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在上海的生活状态

(2006-03-02 14:58:30)
分类: 生死念
2005-1-21 
        ---我在上海的生活状态。2005年1月。
 
l 自从发展浦东之后,如今的上海很完美,几乎没有了瑕疵。
从徐家汇到陆家嘴,上海的四处都在炫耀一个国际大都市的奢华,甚至连街边的法国梧桐都枝叶旺盛,长得一副不可一世的模样。
这一切得归功于几年前,江主席把发展海南的一百个亿全数调到上海浦东,随后几年,继房地产泡沫经济之后,海南又跌入了另一个经济萧条的时期,整个岛屿的大部分经济均靠旅游业来支撑。虽然农业水产是海南经济的一部分,可是永远也窜不到第一位。
现在海南岛有道带着残缺美的风景,那便是在整个岛屿,随处可见高耸入云的烂尾楼。
我没钱,但我一直有梦想。
我经常幻想花个几百块钱,买下一栋已经盖的七七八八的烂尾楼其中几层,然后自己动手涮漆装修。一层用来做酒巴,一层用来做书店,一层用来养狗啊猫啊猪啊什么的,一层用来给无家可归的老人住,我和家人住一层。关于这个想法,我知道,就算上帝和佛祖的脑子同时短路,也不可能实现我的这个梦想。所以,只是想想。
 
l 你凄凉,我繁华。落没了海南,成就了浦东。
你看看,现在浦东的那个辉煌盛世。原金贸凯悦,据说曾经是全世界第十二、亚洲第四高的建筑物,还有被卫慧在她的成名小说里比喻成勃起的阴茎的东方明珠塔,陆家嘴,上海的商业中心,浦东的黄金招牌区域。
浦东的位置,已经不比浦西落下多少了。
以前上海有句话“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可是你现在想要浦东一张床也不是易事。近万元一平米的房价,“浦东的床”也水涨船高起来了。
上海市在地图上的位置是位于黄浦江下游。
整条黄浦江最繁华的风景地,就是在穿过上海市的这一流段,称之为浦东和浦西。她们俩像犯下天条的情侣,分别住在黄浦江的两岸,你望着我的繁华,我守着你的盛世,永远这么相守相望,成就一个地理上的天荒地老。
住在这条江两边的人们心理上的荒凉,反衬了浦东浦西的永恒。
 
l 现在的我,正围绕着浦东浦西两岸展开我琐碎而平实的生活。
2004年,11月8日早上十点多,老板michael在MSN上神秘的跟我说,今天会发生一些事,会影响到杂志,以后你有什么事随时跟我联系。约三个小时后,北京突然来电,杂志停刊。停就停呗,老板不玩了,我也不玩了。
杂志社里有几十号人,总公司给社长和我配了笔记本电脑,停刊了,这些自然是要交上去的,第二天,把笔记本电脑以及采访机等工具交接后,我心安理得的展开了我的待业生涯。
趁着待业,我恶补了N多部电影,上百张DVD凌乱的摆在电视柜上,看完的放一边,没看的放一边。这些DVD一些是PAUL以前留下来的,一些是从被子那借来的,一些是租回来的,还有一些是以前买下来没时间看的。
因为长期是一个人生活,所以我都会选在白天看鬼片、惊险片,晚上看爱情、搞笑、经典片,这次还外带看了半部《中国式离婚》。
同年同月22日,《中国式离婚》还没看完,在单位与朋友的催促之下,我接受了一份新的工作。告别了待业青年的身份,我走到了上班一族的轨道上来。
l 初试和复试这份工作的时候,我都穿套装,装得跟一个经济宽余的神情高贵白领似的。面试我的人不知道,只要我进了公司,我就不会穿套装。
 
l 记得三年前,在广州。当时的主编面试我的时候,深深为我倾倒。据说我穿的很
得体美丽。韩国的套装,精美不失个性的淡妆,还有一系列作品,一照面,就把他攻下来了。
混熟之后,我原形毕露,伙同同一组的女记者,两人三番五次强行掳他去D厅蹦D,而且,生拉硬拽也要把他弄到舞池里去。最后,他在看到我们俩在众目睽睽之下,窜上舞台,大跳贴面舞,台下四起的嘘声,还有突然强烈起来的聚光灯罩下来,再加DJ喝彩声的时候,他苦笑着懊恼不已的说,我当时真没想到你是这样的,真是让我大跌眼镜。
他还说,你看看你们,那像什么文学青年?隔了几年后,我听大头文说,称谁为文学女青年那是骂人的话。看来主编当时没想到文学女青年是一个带有侮辱性的名词。
主编很疼我们俩,而我也很开心曾经是他的下属。
这位主编对我们俩是爱恨有加,感情复杂的很。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我们俩都有超常的工作能力,可也玩心也强烈得像个小小宇宙。
就算在开选题会上,我们也不放过拿领导开心的机会,最后弄得他经常低声下气的说,姑奶奶们,求求你们不要折腾了,成不?这个时候,我们会趁机提出类似于下班去蹦D吃饭这样的条件。
平时,我还经常抢食他带进办公室里的小笼包早餐。那个时候,我很快乐。
 
