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智慧電網推動節能減碳

(2010-04-25 22:59:42)
标签:

财经

分类: 大势

◆智慧電網目的為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智慧電網(smart grid的概念是將供電端到用電端的所有設備,透過感測器連接,形成綿密完整的用電網絡,並對其中資訊加以整合分析,以達到電力資源的最佳配置,藉此降低成本、提升可靠性、提高用電效率。整體智慧電網包含:發電廠自動化、變電所自動化、饋線自動化、先進讀表基礎建設、家庭網路和設備。

近幾年,在國際能源與氣候議題持續發酵下,由歐美國家開始投入智慧電網,訴求為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提升電網可靠度與能源安全。傳統電力配置,資源缺乏合理配置,導致能源及金錢損失;採用智慧電網,不僅主管機關得以對用戶的用電情形得以完全掌握,個別用戶也可以透過自家電表,掌握區域的用電情形,然後為自家的用電進行時間規畫;整體而言,能降低用電尖峰負荷、減少未來發電廠投資,防止大規模停電。

對企業而言,除了節省電費,最大實惠是協助企業減碳,有利企業符合各項日趨嚴格能源部及國際排碳標準。

◆智慧電表為電網升級第一步

智慧電網用來調配用電供需平衡,故需進行電網即時控制及能源需求管理,故需具雙向溝通功能之智慧電表(smart meter配合,許多國家以佈建ami(advanced metering infrastructure,先進電表系統做為電網升級第一步。

智慧電表比傳統電表增加通訊功能,會透過電信基地台發射用電指數給資訊中心,同時透過「in home display」裝置隨時了解自己用電量變化,並預知當期電費開支,不但節省人工抄表人力,用電大戶亦可監控用電變化,在尖峰期間控制用電量,也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依能源研究機構abs 統計,2008 年全球電表需求量為132 百萬顆,2012 年全球電表需求量將成長至176 百萬顆,年複合成長率7.5%;近期全球由歐洲、北美開始推動智慧電表換裝計畫,年複合成長率達11%。

基本智慧電表指連接電表和室內終端使用之間系統,完整智慧電表為可聯繫電力部門、智慧電表和終端使用者三者間資訊系統。歐美大型電表廠商耕耘智慧電表已久,電力市場重視長期穩定合作關係,其他廠商切入不易;台灣廠商若欲切入則以與大廠合作較具機會,且台灣為電子產業重鎮,網通及半導體等具競爭優勢;另外,對初踏入智慧電表之台灣廠商而言,台灣及中國大陸市場較具地緣機會。

◆先進國家陸續推動智慧電表及智慧電網發展

全球各國家自2008 年以來陸續推動智慧電網、智慧電表的發展,其中以美國、西歐、北歐等國家最積極。西歐國家主要為英國、荷蘭、芬蘭、瑞典、丹麥及義大利等。亞洲國家以日本及韓國最積極,日本在關西地區由關西電力公司推動數位電表導入與驗證工作,規模達1,200 萬戶,亦規劃2020 年國內5,000 萬家庭均換成智慧電表;韓國亦與美國業者合作推動;其他如印度、澳洲、紐西蘭等也推動中。根據研究機構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估計,全美國建置智慧型電網約需1,650 億美元,即每年投資80 億美元,持續投資20 年。

◆台灣地區及中國大陸均具智慧電表規劃時程

台灣地區智慧電網的發展已逐步展開,經濟部提出「推動智慧型電表基礎建設」,為2010 年經濟部能源局重點推廣項目;目前已50 家工業用戶安裝測試,住商用戶則有台北市五分埔、烏來信賢村及北市安和路國家大樓已進行智慧電表安裝與測試。未來短期目標為2012 年完成2.3 萬工業用戶100%安裝智慧高壓電表,掌握58%用電量;2015 年前住宅和一般商用低電壓電表佈建百萬戶,中期則為以滲透率600 萬戶為目標,長期完成1200 萬具低壓用戶電表換裝。台電用電量以需求面統計,工業占51%、住宅佔19%、服務20%;台灣用電以工業比重最高,故由工業用戶開始安裝;目前測試用戶數據而言,節電率約5%,未來應可望再增加。

