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城管和钉子户的故事

(2010-12-18 00:47:10)
标签:

杂谈

分类: 影评

有这样一个群体,叫中国导演,还有这样一个群体,叫中国观众,这两个群体之间的关系,以前类似于我们和城管之间的关系,导演是城管,观众是纳税人,观众买了票交了税,还得看城管的脸色,说哭就得哭,说笑就得笑,不让摆摊就不能摆摊,房子说拆就拆,但终于有一天,观众怒了,导演让哭的时候敢笑了,城管来拆房子的时候敢当钉子户了。今年的国产电影,这种城管强拆的势头又在抬头,无论是《西风烈》,还是《赵氏孤儿》,我们发现,导演们想表达的东西,我们作为观众是无论如何也理解不了的,观众和导演之间,永远存在着一条不可逾越的代沟,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我们本期周刊,讲述的就是城管和钉子户的故事。

 

《西风烈》
导演在耍酷,观众很无助
《西风烈》的预告片告诉我们,这部电影很好看,《西风烈》的演员阵容、《西风烈》的前面三分之一都在反复告诉我们:这部电影真的很好看!但是,看到后面的时候,我们实在要很不好意思的告诉导演:我们承认你很酷,但是我们真的很无助,请帮我们打120我们实在很需要救护……
纵然时间已经过去数月,可我们回忆起《西风烈》的时候,那一幕幕难忘的镜头就又涌上心头:段奕宏莫名其妙地端着枪跑来跑去,吴镇宇这个莫名其妙的小偷,一群马莫名其妙地冲到公安局里,还有片尾那莫名其妙的冷枪……这些场面,配以沙漠风光,追车特效,让人销魂的泻药广告,就构成了这样一部让人无比纠结的电影。在这样的电影里,身为一个观众,你刚想为上一个镜头叫好,然后下一个镜头就能让你很崩溃,当你正在崩溃的时候,你忽然发现,下一个镜头又在和你的G点发生亲密接触,高潮呼之欲出,观影过程和传说中的打摆子有得一拼:忽冷忽热,忽上忽下,忽如一夜西风来,多少泻药都无效。
导演高群书把酷从头耍到尾,他认为,那些走进电影院的观众只需要看到一个酷字就能满心欢喜地离去,去药店买一盒电影中宣传的那个牌子的泻药,吃了回家睡一觉,醒来后积极向上地面对生活——很明显他错了,因为观众是人,不是实验室的小白鼠,更不是他在《风声》里严刑拷打的白小年,观众去电影院,是去看电影的,而不是去玩SM。

 

《赵氏孤儿》
导演很高尚,电影很无耻
《赵氏孤儿》已经在网络上被提名金酸梅奖了,提名理由是:作为导演,连编剧的活一起包办,还替其他编剧署名,代其他编剧挨骂,这是什么样的精神,这是毫不利已专门损人的精神。看完全片后,很多观众一致评价:“要是影片在主角鲍国安死后就结束该是多棒的一部片啊。”
陈凯歌总是想站在无耻的对立面,这在他评价《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的那句话就能看出:人不能无耻到这个地步。但事实上陈凯歌的形象从来就没有高尚过,他总是能和各种无耻行为发生亲密接触,《赵氏孤儿的》编剧署名权问题,还有“票房偷挪门”等事件,给这部改编自古典名著的电影一次次抹黑。而即使从电影本身来说,《赵氏孤儿》也只是一部平庸之作,莫名其妙的改编,虎头蛇尾的叙事,时有雷人之处的对白,这些都不得不让人怀疑陈凯歌作为一个导演的能力。纵观陈凯歌这么多年的电影,其实真正称得上传世之作的,只有《霸王别姬》。而《霸王别姬》的成功,或许要归功于它异常强大的主创阵容:出品人徐枫,原著李碧华,编剧芦苇,摄影顾长卫,主演张国荣和张丰毅……据说陈凯歌是在不情愿的状态下接受这部片的。结果在那之后,陈凯歌成为了一代宗师,而这个一代宗师,再也没拍出水准像《霸王别姬》那样的佳片,就连水准接近的作品都没有——从去好莱坞拍的烂片《温柔地杀我》,到回国后拍的《无极》,都只能让他成为一个玩笑,现在陈凯歌在本应最拿手的领域再次交出了《赵氏孤儿》这样一份平庸的答卷,这,不能不让人深思。无论一个导演再如何标榜自己很高尚,但是如果他的作品一直是这么无耻的话,他肯定也是高尚不起来的。

 

