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看见莫奈的《睡莲》,是在七十年代的挂历上。最大的幅面不过斗方之大。只是觉得那些绿色浅蓝粉红淡紫叠合在一起,让看惯了宣传画的我感到“世界在为我打开一扇窗”。
2000年冬天第一次到美国看见莫奈的《睡莲》原作,是在堪萨斯的博物馆。从小小的纸上印刷品飞腾到一面墙上的水中《睡莲》,我立时被它的气势所慑服!特别是我刚从那些古典的肖像和风景一路看过来,《睡莲》的开阔出现让我已经很少激动的内心登时波澜起伏。
>
难怪有人评价莫奈的《睡莲》“更接近音乐和诗歌。”
“是世上所能有的色彩绘出的最奇妙和富丽堂皇的织锦缎。”
认为他的巨幅《睡莲》组画“是一部宏伟史诗,是他一生中最辉煌灿烂的‘第九交响乐’。”
>
我喜欢《睡莲》变化莫测的色彩和龙飞凤舞的笔触,甚至感觉到它似乎是画家甩着彩绸起舞的定格,充满了激昂的情绪。事实上画家在画《睡莲》时,已趋向晚年的平和与坦然了。睡莲成了莫奈晚年描绘的主题,直到放下画笔为止他几乎再也没有离开过它。
>
去年8月我在曼哈顿的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里,再次看到莫奈的另一幅笔调粗犷写意的《睡莲》,我认为这应该是莫奈更为晚期的作品。我站在这幅长长的《睡莲》组画面前流连忘返。我想,要是我的朋友和学生能来看看会有多好。于是我用相机拍下许多细节,准备与大家分享。
>
这组图片在我的电脑里已经存放了半年,今天我特意把它们发表出来,是为了纪念我的同事油画家马贤昌先生的去世,也是为了更多的还在辛勤作画的同事、朋友和学生们,愿你们从中得到启迪。
>
>
>
>
>
>
>
PS:莫奈的早期作品
>
有关文章链接:
参观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我在MoMA里的“尖叫”
我们在MoMA里的“现代”摄影
MoMA的展厅
外行看热闹
有朋自远方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