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丽江(六)

(2016-02-15 21:39:39)

在丽江(六)

草海位于沪沽湖靠东的一侧,因湖水较浅、长期泥沙淤积而成为长满芦苇的海子。每当渔讯时节,摩梭人会划着猪槽船在湖中捕鱼。此时,茂密的芦苇已经干枯,落日的余晖投进湖里,芦苇被风吹拂,倒伏在水面上,一望无际,遍地金黄。一座木质的草海桥横跨水面,延往两岸。这座草海桥被称为走婚桥,长此以往,摩梭男孩走婚时会经过这里。

在丽江(六)

  沙师傅是个小伙,父亲是彝族,母亲是摩梭族。他说,摩梭人走婚,有暗婚和明婚,他的父母属于明婚。那晚,他领我们去了永宁乡女儿国村的一个摩梭人家,品酥油茶,喝青裸酒,吃当地秘制的土鸡和粑粑。八点钟,准时赶往大落水村参加篝火晚会。旺旺的火堆燃了起来,盛装的摩梭男女从四面八方赶来,围在火堆旁,然后由年长的老人带领跳起了甲搓舞。甲搓舞,又称锅庄舞或蹉搓舞,俗称打跳,“甲”是美好之意,“搓”是舞,意即为美好时辰而舞蹈。他们手拉着手,以火堆为中心,围成一大圈,跺脚、挥袖、呐喊,很快点燃了在场所有人的热情。我们聚拢过来,加入队伍,载歌载舞。


在丽江(六)

  在沪沽湖的第二天,我见到了索朗曲珍,一位口才极好的小学语文老师。我们随她进了祖母房,坐在火塘边,听她讲摩梭人的故事和习俗。摩梭人是古羌人的后裔,现为纳西族的一个支系,人口约五万,有本民族语言,但没有文字。原始宗教为达巴教,由巫师达巴诵经、占卜。自古以来,摩梭人在湖里打渔,在地里种粮食,种苞谷和土豆等农作物,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在丽江的木府土司统治时期,男人们要走马帮,用银鱼、核桃、水果进贡木府换取食盐。

摩梭人是中国唯一存活的母系氏族社会,实行“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习俗。每年的农历七月二十五日是转山节,阿哥阿妹会在山上对歌,跳甲搓舞。中意的阿哥扣阿妹左手心、右手心三下,问清楚家里花房的位置,并且约好当夜翻矮墙进来,爬上二楼的花房,推开房门相会,鸡打鸣时再翻墙出去。定情的男女并不一起居住,一般有了孩子之后,一辈子不会分开。

在丽江(六)

  蒗放村有一百多户人家,住木材垒盖的木楞房,四方院,但从不分家。当家人一般为年长女性,全家人的收入交由她支配,故年长女性的地位最高,祖母房的地基也高。阿妹的花房在二楼,等生孩子才搬到一楼。索朗曲珍说自己十三岁时行成年礼,邀请了村里一百多户三百多人吃流水席。当时杀了两头山羊、一头黃牛和一头三百斤的猪。成年礼由母亲主持,她左脚踩猪膘肉右踩花椒,由母亲为她穿上成年服饰。每个家庭的舅舅都是能工巧匠,会帮家里的女人带孩子,盖房子,做柜子,给屋子雕花、刻花。女孩会织布做衣服。她指着自己的银腰带说,这是舅舅送的成年礼物,花了八个月手工打造,有四百多个雕着雪莲花、格桑花等吉祥花纹的银片,纯银是有温度的,可以御寒。她又指着屋内的两根柱子说,这是舅舅用同根生的一颗大树做的,女柱为根,男柱为干,象征“女本男末”。

告别索朗曲珍,这才使我想起,昨夜在宾馆的火盆边,沙师傅说,他对曾经接触的外部世界多少有些迷茫。末了,他说,还是呆在家乡好啊,家乡山清水秀,人际关系简单,一点也不复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在丽江(五)
后一篇:在丽江(七)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