l 现在衣柜里所有的套装全是三年前买的。
我记得有次,XX和她男友来接我下班去鬼混的时候嘀咕过一句话,你看她,哪看得出是个白领啊?根本就跟一高中生嘛。
很多时候我反倒是觉得XX更像个白领,她很好看。英文也有“好看”这种说法,叫做“good-look”。这次回来,我发现她比去年好看,五官更完美了。她整齐的头发,干净的品牌服装,适宜的名牌小挎包,精致的淡妆,温柔的谈吐,不说粗话,斯文有礼,大方得体。。。天,被子,你才是标准的白领精英啊。被子,让我们携手,成为这个社会的中流砥柱,共建美好明天吧。看我,扯远了。转回来。
以前是个记者编辑,现在,我只是一个公司职员。平时,面部表情如秦桶,生活方式如日本人。我这样的角色,遍布天下。跟蚂蚁似的,渺小并着平庸。
 
l 新东家,在浦东。香港一上市公司,整个公司拥有一千三百多员工。一千三百多只蚂蚁,黑压压的一窝。
我住在浦西,新华路的嘉利公寓,XX住华山路,由我这打车去也就起步价,坐公车好像就两三站。这样一来,上下班就变得很麻烦,程序是这样,先挤公车到静安寺后,然后转挤地铁到东方路,地铁出来后,再打出租车到浦建路,到单位楼下车后,再挤电梯到十楼。回程时,将这条路线倒过来即可。这样的上下班路程可谓曲折坎坷。
小时候在乡下生活过几年,那里的空气,两个字,干净。后来跟着父母调到城里,我突然看到这么陌生的人住得这么近,总是挤在一起吃饭,轮流坐同一个位置,当时心里觉得非常不不舒服。
我经常会想到多年前连出门坐公车、出租车都嫌脏的我,是怎么样习惯了跟成千上万人一起行走,一同呼吸的?以前,我总觉得人多的公共场合里的空气是被污染过的混浊臭气,可比公共茅吭气味,我经常会想象一个画面:一口新鲜空气,被一个人吸到腹部后,流窜一遍,又再原路返回,从口腔进去,从鼻腔溜出来。这口空气刚从鼻腔溜出来,又被另一个人从口腔吸进去,然后轮回一次,又从鼻腔溜出来,然后进进出出,跑得比上海的磁浮列车还快。
也许这世间只有几口空气,它被数个国家的人在轮流使用,它旅游过无数人的腹腔。所以,有很长一段时间,我拒绝长期停留在人多的封闭场合。
 
l 都说人是环境的产物,十来年后,我终于从不习惯变成如鱼得水了。
有时候匆匆钻进地铁站,经常会被这人头涌动的情境吓到,若大的地铁站里,有上万人在安静的飞奔抢道夺路。
面对这一切的改变,我不禁茫然。我终于不怕呼吸混浊空气了,我不怕汗迹斑驳的公用物品了。我可以和民工坐在同一个面摊上,目不斜视的喝汤吃面,任耳边传来刺耳吐痰声,口哨声,还有那些不安份的眼光,我也不为之所动。以前,曾有很多朋友说我像活在另一个世纪,不识人间烟火,他们没想到,若干年后,我每天板着脸在公车地铁出租车上穿梭。呵呵。
是的,我不清高很多年了,我现也不是那个清心寡欲的少女。我现在如一个平常真实而琐碎的女子,营营役役的生活在上海这个城市。
我逐渐适应城市里的各条生存规则,去年发现了一个属于现代大都市的现象,话说这平常老百姓挤公车,挤地铁很正常,现在却得多加一条,还得挤电梯。挤电梯绝对不比前两者轻松,一样是眼光六路,耳听八方,里面的人还没有出来,外面的人就已经把一只脚踏了进去,而且绝对不能心软,一瞅准机会就上,否则一晃神,机会就被其他人抢占而去。
 
l 现在,我每天由浦西坐地铁穿过黄浦江,来到浦东,然后找到我的办公桌,坐上八个小时候,下班后,再走同一条路线回到窝里睡上一觉,第二天的行程相同。

这样两边奔波的生活方式,让我想起,李之仪的《卜算子》:
妾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头,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只是在黄浦江两岸奔波的我,没有李之仪的情意绵绵。我一般都是搭落着脑头,或者晕晕欲睡的站在地铁门边,或者半梦半醒的坐在公车的单人座位,或者是在某个街头,眯着双眼引颅东瞅西望,全神惯注的寻找一辆只坐了司机一个人的出租车。
 
神色憔悴,面容苍白,长发凌乱,衣着普通。是现在的我。
坚持着最后的一丝勇气,生活在上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偶遇傻根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