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那个在地狱中苦苦挣扎的人

(2014-10-12 10:15:29)
标签:

杂谈

那个在地狱中苦苦挣扎的人

抽时间看了第二遍《亲爱的》,才知道应该怎么去评价。这部影片有不足,比如说整体基调商业了点,有些地方粗糙了一点,但它的闪光之处依然像探照灯一样把我笼罩在一片辉煌中。对我来说,这是一部9分电影,是中国电影的杰作。

从赵薇入手吧。赵薇是一个曾经被称为票房毒药的女人。自从小燕子后,她演的电影,无一让人满意,到了《赤壁》,她又回复到愣头愣脑的女汉子本色,兜兜转转那么多年,又无奈地回到起点,不禁让人想到,这个女人的表演艺术也就这个高度了。然后直到《致青春》,赵薇忽然就以导演的身份放了一颗卫星,用一部电影把之前在所有电影里欠下的债给还了。这一次的赵薇导而优则演,以中国票房最高女导演和母亲的身份饰演人贩子的老婆,奉献出一次伟大的表演,她的表演赋予了这部电影新生,对于我来说在她出场之后这部电影才真正开始。

这可能是因为影片的前半部分太平铺直叙了。寻找孩子的过程基本上是黄渤一个人的单线条表演,包括孩子是如何被找到的,都交代得太模糊和突兀。陈可辛用了很长的篇幅所达到的唯一目的就是积累起对人贩子的恨。我们希望看到他被绳之以法我们希望看到他痛哭流涕我们甚至希望看到他被痛打一顿。

奇异的是,赵薇出场后,影片实现了所有这些愿望。在这些暴力的愿望被实现的过程中我们逐渐接受了赵薇这个表面上的反面人物。我们发现在本质上赵薇和黄渤一样,黄渤要找回的是他的亲生孩子,赵薇要找回的是她丈夫拐来的孩子。和黄渤的寻找所不同的是,赵薇知道孩子在哪,但是却无缘得见,她要证明孩子是她的,她所寻找的是孩子属于她的那份证据。黄渤寻找到孩子的机会很渺茫,赵薇重新找回孩子的机会比黄渤更渺茫。

当一个人消失了,你要去寻找,当你把他找到了,你要寻找他属于你的证据,当你找到他属于你的证据当你拥有他了,你还要继续寻找他对你的那份归属感。这套分三个层次的逻辑在影片中由张译、黄渤、郝蕾和赵薇等人联袂奉献。他们每人都在其中一层苦苦挣扎。在某种意义上,这是他们的三层地狱,但也未必不是他们的天堂。

我相信当鹏鹏主动牵住郝蕾手的瞬间,天堂之门已向她敞开。

人为什么活着?这部电影用一个残酷而又温暖的事实解决了这个问题:交给你一个你爱的人,然后你要用足够长的时间去证明你爱她,证明你有这个资格去爱她。“那孩子,多久才叫的妈?”是的,要多久?

这是属于人性的最重要的逻辑之一,其实我们全部的人生不就是在这套逻辑里么。

这套逻辑,是这部影片让我着迷的灵魂。类似的电影我记得还有一部叫换子疑云,是一部很优秀的电影,但那部电影在这种人性逻辑上的探寻没有陈可辛走的这样远。

从甜蜜蜜到亲爱的,陈可辛果然是要在永恒的寻找主题中才能拍出好电影的导演。

只有一个问题没有被回答,那就是他有没有资格被你爱?除了郝蕾的老公,所有人在面对这个问题时都未曾犹豫过,哪怕是母亲已经疯掉的佟大为。我承认这才是这部电影最打动我的地方。哪怕是那些曾经动摇过的感情,在这份坚不可摧的信仰面前也重新变得结实起来。这种贯穿全片的信仰近乎偏执,它要求你完全无条件的付出,它要求你明知是地狱,也要跳下去,因为地狱和天堂本就是一体。

黄渤找孩子我们可以理解,人贩子的老婆找孩子,乍一看很荒谬,不可以理解,《亲爱的》这部电影就是用来化解这种荒谬的,它让我们明白,黄渤生命中的亲爱的,也是赵薇生命中的亲爱的,黄渤的天堂,就是赵薇的地狱。当黄渤身处地狱时,他是影片的第一视角,当他找到孩子后,影片的视角转移给了郝蕾,转移给了赵薇,这个视角只属于那些身处地狱的人。影片的结尾是开放式的,因为它无法解决总有一个人要留在地狱中的设定。这个设定不是人类自己设定的,而是上帝设定的。人类面对这个难题的解决办法只有一个:怀孕,背叛之前的孩子。在影片中,两次怀孕都成为了令人悲伤的事情,悲伤的怀孕和人贩子的老婆找孩子一样,看起来都很荒谬,但对于那个在地狱中苦苦挣扎的人来说,荒谬就是他的生存逻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暗店街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