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瞬间与永恒:致美好的亲子时光

(2020-11-05 09:54:52)
标签:

绘本

图画书

育儿

睡前故事

分类: 泥巴推荐

——小熊萨姆教养绘本三册赏读

读艾米·赫斯特与安妮塔·婕朗合作的这三册以小熊萨姆为主角的绘本,孩子和大人都会感到特别温馨、愉悦。虽然故事以童话呈现,但实际上说的都是日常生活中的亲子时光,而且只围绕着男孩萨姆与妈妈之间展开。

第一本《亲亲晚安》(初版于2001年),讲的是最常见的睡前仪式,小熊萨姆到点该睡了,但他总说还没准备好,还在等着,可就是不说在等什么。熊妈妈不知道是真不明白还是装糊涂,读完睡前故事,掖好被子,将萨姆的玩偶朋友也裹好了,还喝了热牛奶,可萨姆还不肯睡,着急地对妈妈说“你知道的”。熊妈妈想啊、想啊,终于想起来了……

第二本《萨姆,你觉得不舒服吗?》(初版于2002年),讲的是比较特别却也常见的状况——小宝宝生病却不肯吃药!还是在睡前,还是在安静的梅街上,很冷的夜晚,完成全部睡前仪式的萨姆突然咳嗽起来,妈妈必须在宝宝安睡之前让他喝下糖浆,可是,鬼灵精的小萨姆总能找出理由拒绝。怎么办?耐心且机智的妈妈几经尝试,终于想出了办法。最后,他们相拥在炉火边,一起等着……

第三本《萨姆,你能做到》(初版于2003年),讲的是梅街上一个雪花飘飘的清晨,小萨姆和妈妈一起为梅街的邻居们做蛋糕、送蛋糕。故事最有趣之处是,妈妈开车停在邻居家外面的公路上,而让萨姆一个人踏着厚厚的积雪,将一份份蛋糕放到邻居家门前(作为惊喜)。萨姆全部做到了!最后他发现还剩下两份蛋糕,原来是留给妈妈和自己的惊喜!

别看是三个很简单的故事,创作过程却历时三年。故事设定在一个安静的小镇街区梅街上,时间设定在渐渐变冷的秋冬季节,从大风吹得落叶纷飞的黑夜,到第一场雪即将落下的寒夜,再到厚厚积雪的清晨,似乎作者的确在暗示着某个发展的时序。小萨姆确实在三本书中逐渐成长,从不断索要亲亲(爱的承诺)的日常,到在小病中激发出来的勇敢,再到热心参与进而独立完成社区交往的适合任务——大小读者一定都会欣然赞许:“嗯,萨姆长大了!”但故事的叙事又在非常巧妙地重复,在变化中保持着相似的结构、相似的节奏,比如最初总是从梅街到萨姆的家开始,经过几次重复递进的互动,最后必然回到母子相拥的二人世界,再将镜头拉回梅街外景。而从第二本书开始,故事尾声部分,熊妈妈还要给萨姆讲一个“叫萨姆的小熊的故事”,这种亲昵的回顾游戏不但饱含爱的承诺,还有特别令孩子骄傲的欣赏与肯定。

这三本书的作者献词特别值得一提,它们都与“萨姆”有关,或是说“你知道为什么(献给你)”,或是“献给萨姆和凯特以及那些温暖的、舒服的夜晚。”,或是“献给萨姆。记得我们在百老汇大街上踩着厚厚的积雪散步的那天吗?”这位萨姆,正是作者艾米·赫斯特的儿子,而凯特是她的女儿。小熊萨姆的故事主要取材于和儿子萨姆一起成长的回忆,而艾米写这几本书的时候,已经年过半百,而儿子萨姆此时也已成年。

艾米出生于1950年,她是美国当代一位很有实力的童书作家,既写图画书也写儿童小说。她的作品曾获得过多个奖项,最值得骄傲的是获得1997年格林纳威大奖的《乘风破浪》(讲述一个东欧犹太女孩杰西移民到美国的故事)。尽管那个格林纳威奖主要是奖励给插画家P.J.林奇的,但特别打动读者的故事,当然与作者的贡献也分不开。艾米很擅长从日常生活出发,着眼于家庭关系。美国童书评论家对其作品的整体评价是:“她创作了数量可观的作品,反映了童年视角对家庭的关注,从生活的具体细节中呈现具有普遍意义的真理。”

