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入座有情千古月,当窗无恙六朝山(书评)

(2009-02-23 10:53:56)
标签:

文化

分类: 一竿风月系兰舟

入 座 有 情 千 古 月

当 窗 无 恙 六 朝 山

                                              ——临水照花读眉儿

 慕容骁

 

今年年初,狐眉儿短信,告知新书出炉。MSN了恁久,才知眉儿的芳名叫袁江蕾。《说文》里,袁字的本意是“长衣貌”——长衣飘飘的样子。

 

记得我看的第一篇眉儿的文字,叫《狂想格什温》。写的是著名交响乐《蓝色狂想曲》。这是我见过的最独特的乐评。整个爵士精典被眉儿竖起的狐狸耳朵,演绎成一段奇幻的爱情剧本。

 

“单簧管向阴暗的楼道里撒了一把布鲁斯,她的手就按上红色门铃。

绿门开,拖着一片灰影。

……

连续跳跃的音符。

阴影刷过,他出现在门内的光晕里。……” 

 

里面竟有如此跌宕细腻的故事,我以前怎么没听出来?!随即找来往日CD,就着文字再听,17分钟对应2371字,文字串起音符起承转合,耳膜静电滋滋作响。连听三遍,直听得胸口肿胀,瞳孔泛蓝。摇头叹服之余,特地记住了作者的怪名——狐眉儿(果有狐媚灵气)。可惜格什温死得早,否则他若读到此文,或许能整出一支爵士味儿的《高山流水》。 

 

在《几时抛俗事,来共醉花间》里,她写道:“每几年,必重读《红楼》。好比土财主埋金,明知常去看视极易曝露形迹,还要佯做不经意,溜去踩踏踩踏,心里梦里方能塌实。” 

 

在高雄的海景照片旁,可以看到这样的句子:

“海以汹涌

掩盖真相,

大地才有机会

盛开谎言。”

寥寥十八字,悲沧阅尽。 

 

文字是红烧肉,文字是普洱茶,文字是汉白玉,文字是女儿红。文字没有甚么了不起,所有的的常用字《新华字典》里都有,但是这么多可能的排列组合,有些人想也不想就能抓到最舒服的,有些却怎么抓都抓不到痒处。眉儿的文字就像情人的指甲,痒处一抓一个准,得挠人处且挠人。

眉儿的《花间》,便是用这好指甲解开的。 

 

《花间》难解。因为太浓太香,稍不留神,就解得英雄气短,美人哮喘。《花间集》是诸词集的祖宗,编者赵崇祚,官拜后蜀卫尉少卿。其生卒年月不详,只知道他是从四品的闲官(相当于正厅级干部),专管入库兵器和仪仗队大礼的。国宴用的羽仪,春晚用道具等等讲排场的东西,大都从他手上过。 

 

后蜀乃十国之一,建于天府,借长江天险,偏安一隅。彼时中原战乱凶频,不少唐室僚宦、才子骚客入蜀避难。蜀王王建虽是无赖,却挡不住流氓爱文化,一时词客蜂聚,人才济济。前后蜀执政期间,宫里喜办各式娱乐趴体,声色犬马,红楼夜月,急需各类宫廷好歌曲。赵崇祚借着晚会策划兼导演身份,“广会众宾,时延佳论”,于饭局间狂采才子佳作,汇五百篇精品,编出这本《花间集》。“庶使西园英哲,用资羽盖之欢;南国婵娟,休唱莲舟之引。”让士大夫看晚会时,不必老是弹唱村姑渔歌。 

 

既是艳乐,自然不宜谈政治。沙场掠地,山河正异等题材,影响晚会情绪,一律免谈。适宜的范畴是男女情愁,风花雪月。太野太淫也不成,还需兼顾“情真调逸,思深言婉。”看虽皮艳,实则骨清。有才的赵导做到了。千载以降,词以此宗。 

情是永恒的主题,爱是永远的公案。莫嫌题窄,实旨归根。 

 

眉儿的解,正是这释月的禅指。 

读眉儿的解,最好找个靠窗的座儿。夜里抬头能看到月亮,白天极目,有山更佳。方此,才能体味“入座有情千古月,当窗无恙六朝山。”点一支香,《心经》做背景,细细的水洗过手,拿吹风机烘得又干又暖,允许零食,但仅限瓜仁,拒绝流质。 

 

眉儿解《花间》有四奇:

 

其一、奇线。按理说,春闺艳词大都怀春,语境如新加坡的天气,全年雷同。可眉儿的《忆昔花间相见时》,却是从五百花间词,择出了爱的四季,伏成一条草灰蛇线。 

 

卷首第一章,“情如好花须初开”,是春季。满纸情窦初开,从追逐香车的“唐代小色狼”开始,尽显挑逗。“唯见春日暖阳下山水花草皆笑意芊芊”(《不如从嫁与,作鸳鸯》),即使夹杂伤情,也是春日的烟火:“每逢春节,零点时分,城市夜空便会被四方竞相升腾的烟花骤然点亮,……美与狂喜,瞬间爆发的视觉冲击。惊心动魄。”(《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一幕幕欢情,次第映现。如春日篱墙上丛丛簇簇竞相绽放的蔷薇,兀自烂漫。”(《相见绮筵时》);此章情最浓,看一篇宜小歇一刻,以防情梗。 

 

