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爱与不爱,如何判断?

(2008-09-17 12:21:59)
标签:

职业规划师

李开复

美国

教育杂谈

教育

分类: 职业规划

          爱与不爱,如何判断?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进行职业规划(二)

                                      :吴靖

 

    我们继续关于如何帮助孩子进行职业规划的话题:

 

主持人: 如何面对兴趣和专业不相同?

职业规划师: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因为他带有非常广泛的普遍意义;

“想要爱你所做,要先做你所爱”。每个学生在进入大学或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都会面临职业生涯的重大选择——专业。对于大学生来说,选择专业是跨出职业生涯道路的第一步,应当结合自己的兴趣、理想、价值观和天赋来考虑自己的发展定位。假设姚明如果没有选择打篮球,而是和普通家庭的孩子一样读完大学再出来找工作,现在回是什么样呢?

主持人:但是,对于一个学生来说,爱与不爱,如何判断呢?

职业规划师: 我建议有条件的话,寻求专家的帮助----大部分高校都有专职的职业规划师或者就业指导师,社会上也有很多这方面的专家。他们会与你一起经过专业的测试和有效的沟通,探索并发现你的职业兴趣和一些天赋的能力;

主持人:很多大学生反映,自己并不喜欢现在的专业,这该怎么办呢?

职业规划师:在我们国家,转换专业并不很容易。因此,我们要有一个比较清醒的正确的判断。

首先要确认这个事实是真实的。很多学生对所学的专业并不了解,完全是自己的想象。我这里有一个例子:某重点大学学生,报考这所大学的目的就是要进入该校生命科学实验班,但是在选拔的过程中原本很有优势的他,非常意外的落选了。但凭借优异的成绩进入信息科学实验班。他非常绝望,因为在报考大学的时候,所有与计算机相关的学科都没有进入他的考虑范围----不喜欢。这个孩子来这所学校,就是冲着生命科学来的。因此,他打算退学。。。我们给他的建议是:等一等,再尝试一下,给自己更多的机会。一个偶然,使他能够去旁听生命科学班的课程。结果半年后,当我再次和这个学生见面的时候,事情发生了奇妙的变化:旁听了若干他所喜爱的教授在生命科学班的课程以后,他发现原来自己并不喜欢这个学科,这个领域的知识体系与自己当初想象的差距非常大;反而他目前正在学习的、高考填报志愿从未考虑过的计算机科学令他学的兴趣昂然;大二的时候他成功转学美国常春藤盟校,继续在他喜爱的学科里学习;现在的他如鱼得水,非常庆幸自己当时的忍耐与坚持,使得他进入了一个自己喜爱的领域。他告诉我,现在的目标是要去读博士学位,一定要在这个领域深造下去,。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当我们进入一个自认为不喜欢的领域,耐心的坚持一下,旁听一些其他的课程是非常必要的,你会给自己更多的机会!

在我们咨询的案例中,还有因为其他问题导致不喜欢现在的专业的情况。当我们咨询的过程、我们的探索不断深入以后,常常会发现,原来只是这个课程新换了老师以后(或者这个大学的饿老师和高中的老师不同),学生不适应新老师的很多方法,甚至在情感上对老师产生某种拒绝,进而开始不喜欢这个老师的课程。这个现象----由于人际关系从而影响自己对某学科的喜爱,在大中学生中非常普遍。当我们意识到这一点后,会有意识的指导学生调整和老师的沟通方式,建立彼此的信任和理解。

因此,职业规划的责任是和学生一起探索和认识产生困惑的原因与解决方法。如果经过确认,确实是自己不喜欢不擅长的领域,那么最好的办法是换专业。关于转换专业最好的例子就是GOOGEL中国区的总裁李开复: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法律的李开复,发现自己并不喜欢被所有人看来前途无量的法律专业,反而喜欢上了在当时看来“前途未卜”的计算机专业;大二时,他毅然从哥伦比亚大学最有学术声望的法律专业转入了在当时完全属于刚起步阶段的计算机专业。这是李开复职业规划最重要的一个步骤。这使他的计算机天赋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第一个开发出“非特定人连续语音识别”系统,开发出击败人类的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奥塞罗”人机对弈系统,成为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系的助理教授,2000年又成为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的院士。如果没有正确的职业规划,那么今天的李开复也许只是一个不快乐、不成功、不知名的小律师。

