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倒春寒”过去,真正的春天就来了。

暖洋洋的空气里弥漫着花的气息,几分慵懒几分困顿。

昨日早起,艳阳高照。“浓妆艳抹”毕,正在思忖着要不要带“豆腐”豆豆去爬山溜达,大弟弟来电话了,他和弟媳要驾车去“三江农场”赏桃花,问我可有雅兴一同前往?

“三江”是因为那里有一个劳改农场而名闻遐迩;农场是因为遍山遍野的桃林而名扬天下。你看那山凹处的高楼,竟是才启用的“戒毒所”。我们从新修的“牢房”门口经过,除了墙高点,竟有些像个大医院。不过这样的地方再好,还是“惧”而远之为妙。看见“牢房”脚软手亦软,也不敢乱拍照片。还是拍花吧,看花的心情好得多!

“三江农场”离贵阳市中心不过十来公里,坐252路大巴,二元三毛钱就可到达。

这里还有从新添寨发车的巴士。如果来的人多,还可与司机约好时间地点,回去时来接人。

我和大弟弟在电话里说好,我坐巴士穿城而过到贵开路的“黑马市场”去等他们的车来接我。大弟弟号称“热爱生活”,把他的车贴得像女孩子开的车一样花哨。
大弟弟夫妻几乎年年三八节前后都要去“三江农场”赏桃花,顺便沿途拍点油菜花。今年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天旱,往年金灿灿的大田垻今春显得很斑驳。

看来近处的菜花令人失望,我们决定去“下坝”、“定扒”直到“巴喇谷”去寻找花的踪迹。

一路上都沒有看到那种动人心魄的菜花地。

只有拍点局部让观者去“放大”去遐想。

大旱之年,南明河都要断流了,赶快下雨吧!
老天爷息怒吧,我们再也不说“人定胜天”了!

不过贵州这山高皇帝远的地方,再旱也还是不缺山清水秀的山沟。

一路上经过很多桥,桥的下面总是波光粼粼。

我们一路停车扫景,弟弟指着那淹了一半的石梯坎告诉我,那是一条“古驿道”。

菜花倒不怎么的,令人吃惊的是农民伯伯的新房子像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村村寨寨旧貌换新颜。

据说国家鼓励农民伯伯盖房子,还给“补贴”,上万元的钞票哩!

看到这些破房子旁的新楼房,我老想起那句诗“病树前头万木春”,不过又觉得牛头不对马嘴!

见了世面的农民伯伯有了钱房子越修越大,款式也越修越花哨。

这让当过工人的我有点失落,以前以自己是“无产者”而自豪,现在发觉还不如农民兄弟,想当“有产者”却没有机会了。

回程中,选定一小片错落有致的菜花地准备拍几张“春光照”。

“少是夫妻老是伴”呀,弟弟为弟媳甘为犬马。

我抓过弟媳的帽子也拍了个“气不服”。

从“巴喇谷”回到“三江农场”已经三点了,饿得不行的我们钻进一户“穷家乐”找饭吃。

饥不择食地点了三菜一汤,一个“盐菜肉”,一个“苦蒜炒肉末”,一个“筒筒辣角炒水芹菜”,一个“白菜粉丝汤”
,三个人花了56元吃了一顿。这菜不论是味道还是价钱都和市内差不多,只能算是“山寨版”的“农家乐”了。

不过这些桃园里的“农家乐”本来就不是农民开的,它们的主人都是“三江农场”的在职职工,退了休的职工还没有资格经营呢。

吃了饭,我们在后院拍了几张“到此一游”。

为了拍出来的照片“出彩”,弟弟花100元去买了这顶“贝雷帽”,我笑他戴上很像“维和战士”,只是颜色不对。

大弟媳虽然提起来很心痛很抱怨,但还是喜欢戴上它“做神做鬼”。

我假装坐在菜花地里,享受着春天的气息。

每年春天每个周末,来这里赏桃花的游人如织。但美中不足的是这里始终是个“生产”桃子的果园,果树长在黄土上而不是在草坪上实在少了许多情致。

尽管我们来得早了一点,桃花还未完全盛开!不过也算是领略了“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意境。

因为今春连日的干旱,弟弟说:今年的菜花不“菜”,桃花不“桃”,很是败兴。不过他和弟媳计划下周到安顺“龙宫”、云南罗平继续去追寻他们梦中的油菜花。要是没什么别的事,我也想和他们再跑远点。有时候我总在计划去这里去那里,现在却发现坐着弟弟的“顺风车”,就在贵州的地界上看风景真的很是赏心悦目,又何必到处乱跑去“长他人威风灭自个儿志气”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