《大笑江湖》
导演挠脚心,我们在受刑
我们可以这样评价《大笑江湖》:这是一朵烂片中的奇葩。说它烂,是因为它的确很烂:没有一点原创性,故事东拼西凑,角色上蹿下跳,表演乱七八糟,而说它是奇葩,是因为导演可以毫无愧色地把这一切呈现到观众面前,异常诚恳,异常有自信,打个比喻的话,那就是过年的时候你看见一个人端了一大盘热气腾腾的东西兴高采烈地找你拜年,等走近了你才发现,原来那盘装的不是饺子,而是屎……
林熙蕾在《剑雨》中和郑宇成演对手戏之后,在《大笑江湖》中的对象变成了小沈阳。这是一个多么悬殊的反差啊,就好比陈冠希曝完张柏芝的艳照之后,再曝凤姐的艳照……从这个联想我们可以知道,这个反差并没有起到幽默和搞笑的作用,它起到的是让人反胃的作用。《大笑江湖》从开始到结束就是这样的一部电影,编剧宁财神和导演朱延平就像两个拙劣的洗脚工,跪在地上给我们做足疗,但是我们发出的不是销魂的呻吟,而是像小沈阳一样的杀猪一般的嚎叫。
仅仅只是这两年,我们就可以看到,类似《大笑江湖》这样的电影有很多:《一石二鸟》、《龙凤店》、《三枪拍案惊奇》、《嘻游记》……这样的电影见多了,我们就会发现,这些导演们并非来自火星,他们顶多是地球非正常人类研究中心的资深研究员,而他们研究的课题是:如何把喜剧拍成悲剧。

 

历史上的此类影片
《英雄》
观众的感受和导演想表达的东西截然相反,《英雄》是始作俑者,也正是《英雄》开始将“笑场”的概念引进到中国的电影市场。这是个让人深思的现象,因为在《英雄》之前,导演在银幕上玩悲情,观众在台下不亦乐乎的场景在中国并不存在,如果导演拍的是喜剧,观众要么大笑,要么微笑,总之是很有礼貌,看完后顶多谨慎地互相询问:你笑了吗?是不是我笑点太高了?如果导演拍的是悲剧,观众要么大哭,要么很严肃,看完后没哭的还是互相询问:难道我是冷血动物?但这种和谐的局面,在《英雄》的那一年被彻底打破,在又一次导演对观众说“来,给大爷我哭一个”的时候,观众却集体露出了诡异的笑容,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谈笑中,多少导演的清誉灰飞烟灭,多少导演流着泪拍完的悲剧大片,没有被煽到情,却被扇足了耳光。

 

《天地英雄》
从《英雄》到《天地英雄》,我们懂得了一个道理:凡是和英雄有关的电影,都值得我们怀疑。《天地英雄》比《英雄》惨,因为《英雄》好歹还能让人发笑,而《天地英雄》停留在了哭笑不得的层面上;张艺谋拍完了《英雄》,在创造票房新高之后还能够反弹,拍出了《十面埋伏》这样伟大的喜剧片,而《天地英雄》的导演何平一直到现在都没缓过劲来……抄袭韩国电影《武士》的新闻,让《天地英雄》一直处在一个尴尬的地位,而叙事手法上的幼稚,很多历史常识性错误,近似儿戏的结尾,都让人对这部所谓的历史大片哭笑不得。这部电影入选这个名单,唯一让人质疑的一点就是:导演何平想表达的东西是什么呢?很多年过去了,这样水准的电影,或许在中国电影史上不会再出现,但是它永远在影史上有一席之地。

 

《十面埋伏》
毫无疑问的是,在这些年来的中国影坛上,在福布斯爆笑电影排行榜上,《十面埋伏》绝对可以排在前五名之列。直到今天,仍然有许多人在怀疑张艺谋拍摄此部电影的动机:他究竟是想煽情还是想演小品?而事实很可能是,张艺谋想煽情,但是观众看到的是小品,这个小品的笑点就是宋丹丹,就是刘德华的普通话,就是笑果绝佳的众对白,就是片尾死来死去都死不了的章子怡……很多年过去了,张艺谋用《山楂树之恋》超越了《我的父亲母亲》,用一个印象实景歌舞超越另一个印象,他正在拍摄中的《金陵十三钗》或许能超越他之前的所有电影,但是他的《十面埋伏》在喜剧电影史上的地位,是注定无法超越的,《三枪拍案惊奇》超越不了,任何电影都超越不了。

 

《夜宴》
冯小刚在这部电影中犯的最大的一个错误,就是他让葛优去当男一号。这个错误和张艺谋让宋丹丹去演《十面埋伏》的性质是一样的,冯小刚完全没有接受张艺谋的教训,反而变本加厉地让一个喜剧演员去挑一部悲剧的大梁,就此打造出他职业生涯最大的滑铁卢。从《夜宴》之后,冯小刚知耻而后勇,拍出了一系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的佳作,比如《天下无贼》、《集结号》和《唐山大地震》,这些佳作的最大特点就是,他让观众哭的时候,观众肯定不会再笑了。

 

《无极》
中国影史上最大的一个玩笑就是陈凯歌的《无极》了。在某种程度上,《无极》已经成为无耻的代名词:一个所谓的大导演,找了那么多的明星,花了那么多钱,糟蹋了那么多优美的风景区,结果拍出来一个让观众拍案而起的大烂片,他的职业道德何在?有关《无极》的解读,可参照《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有关陈凯歌的解读,可参照前面对《赵氏孤儿》的解读,有关职业道德的解读,我们可以找随便谁,但千万别找陈凯歌,因为他很可能是那个最没有职业道德的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