 

这个问题再一次印证了在高中阶段就开始职业探索的重要性。“想要爱你所做,要先做你所爱”。但是爱与不爱,不去尝试,你怎么会知道呢?

 

    这时,大学生小A进入了我们的视线,他带来了一个很有特点的案例。

    节目开始录制以前,我就注意到了坐在我身边的这个男孩子,阳光而清秀,甚至有些斯文。他看起来和其他的大学生没有什么两样,或者更成熟更冷静。在主持人介绍他之前,我完全没有想到这是一个在蓝球场上度过几乎所有业余时间孩子,更没有想到他曾经是非常优秀甚至很有些名气的中学生球员。他的家就在体委附近,父亲也曾经是篮球运动员,这个孩子从小就是在球场边长大,最大的梦想就是能打上CBA。为了这个梦想,他付出了普通孩子难以想象的努力。在高中,他作为主力后卫,他曾经带领自己的球队取得全国高中联赛第一名的好成绩!“太棒了!”我忍不住发出的赞叹。但小H却很失落:那只是过去了,现在我对自己没有一点信心,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会怎么样?

    不断的沟通中,我了解到:他从小的目标是很明确的,打CBA。他和爸爸妈妈也知道,做球员不可能是一生的职业,因此父母给他的设计是:走体育特长的路线,进入大学,学习一门专业。但是,当真正进入高考阶段,他们才发现,很多事情不像想象的那样简单。眼看着一些技术不入自己的队员进入了知名的学府(这也曾经是他的理想),而他却因种种的意外,仅仅是在一个不知名的学校读书,而他的CBA梦想也跟着破灭,因为,学校根本没有象样的球队,连大学生联赛都打不上……

    我现在球打不成,功课也不如别人好,什么机会都没有了!他沮丧的说。

    经过我们的共同分析,他发现了自己以前从没有发现过的属于自己的优势:篮球运动锻炼了他的吃苦精神、团队合作能力,对局势的判断和处理能力,求胜心、责任心……而这些他已经训练了10几年的综合素质,恰恰是那些每天只训练学习和考试的学生没有的。如果他未来希望成为一个体育记者,那么他这么多年的球场经历一定会给他很大的帮助。至于新闻专业技能,我相信一个可以组织球队进攻防守的后卫,一定是很聪明的,智商不会有任何问题,只要努力,一定会学的很好的!重要的是对自己有信心。

     这是一个有规划,但规划的不完整的案例。他的家长也是很难得的具有规划意识的优秀家长。但是有一点遗憾的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生计划,教育的作用绝对不可忽视;另一个不能忽视的是,社会发展导致的很多不确定因素是不是一定能保证你的目标可以实现。我们说,在做决策之前,首先要知己知彼,要了解自己的能力,还要了解外部世界对我们的要求。而这个学生,在决定走体育特长路线的时候,选择了放弃高考,某些政策的调整导致了最终实现目标的困难。因此,我们的家长在帮助孩子做任何规划的时候,都不能走单一线路,一定要在主线后有许多条辅助线路,目标一致,方法不同。

    A所呈现出的问题是:当与规划中的目标失之交臂,也就失去了目标。在无可奈何的接受显示以后,没有了前进的方向与动力。对他而言,目前最重要的是建立新的可实现的目标,认识自己的优势与劣势,然后继续发挥优势,弥补劣势。对于这样一个非常有奋斗精神的学生来说,找回目标和自信,未来依然是美好的。

 

   签于对学生保护,很多细节不能公开,请大家谅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