台電之智慧數位電表內設有晶片模組,可記錄用戶三十二種用電行為模式,每十五分鐘將用電紀錄轉為數位訊號,回傳給台電各區電力調度中心,直接掌握用戶用電習慣與度數。經濟部估算,低電壓用戶完成600 萬戶須斥資360 億元,包括系統設備、中間傳輸集中線,及中央控制系統等投資。主要投入除電機業者生產電表外,包括核心計量晶片、通訊及軟體等關聯產業,目前晶片仰賴進口,電表為國產貨,若此「推動智慧型電表基礎建設」能扶植國內產業,未來目標為進軍國際市場,包含大陸市場。中國大陸預計2020 年前裝置近3 億顆智慧型電表,台灣若能取得5%市占率,產值估可逾400 億元。

◆相關產業包含工業電腦、網通傳輸、電表製造、電源、半導體等

智慧電網牽產業包含工業電腦及軟體、網通傳輸、電表製造、電源、半導體等,分述如下。

◇工業電腦及軟體方面

即能源管理系統,局端部份可做到資料收集及分析,泓格之「自動化控制(pac」即為局端資料收集產品,已與中國大陸廠商接觸;研華亦在局端產品投入研發;用戶端部份,該系統讓使用者隨時了解用電情況及掌握電費預算; google 已開發power meter 軟體,讓使用者於網路上獲得自家用電詳細狀況,並比較不同時間用電所必須支付價格差異,達到鼓勵節電及用電時間差異化功效。倘若計價資訊整合進電表中,家電業者再輔以晶片控制,就可以讓家電在低價時段開啟;甚至有朝一日電動車風行後,汽車電腦可選在離峰時段充電,減少電力及金錢浪費。

◇網通傳輸硬體部份

智慧電表比傳統電表增加通訊功能,將資料儲存分析予用戶了解自己用電量,亦可將用電紀錄轉為數位訊號,回傳給各區電力調度中心;資料傳輸可以plc(電力通訊或無線傳輸(wimax方式。網通產品最有機會與國際電表廠商合作,組裝成包含電表的網路傳輸模組產品,故網通傳輸最有機會拓展外銷市場,例如訊舟已接獲日本關西客戶智慧電表內建無線模組訂單,為最具明顯貢獻廠商,今年約可貢獻8%營收;正文亦替美商組裝智慧電網無線網路模組產品。

◇電表製造

國際主要電表製造廠商,皆已投入智慧電表研發, 如landis+gyr、itron 等;台灣廠商市場主要為台灣本地及中國大陸市場,如亞力與士電及旺玖合資成立玖鼎科技(未上市,其已獲選為台電家用型電表先行案候選供應商二家之一。中國大陸市場龐大,台灣廠商亦具機會,玖鼎科技亦已切入大陸青島電力供應鍊。

◇電源產業

電源相關產業與智慧電表亦有關,與智慧電表產品相關者,如歐格已接獲電源分配器相關產品訂單,但效益仍不明顯;勝德電源保護產品訂單,能監控、紀錄、輸每個插座用電量記錄,佈局中國大陸市場;康舒在智慧電表佈局電源管理平台,在中國大陸試點。

◇半導體

旺玖具電表控制晶片產品、聯傑曾小量出貨智慧電錶崁入式通訊ic;未來在智慧電表之半導體應用上亦具機會。

◆以訊舟、台達電為首選

台灣廠商切入智慧電網者如表二所示,台灣廠商以台灣本土及中國大陸市場較易切入,其他區域多以國際級電表大廠為主,但網通產品則較具機會與國際廠商合作切入其他地區;目前網通廠訊舟已確定接獲日本客戶智慧電表內建無線區域網路(wlan模組訂單,今年第二季開始小量出貨,估計今年營收貢獻度8%;正文亦與美商合作,但今年占營收比重仍低。其餘廠商今年皆尚未有明顯營收及獲利貢獻度,康舒及歐格等電源廠商於今年底有機會小量出貨,公司營運不錯,可留意中長期發展。我們認為值得關注之相關公司為訊舟、中磊、正文、台達電、康舒、歐格;評等則以訊舟、台達電為超越大盤,其餘公司為中立,建議股價拉回再留意切入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