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一竿风月系兰舟 |
第三十一回,史湘云与丫环翠缕大讲阴阳。“天地间都赋阴阳二气所生”,跟着,什么太阳月亮,树叶子,折扇子,甚至小姐丫鬟,都被她编排出阴阳。
“阳尽了就成阴,阴尽了就成阳”。世间万物,无不因应此变化轮回。
譬如唐诗,起初清新崭崭,再后蓬勃恢弘,至晚唐便余辉脉脉,回光返照了。一念兴,于是开箱倒柜,恨不能倒腾出所有诗评诗品来,希图多拉几个帮手,稍加佐证......
唐诗阴阳说还未及条理清明,进而又联想到词。中晚唐将将兴起的词,句式长长短短,内容亦多偏向阴柔妩媚,比之规整肃穆的诗,更似男子身旁的女子。
正如《人间词话》中所说:“词之为体,要吵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你大丈夫顶天立地,甩着水袖咿咿呀呀,多有碍观瞻啊,倒是我这等小女子,轻启檀口,歌咏一段,更觉恰切呢。
而时局动荡,民不聊生,我空有一腔热血抱负,却无以施展。转而绮宴玉楼间歌哭两声,罗帐鸳枕畔吟哦几句,聊解一二。
人生,另有一番风景,最宜消愁。
至此是不是可以理解成诗发展至阳气衰弱时,应势诞生了孕育阴气的词呢?故而无论民间的敦煌曲子词,还是后来由词工匠人演变为士大夫高级知识分子所填做的词,大都脱离不了旖靡缠绵、私情爱怨的干系。
莫若就循着这缕飘渺柔媚的“阴气”,一寸寸浮掠过花间词苑,目及种种岁月尘封下的异彩流光。斟酌快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