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中交换学生招新说明
(2008-11-07 14:36:50)
标签:
美国高中交换学生感恩教育 |
分类: 高中交换学生 |
转帖:心怀感激就会快乐
文:kevin
写在前面:
北京市联合国教科文“2009-2010学年度高中生赴美交流学习项目”说明会,将于 2008年11月9日上午9点30分至12点,在北京市十一学校科技实验楼二层报告厅举行。届时将有协会领导、美方组织机构驻中国首席代表、往届交流学生代表及学生家长代表发言,对项目做以详尽说明并对大家提出的问题予以解答。敬请大家准时参加。
看到明月阿姨对我上一篇文章的评论说“看你在这里快乐的生活,真好!也相信你和家庭相处的不错。我总是看到在交流的过程中和家庭关系紧张,感觉郁闷的孩子,所以,每当来你这里,总是忍不住会心的微笑,甚至开心的大笑。真好!”我想跟大家说说我的感受。
我不明白为什么有交流生会像明月阿姨说的那样和家庭关系紧张、感觉郁闷,因为我在这里的生活感觉是很好的!家庭爸妈对我们很好,为我们做了很多事情。我知道,安置家庭接待我们这些国际交流学生是分文不取的。不仅如此,他们还要负担我们一日两餐和周末、节假日的伙食;为我们提供住处;为我们的生活付出日常费用;为我们洗衣服(尽管是洗衣机但妈妈不让我们动手操作全是她做)熨衣服;为我们做饭;为我们当司机;安排我们周末和节假日的活动等等,换句话说就是他们养活我们照顾我们。这可是与我们素不相识非亲非故的外国人啊!
人家吃饱了没事干愿意给自己找麻烦?人家倒贴钱还要出力气有什么可图?你一年期满拍拍屁股回国走人了,日后人家能从你那得到什么回报?人家这是爱心、是善良,没有这些家庭的志愿接待,我们能有机会来美国做交流生吗?换个角度讲,就算是我们自己的父母和家庭,会在中国做这样的事吗?我父母就说他们绝对做不到,给钱都做不了。我听说某个交流项目,今年由于部分安置家庭最终没能落实,导致一些已经入选的交流生最终没有成行。既然这样,我们已经身处交流生活之中的人,为什么不能带着感激之情、感恩之心来与家庭相处呢?我前面转帖的AYA案例中列举的情况我都觉得完全可以克服和不应该发生,那点事算什么呀!
我的家庭妈妈很能干,再加上爸爸身体不好,看得出来家里家外都是她主事。妈妈是个律师工作很忙,有时还要出差。但是妈妈每天下班回来都坚持给我们做饭还不让我们帮忙,如果她要出差或有事回不来,都会提前把我们三个男人(爸爸不会做饭)吃饭的事情安排好。妈妈教给我们做美国饭菜,还说下次让我们邀请自己的同学来家里吃我们做的家乡菜。家庭带我们看电影、观球赛、听音乐会、参观艺术市集、参加各种社交聚会什么的。我们在家里经常一起玩游戏、看电视讨论时政和总统大选。这么丰富的生活安排比我在中国家里过得热闹多了,每天我都很快乐!
我出去做志愿者和AYA的聚会都是妈妈开车接送,Felix要买东西妈妈就开车带他到处去。爸爸上次带队去俄亥俄打比赛原本是计划蹭别人的车,结果因为Felix也想去爸爸就开车去的。妈妈每周洗一大堆全家人的衣物洗完了还要熨,也是快55岁的人了啊!我妈说她可没有家庭妈妈这么好的精力、体力和耐心做这么多事情,告诉我一定要时刻心存感激!
也许是我们独生子女自我为中心惯了,没有学会怎样与人相处、怎样让自己去尊重别人适应别人,但是学会感恩总是应该的。别人为你的付出不是天经地义的,18岁以后连父母都不再天经地义。其实这一年的交流生活会让我们感受很多,学到很多,懂得很多,我很珍惜和接待家庭相处的这一年时间,感谢安置家庭还来不及呢怎么会关系紧张、郁闷?从我个人的体会看,如果和家庭发生了不愉快,问题肯定出在我们学生身上,还是应该先检讨一下自己。
我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