据说当年文成公主进藏时携带的青杨林的种子在此落地生根,如今层林尽染,蔚为壮观。
山河的指向暗藏玄机
从海子山的峡谷到稻城
白色的溪流奔涌
不息,如大地的腹语
白云高高在上,从山崖
溢出,如神灵赶路
又好似一匹烈马
驰骋在祖先的故乡
——《在稻城》
这是稻城给我的初印象,它的气质里有着高原独特的雄浑、壮阔,山川峡谷险峻,天空明净通透,有着某种天然的神性。
汽车沿着216省道行驶,稻城河如奔驰的烈马一路逶迤。四方型的藏式建筑散落在公路两侧,黑色的屋顶寓示着庄重,藏民家中一般会供奉着小型的经堂,他们在出生伊始便信奉藏传佛教,仿佛与生俱来的胎记。我们在桑堆乡吉乙村稍作停留。天际灰蒙,远处的群山起伏,染上秋黄的白杨林像一条有力的臂膀,将一片红彤彤的红草地搂在怀中。我惊叹于它的艳丽和火一般的特质,仿佛上天在调色板上任性涂抹,又好似激情的火焰。也只是在十月,这片红草地才得以绽放,而后枯黄,归于尘土。
我们在香格里拉小镇逗留一晚,第二天清晨,启程前往稻城亚丁景区。依然是雨雾蒙蒙,云雾缭绕,四周的群山如蒙上轻薄的面纱。再坐一个多小时的景区大巴到扎灌崩,然后步行半公里到冲古寺。山林寂静,流水激荡,冲古寺金色的屋顶隐身在葱郁的松树间,在雾气的蒸腾中若隐若现。若有一道天光能够拨开云雾,这世间会否少一些阴霾,多一些灿烂呢?1928年,美国探险家约瑟夫•洛克先生来到此地,曾在冲古寺借宿,当他推开寺庙的窗户,目光沿着远方的峡谷延伸处眺望,便看见了静谧详和的亚丁村,这便是后来在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里所描写的蓝月山谷。
也许,香格里拉只不过是个杜撰的一个地名,但它的确被誉为“水蓝色星球上的最后一方净土”。而我,身处此地,流连于雪峰、冰川、溪流、瀑布、草甸之间。远处的仙乃日、央迈勇、夏诺多吉三座雪山终年不化,在藏传佛教中被称为“三怙主雪山”,在藏民们心中有着高不可攀的神圣地位。如同虔诚的藏民一样,我也即将开启朝圣之旅,而冲古寺便是徒步转山的一个起点。
我们坐上景区的电瓶车,约半小时之后抵达海拔4150米的洛绒草场。洛绒草场位于三座雪山环绕的开阔地带,大片的草甸、沼泽、湿地形成了天然的高原牧场,这里是通往牛奶海、五色海的必经之途。贡嘎河在脚下欢快地流淌,散落的牛马在牧草间悠闲漫步,黑色的鸟群掠过天际,在前方的最高处,便是高耸入云的央迈勇雪山,积雪的峰顶流动着薄如蝉翼的轻云,在虚无缥缈间,透着神性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