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人间冷暖 |
捐
每年,我们都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捐助,去年7月,娟子确诊了胃癌,我回家给她拿东西,她要让我带来的就包括一个信封,里面有准备好给“时尚希望小学”的2000元捐款。
我们助学,还有挺好玩的事,我在网上搜娟子的名字,发现有一个春蕾助学计划,需要捐助的女孩,也叫原晓娟,就联系捐助她上学,结果她还有个妹妹,叫原丽娟,也一起捐助了,现在两个小姑娘已经读完了小学。上中学了,好象当地的报纸还说到此事。
春节,儿子天天在家,一个人玩,脾气就有些急,不是很听话的,昨天晚上,我们一起吃饭回来,已经8点多了,有个中年人骑了一辆三轮车,带了个女孩卖西瓜,我们买了一个,跟了父亲卖西瓜,小女孩的脸上长满了冻疮,看女孩可怜,西瓜的钱是16元,我付钱时,娟子说其余的钱不用找了,卖瓜人却不干,一定找了钱给我们。
回家和儿子说起人生活不容易,有多少人需要帮助,正好宇凌阿姨今天还给了他押岁钱,还有以前他自己积攒的钱,动员他捐出来资助农村想上学的小朋友。有晚上那个小姑娘的印象,康康同意捐300元出来,把钱交给了我。
今天到网上去找捐助对象,正是春节期间,还真不好找,春蕾助学网一个待资助的孩子也没有,格桑花助学网也没孩子,有一个帖子好玩“孩子紧缺,请大家不要急”。如果有一天没有孩子需要助学,那该多好,帮助康康预约了,只要有需要捐助的小朋友,就帮助他把钱捐了。
对于捐助有不少人有不同的看法,前几年,在家乡的论坛上,有人为一个患重病的农民寻求捐助,竟然有些“文化人”出来大谈资源分配问题,阻止大家捐助,我是愤怒的不能控制,你可以不捐,但是你怎么能阻止别人捐助?许多问题有些人一说起来,就是国家应该解决的,但是国家这么大,能把所有问题解决了?就是发达国家慈善事业也是社会机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很多事都是需要通过民间的办法去解决。所以对于那些道貌岸然的“聪明人”,我是非常痛恨的。
这个世界我们是救不了所有人,但是我们能帮助一点别人,就应该出力帮助。我还听人跟我过“大剩”、“小剩”之说,说实话我烦那些所谓“大剩”之说,小事不做,真能做出大事改变这个国家,改变这个社会?大部分还不是嘴的上功夫。所以我还是相信,能做一点,就做一点,能帮一把就帮一把。
我会这样,我希望我的儿子也能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