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笔记 |
今天MSN上几乎每个人的签名都与家乐福有关。
90年代中期,北京方庄小区的第一家大型超市开业,是法资的,中文名叫“康地祥”。这个名字很好,外资超市第一次让我见到了人类科技发达到足以把那么多货物堆放在一起。康地祥的商品非常齐全,而且价格便宜,当时很多人坐着公车从北京的各个城区赶来这里买东西。
后来康地祥退出了中国市场,成为绝唱,该超市几乎是偷偷摸摸地将名字改为“家乐福”,时间不可考。方庄重感情的老人拒绝接受这个新名字,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去该超市的时候,总是习惯性地把家乐福唤做康地祥。不过毕竟是家乐福让我见识了很多新事物。20世纪末我写过一篇文章,专门提到了家乐福中的书架,文中写道“然而,书还是摆脱不了“商品”的身份,并且堂而皇之地和袜子肥皂摆在了一起。我每次去家乐福时,都会不自觉地双手插兜绕开书架,脸上一副漠然的神情。我知道自己很可笑,可我只是不愿意看见书沦落风尘。我不喜欢它和袜子面包之类的东西离的那么近 虽然大多数的书已经和这些东西没什么区别了,可我还是觉得不安,为那一小撮被误解了的精英抱不平。”
该文的名字叫《书的流离失所》。直到今天,我也没在家乐福里买过一本书。
那时候北青报上有个栏目,我非常喜欢,栏目的名字叫“真实的荒谬”,后来还结集成书。那还是个全民腰挎BP机的年代,我记得其中有一则真事是这样的:一个人让呼台给朋友留言,说自己到家乐福门口等他。结果朋友失约,后来几经周折见面之后把BP机给他过目,他看到BP机上显示出这样一行汉字:我到家了,伏在门口等你。
那时候还没有女朋友,总是很羡慕在家乐福里推着车散步的那些穿睡衣拖着鞋的情侣,两个人睡眼惺忪,从他们的推车,可以想象出他们的晚饭,可以想象出他们的家,可以想象出他们何时回复到一个人。后来我总算实现了这个梦想,再后来到昆明之后,和女朋友第一次去家乐福的时候,心潮居然还会澎湃,总觉得两个人一起在家乐福里推着车,隐含着一种难言的幸福。
今天看到MSN上众人的签名,整齐划一,很震撼,和《意志的胜利》一样让我感到震撼。
90年代中期,北京方庄小区的第一家大型超市开业,是法资的,中文名叫“康地祥”。这个名字很好,外资超市第一次让我见到了人类科技发达到足以把那么多货物堆放在一起。康地祥的商品非常齐全,而且价格便宜,当时很多人坐着公车从北京的各个城区赶来这里买东西。
后来康地祥退出了中国市场,成为绝唱,该超市几乎是偷偷摸摸地将名字改为“家乐福”,时间不可考。方庄重感情的老人拒绝接受这个新名字,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去该超市的时候,总是习惯性地把家乐福唤做康地祥。不过毕竟是家乐福让我见识了很多新事物。20世纪末我写过一篇文章,专门提到了家乐福中的书架,文中写道“然而,书还是摆脱不了“商品”的身份,并且堂而皇之地和袜子肥皂摆在了一起。我每次去家乐福时,都会不自觉地双手插兜绕开书架,脸上一副漠然的神情。我知道自己很可笑,可我只是不愿意看见书沦落风尘。我不喜欢它和袜子面包之类的东西离的那么近 虽然大多数的书已经和这些东西没什么区别了,可我还是觉得不安,为那一小撮被误解了的精英抱不平。”
该文的名字叫《书的流离失所》。直到今天,我也没在家乐福里买过一本书。
那时候北青报上有个栏目,我非常喜欢,栏目的名字叫“真实的荒谬”,后来还结集成书。那还是个全民腰挎BP机的年代,我记得其中有一则真事是这样的:一个人让呼台给朋友留言,说自己到家乐福门口等他。结果朋友失约,后来几经周折见面之后把BP机给他过目,他看到BP机上显示出这样一行汉字:我到家了,伏在门口等你。
那时候还没有女朋友,总是很羡慕在家乐福里推着车散步的那些穿睡衣拖着鞋的情侣,两个人睡眼惺忪,从他们的推车,可以想象出他们的晚饭,可以想象出他们的家,可以想象出他们何时回复到一个人。后来我总算实现了这个梦想,再后来到昆明之后,和女朋友第一次去家乐福的时候,心潮居然还会澎湃,总觉得两个人一起在家乐福里推着车,隐含着一种难言的幸福。
今天看到MSN上众人的签名,整齐划一,很震撼,和《意志的胜利》一样让我感到震撼。
前一篇:转:爱国主义是流氓的最后庇护所
后一篇:笔记080417柯洛弗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