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球评 |
在德国世界杯开始之前,我在猜测一个数字,那就是:每场比赛一结束,全中国会有多少人在凌晨5点钟的时候,红肿着双眼,打开电脑写球评。
当我在年初看见徐静蕾等人在新浪的博客上除了写字之外,还开始秀自己的书法,贴家庭照片甚至是X光骷髅照的时候,我倒吸了一口凉气。想当年,我还是一个会计的时候,遭遇过一次聚餐,席间的十个人里,有八个人是干会计或者正准备当一个会计的事实,也让我抽了一口异曲同工的凉气。
抽了那一口凉气之后,我就决定不再继续会计这份没有前途的职业了。改在写字的道路上走了这么多年之后,今天的我又一次发现竞争的日益残酷,生存环境的愈发险恶。
以前这些明星不过是演演电影,上上报纸。后来人家三栖了,再后来人家不光演电影出唱片,还在杂志上开专栏,找枪手写自传,把衣服脱了拍写真……现在,这些明星终于进化到了写球评的高度。
这就没辙了。咱们这还琢磨怎么赚那千字五百的稿费呢,这些文艺垄断巨头的VIP会员们已经逐步蚕食了所有的文艺战线,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文艺托拉斯,如同下达文件一样全国十几家媒体同步传送,并且开始挣那几十万的球评润笔费了。咱再怎么在专业上下功夫,敌不过人家文艺产业化形成的品牌效应啊。
我最开始看球评,始于80年代末期,在《足球》报上看到王俊写的球评。那时候全国就他一个知道球评这种前卫的文体,我颤抖着抚摩每一期的《足球》报,不敢想象议论文里居然可以放进如此之多的华丽辞藻。
那时候媒体远没有今天发达,能看到的足球比赛,只有每周一次的意大利甲级联赛,还不是直播。了解足球的主要渠道,除了《足球》报之外,就是和我的初恋同步出现在我生命中,王俊写的球评。
多年以后,我的生命里没了《足球》报,老六的饭局里却多了一个大仙。某日,大仙向我约球评的稿子,我才知道,大仙就是当年的王俊。那一刻,我百感交集。
就和任何一个女孩都可以当“超级女声”一样,今天无论谁都可以当一个球评家了。徐静蕾写球评了,李宇春写球评了,有博客的都写了,跑不动的胖子也开始写了。这些都不能阻挡我思索一个问题:作为一个球评家,他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我认为,每逢足球赛季的周末,他的夜晚不应该在酒吧中虚掷,而应该是拿着电视遥控器守在ESPN、中央五套和东方卫视的频道前;在白天,他的身影应该出现在某个足球赛事的比赛场上,只要他的眼睛强过青光眼的戴维斯,身材没有胖成今天的罗纳尔多,这,就应该是他作为一个球评家应尽的义务,这也是我想对普天下的伪球评家说的话。
当我在年初看见徐静蕾等人在新浪的博客上除了写字之外,还开始秀自己的书法,贴家庭照片甚至是X光骷髅照的时候,我倒吸了一口凉气。想当年,我还是一个会计的时候,遭遇过一次聚餐,席间的十个人里,有八个人是干会计或者正准备当一个会计的事实,也让我抽了一口异曲同工的凉气。
抽了那一口凉气之后,我就决定不再继续会计这份没有前途的职业了。改在写字的道路上走了这么多年之后,今天的我又一次发现竞争的日益残酷,生存环境的愈发险恶。
以前这些明星不过是演演电影,上上报纸。后来人家三栖了,再后来人家不光演电影出唱片,还在杂志上开专栏,找枪手写自传,把衣服脱了拍写真……现在,这些明星终于进化到了写球评的高度。
这就没辙了。咱们这还琢磨怎么赚那千字五百的稿费呢,这些文艺垄断巨头的VIP会员们已经逐步蚕食了所有的文艺战线,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文艺托拉斯,如同下达文件一样全国十几家媒体同步传送,并且开始挣那几十万的球评润笔费了。咱再怎么在专业上下功夫,敌不过人家文艺产业化形成的品牌效应啊。
我最开始看球评,始于80年代末期,在《足球》报上看到王俊写的球评。那时候全国就他一个知道球评这种前卫的文体,我颤抖着抚摩每一期的《足球》报,不敢想象议论文里居然可以放进如此之多的华丽辞藻。
那时候媒体远没有今天发达,能看到的足球比赛,只有每周一次的意大利甲级联赛,还不是直播。了解足球的主要渠道,除了《足球》报之外,就是和我的初恋同步出现在我生命中,王俊写的球评。
多年以后,我的生命里没了《足球》报,老六的饭局里却多了一个大仙。某日,大仙向我约球评的稿子,我才知道,大仙就是当年的王俊。那一刻,我百感交集。
就和任何一个女孩都可以当“超级女声”一样,今天无论谁都可以当一个球评家了。徐静蕾写球评了,李宇春写球评了,有博客的都写了,跑不动的胖子也开始写了。这些都不能阻挡我思索一个问题:作为一个球评家,他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我认为,每逢足球赛季的周末,他的夜晚不应该在酒吧中虚掷,而应该是拿着电视遥控器守在ESPN、中央五套和东方卫视的频道前;在白天,他的身影应该出现在某个足球赛事的比赛场上,只要他的眼睛强过青光眼的戴维斯,身材没有胖成今天的罗纳尔多,这,就应该是他作为一个球评家应尽的义务,这也是我想对普天下的伪球评家说的话。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