艾米是一位特别注重平时观察积累的作家,她将自己搜集素材的方式称之为“做侦探”,所以总是充满好奇地“探听”别人的秘密,其实不过是生活中的鸡毛蒜皮。而这三本小熊萨姆的故事,显然来自她对自己与孩子的亲子生活的“探秘”。她并没有在儿子小时候就写下来,而是过了多年,等到孩子已经长大,忍不住回顾起那段美好的亲子时光。过往的一幕幕都是逝去的一个个瞬间,但在这亲历者与“作家侦探”看来,是不可磨灭的永恒的温馨回忆。

恰好,为这本书插画作者也是一位妈妈,三个孩子的妈妈,来自英国的安妮塔·婕朗。这个名字是不是很耳熟?是的,她就是超级畅销的《猜猜我有多爱你》的插画作者。不过,读者可能会觉得有点奇怪:这本书的插画风格似乎完全不同嘛!仔细比较一下,小熊和熊妈妈互动的姿态神情,与小兔子、大兔子互动的神态,骨子里面还是一脉相承的,但两本书的绘画技法的确颇有差异。《猜猜我有多爱你》采用的是柔和的水彩画,感觉更为恬静、浪漫,而小熊萨姆的故事是用浓重的丙烯颜料绘制的,有点儿油画的质感,尽管仍然很优雅,但笔触更为大胆、粗犷,感觉情感的表达更为浓重、热烈。

安妮塔出生于1965年,她从小就酷爱画画和动物,但年轻时并不确定要做什么,尝试过多种工作,包括在滑石粉厂、薯片厂当工人,去商店当售货员,到狗舍去帮忙养狗。她是在丈夫(一位古生物学家)的热情鼓励下到大学进修插画艺术专业的,没想到还没毕业就被著名的沃克图书公司挖掘,开始踏入童书插画行业。《猜猜我有多爱你》的成功是她始料未及的,这给她带来了巨大的声名和丰厚的稿酬,但并没有让她冲昏头脑。在那之后,她仍然在做着许多新的尝试,包括在插画创作中尝试新的突破、在设计领域的拓展。而在工作上她婉拒一切私活儿,只保持着舒缓的节奏,因为她要保留足够的时间与家人共享恬美的家庭生活。所以如今,他们一家子几乎是以半隐居的状态住在北爱尔兰。

由安妮塔用插画来诠释小熊萨姆故事中的亲情理念,显然是最适合不过的。安妮塔与艾米的家庭观念非常契合,两位妈妈都特别享受亲子生活中那些细腻却也俏皮的趣味。仔细品一品书中文字与图画中的细节,你会发现那位熊妈妈几乎随时随地都在跟小萨姆玩游戏,亲亲晚安是一个游戏,逗孩子吃药也是个游戏,拉孩子去给邻居们(最后也给自己)一个惊喜,仍然是在玩游戏。所以这三个看起来很日常、很简单的故事,居然读起来趣味盎然,原来是因为它们都在玩游戏。想想看,如果我们与孩子共同成长的亲子日常都像这般玩游戏,而甚少讲大道理,孩子的成长会不会更顺畅,我们的日常生活会不会更愉悦?

作为三个孩子妈妈的安妮塔也是深知孩子的,而且恐怕她自己就是没完全长大的孩子,所以她很乐意在图画世界里埋下更多好玩的细节。贯穿三本书的故事主线之外,有一只调皮的小狐狸,有时追树叶,有时玩雪球,有时好像也在堆雪人,有时还跟小鸟和老鼠成了好朋友。对了,《亲亲晚安》中就在房间里东奔西窜的小老鼠,让我忍不住联想起《晚安,月亮》中的小老鼠,都是很有故事的小老鼠,对吧?这只同样贯穿于三本书的小老鼠,在故事中担负着怎样的作用呢?

关于画面中的这种细节,建议在亲子阅读中不要主动给孩子指出来。大人可以读得舒缓一些,翻页稍微慢一点,孩子极有可能很快就能发现。等孩子发现,享受发现的惊喜后,再请教孩子“小狐狸的故事”、“小老鼠的故事”,他们一定能创造出不亚于小熊萨姆的有趣的故事……这当然也是作家与插画家这两位妈妈衷心希望的结果吧。

 

阿甲 写于202094日北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