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笔记]比得兔的人设与发展(一)

(2018-01-08 14:45:52)
标签:

阿甲说书

绘本

图画书

育儿

比得兔

分类: 泥巴推荐
[笔记]比得兔的人设与发展(一)
    比得兔作为童书世界最成功的角色之一,他的形象基本上是在1902年波特小姐出版的那本《比得兔的故事》中定格的:身穿蓝色短上衣、脚蹬一对木底鞋;对大人的说法很不屑,一副不知天高地厚的样子;行事莽撞、冒失,却也可以说活力十足,说干就干,尽管会惹上麻烦,但最终总能想法脱身。

    不过有两点容易被读者忽略:一是比得兔是个相当叛逆的孩子,波特小姐从他的叛逆中获得了很大的快感,也将此成功地传递给了读者;二是比得兔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角色,远比所定格的形象要复杂,它可以说是波特小姐性格某一面的投射。

    被教训的小捣蛋?还是,被鼓励的机灵鬼?

[笔记]比得兔的人设与发展(一)
    比得兔进入到波特小姐的故事中是在1893年9月4日(当年她27岁),她当时和家人在苏格兰的一处乡间庄园度假,那段时间她正痴迷于植物学方面的研究,尤其是对菌类的研究。她在写给前家庭教师兼闺蜜的儿子诺埃尔的信中,连写带画地讲述了比得兔最初的那个故事。信中画的比得最初登场时是正面对读者的,他和姐妹们每个的下面都有名签。这幅蹲着面对读者、没有穿衣服、完全是自然界的小兔子的形象,后来用到了书名页。



[笔记]比得兔的人设与发展(一)
[笔记]比得兔的人设与发展(一)

    信中的故事,兔子妈妈登场时,很安详地趴在沙洞前面,面对读者,背后沙洞口探出4个兔子脑袋,但无法分辨哪个出比得兔。后来出版的书中,妈妈是朝着沙洞孩子们的方向,但扭头看着读者,沙洞口探出3个脑袋,第4只兔子在最左边,只看到后半截,好像正要钻进沙洞——我们很有理由相信,这个不大愿意合作的家伙应该是比得。

[笔记]比得兔的人设与发展(一)

    这样的变化,在1901年圣诞节前波特小姐自费印制的黑白版《比得兔的故事》中已经出现,比得兔最初出场就与三个姐妹明显区分。这个版本没有经过编辑的参与,所以可以肯定,完全是波特小姐自己的想法。

[笔记]比得兔的人设与发展(一)

[笔记]比得兔的人设与发展(一)
    比得兔最初穿上短外套与鞋子时是背对着妈妈的,他的神情似乎透着点儿“不乐意”,当时的场景是妈妈出门前在跟孩子们交待,另外三姐妹披着红披风,围着妈妈,正在聆听教诲。有趣的是,妈妈身上的裙子也是蓝色的(不是红色),与比得兔蓝外套的蓝色相比,偏浅一点。再往后两页,妈妈单独对付比得兔,给他系上扣子,还一边叮嘱“不要调皮捣蛋喔!”——这似乎是在充分了解儿子秉性的基础上近乎怂恿的“提醒”。再下一页,妈妈出门了,更有意思的是,出门的妈妈换上了棕色裙子,却披上了红披风、戴上红兜帽——宛如“小红帽”!更为奇特的是,明明是万物勃勃生长的季节,这个妈妈“小红帽”经过的树都是光秃秃的,出于特别的谨慎,她还拿着一把雨伞!


[笔记]比得兔的人设与发展(一)
[笔记]比得兔的人设与发展(一)
    反过来再想想比得兔的处境,妈妈给他系扣子的时候,难道没有发现:那件蓝色短外套已经太紧了!后来在麦格先生的菜园子里,比得兔就是因为短外套上的扣子才被挂在网上,如果不是他及时从外套里挣脱出来,不穿鞋子,光着身子,四脚翻飞地逃走,恐怕就会跟他爸爸一样,被做成兔肉馅饼了!

[笔记]比得兔的人设与发展(一)

[笔记]比得兔的人设与发展(一)
    所以,比得兔的叛逆是必须的!他明明是只兔子,却要被约束成“文明人”的样子,他也许只能选两条路:像姐妹们那样成为乖乖小兔子,或是像爸爸那样成为兔肉馅饼——可是比得兔选择了第三条路:保持天性,像野兔那样活下来!