到了第二章,“情似落花任飘零”,情绪转入极端的夏。“一株花木可以独守一隅,明媚了一夏复一夏,却无力迁徙跟随。”该章的男女主角,皆如春花入夏,枝头零落,鸳鸯两散,红颜蓝颜皆命薄;俺读此章,叹声最勤。 

 

第三章,“道是无情却有情”,逐渐退暑。开篇就转出秋声:“夏,真的过去了吗?……一湖秋水,留不住荷花任性凋敝的脚步。夏之舞步,终于踏空一拍。繁盛舞衣,簌簌落下。”(《玉楼春望晴烟灭》)接下来秋声愈啭,秋寒愈烈:“玳筵一曲当秋夜”,“声声清迥遏行云”。“人亦近秋,闲看天空积蓄雨意,心已静极。”(《天上姮娥人不识》)文中的主角是失恩诸妓或宫女,宫深恨远,鸦蔽昭阳。美人如敝履,其情凄凄,花心男宜于此章忏悔。 

 

第四章,“情深已是死生时”,全然进入“冬季恋歌”。晚秋的萧瑟,到了冬天变成大开大合的北风。文中的男女主角开始涉及铁马金戈,体验战争爱情。字里行间,大风四起,畅快淋漓。前面读春夏季若感觉伤怀的糙男,可以借此章节长啸一分钟。 

 

第五章,“唯向花间闲情寄。”又回到春天。但此时的春,是个轮回的春,主角们穿越懵懂,早已度过“和羞走,倚门回首”的季节。一批低胸熟女开始玩味身边的化妆品、配饰以及装潢设计。从发型到钗子,从内衣到内裤,从薰香到屏风。没听过马未都讲座的美眉,更适合到这个章节,听眉儿唠唠闺房的嗑。 

 

其二、奇喻。眉儿的比喻极贴。随翻此书,触目叫绝。聊举几例。“夜,深如海。今夜,他定要做她船上的帆。”(《须作一生拼,尽君今日欢》)“欢爱是成人的糖果,只奖励给有天分的人。”(出处同上)若似俺这般的鲜卑鲁汉,这后一句恐要写成:“土鳖不懂性生活。”既粗且恶,明显有云泥之别。再如,“爱是双人弗拉明戈舞,若即若离,分分合合。”(《私语口脂香》)还有:“次次出门,都不记得带伞;次次遇爱,都措手不及。”(《远风吹散又相连》)不知列位看官如何,反正俺看了这句是拍了桌子的。再来:“女人的美,是嵌进男人蚌里的砂,唯有加倍疼惜才能孕育成珠。”(《莺啭一枝花影里》)自古从来用蚌来形容女生,连老妪添丁都用“老蚌生珠”来喻,而眉儿恰反其道而行之,无理而妙。俺想来,眉儿大约是想借孕子的艰辛,给世间糙男上一课。 

 

其三、奇思。眉儿的联想丰富之极。她将自己写作时刻的环境、心情,随笔拈来入画,穿越古今,亲切自然,令人见纸如晤。在史料引证上,枝枝蔓蔓,杂而不乱。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花间词》诞生于唐五代,赵崇祚截稿时,李煜才四岁,宋朝开唱更是20年后的事。若就“花间时”论“花间集”,文字拳脚的施展空间绝对有限。但眉儿以良好的古史功底,在解读中,上承春秋,下至明清,数千年、上百位才子佳人、帝王将相,悉数登台。款款爱恨情仇、段段海枯石烂,皆为所引。或唾、或赏、或怜、或恨、或忧、或谑、或鞭、或祭。婉约间,浩然正气充沛天地,巾帼不让须眉。 

 

其四、奇悟。眉儿的悟,有时是品。眉儿的悟,有时在篇尾,常作龙睛一笔,满纸余香。比如:她在《故国吴宫远》一文中,感叹年复一年独守空闺的宫人岁月。即悟道:“原来,优雅竟是年华唯一的陪嫁,曾与她一同在疼痛中长大。”在《寂寞上阳宫里》一文中,眉儿叹息后宫粉黛至老至死未能得见君王,只用了短短一句:“你的抵达,往往是她的离开。”真个无情拂面,萧杀顿至。 

 

在《暖香惹梦鸳鸯锦》一文,眉儿遍述云髻、凤钗、蕊黄、花钿等一系列古代女子用妆名物,感叹今人终日蝼蚁般忙碌,不及古时女子的悠游情趣,当下即悟:“静静地去读一本书,去怀想一个人,一段情。心无旁骛,孜孜以求。你可还愿意?”在《暗里回眸深属意》一文,出现了全《花间集》最具异域风情的情景——“骑象背人先过水”。清新的南乡风土,让眉儿谈到了隐逸:“其实所谓隐逸,亦不单为避战火。……身处闹市,而心中始终保有空灵平顺,哪怕,仅仅专注于一朵花的开合,一首诗词的意境,皆可成就片刻之安宁。

我心逸远。” 

 

冯唐曾提及好小说的四个标准。曰文字曼妙。如美女好皮肤,质感出众;曰结构精当。如美女好身材,凹凸有致;曰才情灿烂,如美女好气质,惹人抱怜;曰真诚感动。如姑娘让你体会爱情,文中有魂。眉儿的解读虽只是随笔,不是小说,但其中蕴含的“四奇”却暗合了此“四标”。确是一册好书。 

 

看完全书最后一句,我推开了窗。

心波似水,月明似镜。数峰远卧,当真无恙。“临水照花人”原本说的是张爱玲,但我找到了更适合这形容的女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海与真相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