    如果考虑到波特小姐当时的处境,她多少也可以说被困在那个富裕的维多利亚中上产家庭中,她面前看来也只有两条路:一辈子守在家里做个伺候爹妈、帮忙打理家务的老姑娘,或是甭管喜欢不喜欢、找个门当户对的人家嫁出去,从原有的家庭中独立(却也同时附属于未来的丈夫)。她在很不确定地尝试第三条路……

    “吃”的问题至关重要

    最初读到《比得兔的故事》时,很容易得出印象:这个故事最终还是想给孩子一个教训,一定要听妈妈的话!因为在故事的结尾,比得兔还是因为自己不听妈妈话的冒失行为而得到了惩罚——他的姐妹们吃到了美味的晚餐,而他却只能在床上躺着,还不得不喝甘菊茶(据说还有点儿下泻的功效)。在妈妈给他煮药,姐妹们在围观的那幅图里,比得兔在画面的远处,躺在床上,样子小小的,瞪着眼睛,在阴影处颇有点委屈和沮丧的感觉;再看前面书名页对着的那幅画面,妈妈在床边准备喂药,在1901年波特小姐自行印制的版本中就有这幅图了,画面中的比得兔躲在被子下面,我们只看到他的手和尖尖的大耳朵,可以想象这位天不怕地不怕的“小英雄”是多么怕喝甘菊茶!

[笔记]比得兔的人设与发展(一)

[笔记]比得兔的人设与发展(一)
    但尽管如此,对看过这本书的小朋友,愿意成为比得兔,还是学他的姐妹成为乖乖小兔子?我相信绝大多数小家伙宁愿选择比得兔,为什么呢?我们且不说比得兔在菜园子里的一番惊险刺激的追跑打闹,单说“吃”这件事,这本来就是《比得兔的故事》中的头等大事。比得兔的爸爸曾被做成“兔肉馅饼”,妈妈出门去买面包,姐妹们去采黑莓,比得兔到园子里大吃大嚼,麦格先生在园子里种菜,猫在池边盯着金鱼,过路的老鼠嘴里含着豌豆……所有的行为几乎都指向口腹之欲,也是基本的生存本能。所以最终的“惩罚”也回到了“吃”。

[笔记]比得兔的人设与发展(一)
    比得兔真的在吃的问题上受到惩罚了吗?显然,在吃的质量和痛快程度上,他完胜了几个姐妹。他在菜园子里吃的东西,都是兔子真正爱吃的东西,而且他显然吃过量了,还得找些荷兰芹来消食!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他可能把所有姐妹们能吃的分量都吃下了肚。而他的三个姐妹呢,她们很乖地采摘了一些黑莓,如果你留意看她们采摘的过程,几只黑鸟(就是后来没有被稻草人吓到的那几只黑鸟吧)一直在忙着“帮”她们吃采到篮子里的黑莓!——这幅画面在1901年的版本中是没有黑鸟的,波特小姐在1902年的彩图版中加上黑鸟应该别有用心吧。——对了,你会不会觉得在整本书中,鸟类都是比得兔的同党?

[笔记]比得兔的人设与发展(一)

[笔记]比得兔的人设与发展(一)
1901年自费印刷版插图(供比较)

    比得兔的姐妹们非常听话去采黑莓,她们也确实采到了不少黑莓,尽管被黑鸟们也吃了不少,但她们看来并没有一边采一边吃(换了比得可能大不相同),于是晚上她们得到了奖励:吃妈妈买来的面包、牛奶,再加自己采的黑莓!——如果你是比得,会乐意跟她们交换吗?实际上,她们完全可以在采黑莓的时候就吃个痛快,但她们选择等到晚餐时再吃,因为她们更在乎妈妈夸她们是“乖乖小兔子”!

[笔记]比得兔的人设与发展(一)
[笔记]比得兔的人设与发展(一)

    这大概也是《比得兔的故事》之所以能经久不衰的原因吧。它很可爱,看起来好像也有给孩子的教训,所以大人们很喜欢,愿意读给孩子听;孩子们也很喜欢,因为“教训”的背后另有一番捣蛋鬼的得意,虽然有点含蓄,但孩子们都很清楚,他们乐意成为比得兔与波特小姐的同党。

    (未完待续,下一集链接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